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商业知情者》14日以“美军菲律宾救灾有战略意义”为题称,尽管美军灾后提供人道主义援助是常事,但此次救援具有极高的利益和价值。菲律宾是美国“重返亚太”战略的一个基石,美国要遏制中国崛起和朝鲜“穷兵黩武”,维持美菲友谊极其重要。BBC评论说,“重返亚太”没少引来争议,它更像是一种抽象的外交愿望,现在却发挥着挽救生命的作用。美菲近期关系大有改善,双方可能签署新安保条约。中菲正因为主权纠纷关系恶化,这也让中国对菲美签署新安保条约更感担忧。
美国“气候与安全”网站说,中国是美国在亚洲最大对手,在世界上的地位与日俱增,但此次对菲的支持相对较少,这给了美国一次“外交逆袭”的机会。香港“亚洲时报”在线14日分析说,强大的兵力投送能力让美国在人道主义救援方面冲在前线,这是个战略优势。这种优势在2004年印度洋海啸后外交效果一直不错,而中国因为军事投送能力有限,在对地区灾难响应上还在“跑龙套”。英国《金融时报》报道说,美国前太平洋司令法伦认为,2004年印度洋海啸发生时,中国军队响应海外救灾的能力“几乎为零”,但自此他们努力提高。不过,他和同为前美军太平洋司令的基廷认为,中国军队“硬件装备和培训”达到美国、日本和澳大利亚军队的海外救援水平有待时日。基廷说,他乐见中国派舰船到菲律宾救灾。基廷、法伦和原美军南方司令部司令斯塔夫里迪斯都认为,中国会受益于更积极的举动。梅德卡夫表示,作为世界规模最大的军队,人民解放军的确可以有所作为,尤其是2007年服役的“和平方舟”号医院船,这条船目前是中国主要的外交平台之一。
英国《金融时报》认为,此次中国的反应是根据与菲律宾的争端而做出的,与此同时,北京出于战略原因对军援保持警惕。美国IHS海事情报与出版公司分析师加力李说,中国知道救灾和人道主义行动能为软实力加分,但不管解放军做什么,“他们安的什么心”等议论肯定会在西方四起。“中国威胁论”的鼓吹者总是将中国的救援行动视为“入侵”和“图谋取代美国海军霸权”。香港“亚洲时报”在线认为,中国知道其军队尚无法在人道主义救援上与美军媲美,并且此时正值中菲紧张时期,所以北京选择对美国主导的救援行动“战略性忽视”。中国社科院美国研究所研究员周琪14日对《环球时报》表示,中国外交无可挑剔,中国领导人也及时地表达了慰问。中国医疗船也完全有能力参与,但这取决于中国外交政策的整体考量。中国外交部14日宣布对菲进一步提供价值1000万元的救灾物资。
【环球时报赴菲律宾特派记者邱永峥刘畅环球时报驻外记者 于景浩 李勇 李珍 青木 魏莱 甄翔 玉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