内蒙古新闻网首页 加入收藏 | 设为首页 | 电子报
    内蒙古新闻 道德法制 国际 国内 民族 文化 娱乐 体育 财经 教育 旅游 质监 健康 美食 汽车 楼市 草原社区 草原网视 影像日记 全景内蒙古
    您当前的位置 :国际频道 > 热点聚焦 正文
    转播到腾讯微博
    中国人买走全球近半奢侈品 消费者日趋理性
    内蒙古新闻网    13-11-22 09:09    打印本页    来源: 人民日报

      中国人购买奢侈品的能力以远超预期的速度在增长。据中国奢侈品市场研究机构财富品质研究院日前发布的2013年《中国奢侈品报告》显示,中国人年消费奢侈品超千亿美元,支撑起了全球奢侈品市场半壁江山,是全世界最大奢侈品客户。专家预测,未来奢侈品市场将进一步增长,消费者逐步走向理性成熟,消费将迎来“性价比”时代。

       中产阶层购买力旺盛

      财富品质研究院的调研显示,中国奢侈品市场分为本土消费与境外消费两大块,2013年本土消费将达280亿美元,预计增幅为3%;境外消费进一步增强,将达740亿美元,二者相加,中国人2013年奢侈品消费总额将达1020亿美元。

      虽然2013年全球奢侈品市场面临着诸多压力,但全年增长率预计仍达11%,其中,中国人将买走全球47%的奢侈品。2012年,中国人在欧美地区购买奢侈品约占消费总量的40%,而到2013年,在大陆以外地区消费奢侈品高达80%。

      中国人购买力旺盛,主要缘于本国经济向好,富裕买家队伍迅速壮大。商务部研究院消费经济研究部副主任赵萍在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指出,中国经济实力不断壮大,人均收入不断增加,提升了中国人的消费信心,特别是中产阶层人士,更愿意买品质好的奢侈品以提高生活质量。

      如今,中国人购买奢侈品不仅自己享用,还喜欢赠送朋友。顺应这种需求,大量奢侈品集团纷纷进军中国市场。财富品质研究院的研究发现,全球奢侈品市场的增长主要来源于新兴消费力的增长和新市场、新店面的增加,即使是在各大奢侈品集团控制开店数量的情况下,2013年奢侈品牌平均店铺增长率仍将达到9%。另据统计,2012年,世界主要奢侈品品牌都已相继入驻中国一线城市。北京、上海、广州等城市的奢侈品市场已接近于饱和。2013年开始,许多奢侈品品牌开始向中国二线城市发展。

       消费者日益趋于理性

      不同于前些年盲目崇拜名牌,现如今中国消费者越来越趋于理性。据财富品质研究院对4650名中国高资产消费者的调研发现,很多一线奢侈品牌已经被中国消费者抛弃,特别是一些超高资产的奢侈品核心消费者。尚普咨询奢侈品行业分析师认为,2013年中国奢侈品市场逐渐走向理性,奢侈品的购买者从社会精英渐渐向中产阶级转变。

      “中国市场奢侈品消费规模在不断增长,但增长幅度有所下降,前几年是20%—30%的增长,现在是个位数增长。”赵萍分析说,增幅下降与消费文化转变有关。首先,从外部看,国家限制“三公”消费,社会上奢华消费风气在改变。从内部看,奢侈品进入中国5年多来,土豪消费文化经过渲染沉淀后转向低调、内敛、有品质、有内涵的消费文化,奢侈品消费迅速走向成熟。其次,越来越多的人愿意去国外购买奢侈品,因为国内外价格差大,而且出国购物的渠道越来越多。

      研究还发现,奢侈品牌的大众化和时尚化有加强的趋势。随着消费者的逐步成长以及商业社会信息透明度的提高,奢侈品的溢价空间进一步降低,越来越多的消费者开始重视奢侈品的性价比。

       未来以低调内涵为主

      随着人们消费观念趋于理性,未来奢侈品市场有可能走下坡路。《中国奢侈品报告》预测,高资产的核心消费者的逃离在未来将进一步加剧,而中等资产的边缘消费者的增加速度将进一步放缓。未来3-5年内,奢侈品核心消费者逃离将进一步严重影响边缘消费者和潜在消费者的消费热情,奢侈品牌将迎来大规模衰退。

      虽然奢侈品市场有可能衰退,但中国市场将保持增长,只是增幅在降低。赵萍说,将来中国奢侈品市场规模还是会增长,因为人们富裕了,必然会对高端商品有需求。但消费文化将以低调、有文化、有内涵为主流,炫富已成为过去式。

      赵萍还预测说:“未来奢侈品市场上,国内国际同价趋势将越来越明显,国内市场不再像过去那样被分割出来,而是融入到国际市场中。”

      财富品质研究院预测,未来奢侈品定制产业将迎来规模化发展机会,能体现个人色彩的奢侈品牌将受到更多追捧。2013年底,中国奢侈品市场定制品牌数量将超过4000个。记者罗 兰

    [责任编辑 哈丽琴 ]
    相关新闻
    内蒙古新闻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
    凡本网注明“来源:内蒙古新闻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 内蒙古新闻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内蒙古新闻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②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内蒙古新闻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③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 联系方式:0471-6659743、6659744、6659725。
    新闻热线
    电话:0471-6659725
    传真:0471-6659744
    电邮:news@nmgnews.com.cn
    国际新闻排行榜
    恢复外交往来,伊朗将重新与西方握手?
    朴槿惠呼吁中韩日共编历史教科书 遭日本拒绝
    克林顿回应斯诺登事件:既想要安全又想要隐私...
    日前首相鸠山由纪夫香港演讲 就日战争罪行向中...
    美媒:对菲援助中国给美一次“外交逆袭”机会
    外媒:菲灾区哀鸿遍野灾民出逃 犯人趁机越狱
    外媒翻译“中国国安委”不准确 恐误导英语读者
    叙反对派截获政府军无人机 同款淘宝有售(组图)
    美国特工处再曝性丑闻 奥巴马保镖主管被免职
    日本加快组建国家安保局 现"中国-朝鲜"部门(图)
    内蒙古新闻一周排行
    农家冬闲“艺”不闲
    内蒙古在京包线地带进行美化工程打造铁路绿色...
    缘定北疆情系边防
    自治区十二届人大常委会第六次会议将于27日举行
    2014年我区高考有10项新政 报名工作12月1日开始
    颗粒归仓
    深刻领会全会精神 认真做好贯彻落实
    内蒙古今年发放8亿元贴息贷款帮妇女创业
    热议十八届三中全会
    王君在参加自治区党委组织部教育实践活动专题...
    新闻专题
    学习贯彻自治区“8337”发展思路
    2013年中高考专题
    2013年活力内蒙古网上宣传活动专题
    【专题】最美基层干部
    【专题】加强网络法制建设
    热图
    内蒙古地方网群: 呼和浩特 包头 呼伦贝尔 兴安盟 通辽 赤峰 锡林郭勒 乌兰察布 鄂尔多斯 巴彦淖尔 乌海 阿拉善 满洲里 二连浩特 社科院 旗县区频道
    网站介绍 | 广告服务 | 联系方式 | 网站工作人员 | 网站地图
    Copyright © 2005-2009 内蒙古新闻网 All Rights Reserved.
    内蒙古互联网新闻中心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或镜像。新闻热线:0471-6659725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512006001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507213 蒙ICP证:0900361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