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国外交部11日宣布,任命资深伊朗问题专家阿杰伊·夏尔马为非常驻伊朗临时代办。从今年6月温和派的哈桑·鲁哈尼赢得伊朗大选,8月接替强硬派的内贾德成为伊朗新总统。国际社会普遍预期,伊朗将调整其外交政策。过去三个月,鲁哈尼的外交新政主要集中在两方面。一方面,作为前首席核谈判代表的鲁哈尼重启了伊朗核问题的多边谈判。但伊核问题错综复杂,难以一蹴而就。伊朗宣称发展核技术完全是为了民用,但西方大国怀疑伊朗会发展核武器,因此处处设限。另一方面,伊朗开始修复与西方大国破碎不堪的双边关系。此次伊朗与英国恢复代办级外交往来,算是在这方面有所突破。
两国外交关系在2011年11月中断。当年英国因为伊朗的核计划宣布单方面制裁伊朗。群情激奋的伊朗示威者冲击了德黑兰的英国使馆,破坏使馆建筑又烧毁文件。英国人害怕,1979年伊朗革命群众冲击美国使馆并扣押人质的事件会再次发生。尽管示威群众在几小时后撤出,英国仍关闭使馆并撤出了所有外交人员,并宣称这是有预谋的袭击事件。作为报复,英国也将在伦敦的伊朗外交官驱逐出境。
事实上,自从1979年伊朗发生伊斯兰革命,英伊外交关系已多次中断。英国直到1988年才恢复与伊朗伊斯兰共和国的外交关系。然而关系恢复仅一年又生波折。因为英国作家拉什迪在其《撒旦诗篇》中责骂伊斯兰教,伊朗精神领袖霍梅尼号召全球穆斯林追杀拉什迪。英国在与伊朗交涉失败后,再次宣布与伊朗断决外交关系,随后也仅仅恢复为代办级。直到1998年温和派的哈塔米总统宣布不再支持追杀令,两国外交关系才得以全面恢复。然而龃龉并未停止。2002年伊朗指控英国大使为间谍并将其驱逐,2004年又在临近伊拉克的海域捉拿了八名英国水兵。而2005年内贾德上台后,他对美国、英国和以色列的大胆抨击,在核问题上的强硬立场,更让伊朗与西方关系难以愈合。
不难看出,英伊关系乃至伊朗与西方关系的起伏,与伊朗执政者的政治立场密切相关。当温和务实派当权时,无论是哈塔米还是鲁哈尼,伊朗与西方关系较为平稳;而激进强硬派如内贾德在位时,伊朗与西方关系则相对紧张。例如在最棘手的核问题上,强硬派忠实于伊斯兰革命,即使遭到经济制裁也不愿向西方妥协,坚决支持伊朗发展核技术;温和派则有更多回旋余地,甚至认为如果发展核技术会遭到西方的长期制裁,那可能并不符合伊朗的国家利益。由于西方日益严厉的制裁,2012年伊朗石油出口下降了45%,国内经济状况不容乐观。正是在民众希望看到变革的情况下,带有改革色彩的鲁哈尼最终赢得大选。
英美等西方大国期待温和派的鲁哈尼执政能带来变化,但与伊朗关系的恢复仍需较长过程。正如英国外交大臣黑格所言:双方都理解,鉴于过去的历史经验,两国关系的进展必须一步一步地来,并且建立在互惠互动的基础上。确实如此,除非伊朗在核问题上做出确实让步,西方国家的制裁并不会马上停止。在是否进一步制裁伊朗问题上,西方国家内部也存在着强硬派和务实派。最新一轮在日内瓦的谈判已于10日结束,会谈并未取得实质进展。美国国会正考虑通过法案,对伊朗展开新一轮经济制裁。而奥巴马政府则警告国会此时不要激怒伊朗,以免让外交努力付之东流。西方必须承认,小布什时期美国在中东咄咄逼人的霸权政策,甚至对伊朗发出战争威胁,也是导致当年伊朗核问题陷入僵局的重要原因。
不管是重开有关伊朗核问题的日内瓦谈判,还是英伊恢复代办级外交关系,象征性意义大于实质,如同握手。双方若要真心拥抱,必须在伊朗核问题上达成实质性协议。这不仅要求伊朗政府采取温和务实的态度,也取决于美国为首的西方能否投桃报李,在巴勒斯坦、叙利亚等中东问题上照顾伊朗的立场。一个感到不安的伊朗,难以在核计划上做出让步的。
钟准(上海学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