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蒙古新闻网首页 加入收藏 | 设为首页 | 电子报
    内蒙古新闻 道德法制 国际 国内 民族 文化 娱乐 体育 财经 教育 旅游 质监 健康 美食 汽车 楼市 草原社区 草原网视 影像日记 全景内蒙古
    您当前的位置 :国际频道 > 热点聚焦 正文
    转播到腾讯微博
    美联社新规严禁员工转发社交媒体未经证实信息
    内蒙古新闻网    13-05-21 10:37    打印本页    来源: 中国日报网

      此前已经有过数次美联社记者实时发布推特信息取得成功的案例。下面是关于发布实时推特信息的指南:

      •正在进行直播的事件(新闻发布会,体育赛事等):我们乐于见到美联社员工实时在推特上发布这些事件的相关消息。然而,当突发事件发生时,如果美联社尚未对事件进行报道,员工的首要职责是提供对事件的详细描述,以供编辑部使用。在提供了事件信息,并处理完其他紧急工作后,美联社员工可以自由地在推特上发布关于事态进展的最新消息。

      •独家资料:美联社新闻处应该先于社交平台获得独家资料(比如文字,图片和音频等)的发布权。如果这些资料已经被发布,我们欢迎美联社员工在推特上发布信息,并将信息链接至美联社或用户平台。

      •增量报道线索:美联社员工永远不应该在社交网站上分享一经他人掌握便可能成为重要的独家新闻的增量信息。

      •其他内容:你所收集到的其他材料可以被分享在社交网络上。这些资料包括我们称之为“剪裁室楼层”的内容——即那些在美联社的特定新闻报道中不需要的素材。

      还有一条安全提示。美联社员工不应在社交网络上发布任何可能损害员工人身安全的信息。比如,透露记者发布报到时所处的位置,可能导致记者遭到绑架或袭击。这条准则同样适用于记者遭逮捕和失踪的报道。有些情况下,公开信息可能会对记者有所帮助,但判定情形是否如此的决策权应掌握在管理人员的手中。

      转发推特

      转发推特与发布推特相同,不应该像是在表达对热门时政问题的个人观点。不加评论的转发,很容易被认为你赞同所转发的内容。

      可能引起麻烦的转发案例:

      1. RT@jonescampaign:史密斯此举会毁坏我们的学校。

      2. RT@dailyeuropean:欧元计划终于起作用了。

      这种类型的转发必须避免。

      但是,如果表达清楚我们只是在简单地报道事实,我们可以合理地转发那些观点强烈的材料,就像引述报道内容一样。而介绍性的文字可以帮助受众分辨内容和观点。

      例子:

      1.琼斯正在谴责史密斯在教育上的做法。RT@jonescampaign:史密斯此举会毁坏我们的学校。

      2.欧洲大报赞许欧元计划。RT@dailyeuropean:欧元计划终于起作用了。

      即使你在自己的推特介绍中表明个人言论不代表美联社,你也必须遵守这些守则。许多浏览你推特和转发的人根本不会看你的个人介绍。

      采编人员应该避免转发谣言。但是,只要避免重复那些有问题的报道,就可以回应那些评论,以便寻求进一步的信息。

      当一个新闻人物在社交网络上发表重要新闻的时候,看到此消息的采编人员应报告给相关的美联社采编部,并询问可否做相关报道。如果此新闻人物的推特账户是实名认证的话,员工随后便可转发或分享原帖文。下面详细概述了针对不同账户的策略和最佳方案。

      在个人网站、博客和社交网络上展示美联社作品

      美联社采编人员可能希望在个人网站和博客上分享自己的报道。一旦作品经美联社发布后,采编人员便可发表自己文字新闻、相片、视频或互动材料的摘要。材料上必须标明内容来自美联社。

      当采编人员在社交网站或其他分享内容的网站推广自己的作品时,必须给出链接,而不是直接上传内容。

      美联社采编人员发表的非美联社内容,例如个人照片、视频及文章,可以分享在个人网站、博客和社交网络上。所有发帖必须符合《美联社新闻价值和准则》和《美联社社交媒体守则》,包括个人对具有争议的社会问题的看法。在有敌对情绪或敏感环境中工作的员工决定在网上发表个人观点时,应该注意安全问题,同时注意其对美联社获取新闻能力的影响。

      消息来源

      核实社交媒体上信息源的身份有困难。雇员应该像审核其他途径得来的信息一样去审核社交媒体信息来源。如果你在社交媒体上找到一个消息源声称自己是公司、机构高管或政府部门官员,那么你应该电话联系这家机构确认其身份,就如同核实电话采访获取的信息一样。

      你绝对不能简单地引用社交网站上的发言、照片、或者视频,说这些内容来自某位社交媒体用户或者新闻推送。大多数社交媒体网站都可以给用户发消息,利用这种方法可以直接建立联系,通过电子邮件或者电话沟通,这样你就能对消息来源得到更详细的信息。

      如果你发现某个社交媒体用户和新闻故事有至关重要的联系,那么对这位用户的账号要特别小心,尤其是当你无法从这位用户那里得到证实时。社交媒体上的假账号非常普遍,几分钟就会有个新账号出现。要审核细节,以确定消息是否来自其他人。

      

      很多运动员、明星和政治家都有实名推特账号,个人资料主页也会有认证标志,这表明这个账号确实归其所有。但推特的验证过程也有缺陷,因此我们仍然要对新闻事件和新闻人物进行核实。已认证的Google Plus主页也是如此,我们在报道时要进行核实。

      此外,在引用新闻人物的推文或帖子之前,要确认是谁在管理这个账号。是名人自己还是其经纪人?或是两者皆有?明确消息来源能帮助你判断这条微博或者帖子到底有多大的新闻价值,以及如何对其进行描述

      在新闻报道中引用社交媒体上的图片、视频、或者其他多媒体内容时,必须明确谁拥有这些材料的版权,并获得拥有者或拥有机构的版权许可。我们还需要用美联社的标准来核实内容的真实性。

      在使用社交媒体获得信息、或者从身处险境或遭受巨大人身损失的社交媒体用户自创的信息中获取消息时,美联社员工应该保持敏感,并经过深思熟虑。我们的员工不应让公众身处险境,而应提醒人们在情况危急时注意安全。考虑到消息人士所处的困难环境,新闻工作者应凭新闻直觉去判断使用社交媒体进行调查是否得当,并且在做决定时请示上级领导。查看如何处理此类情况的更详细信息,请参阅发送给美联社员工的详尽备忘录。

      同用户互动

      美联社非常欢迎与我们内容的消费者互动。我们鼓励采编人员在社交网络询问其粉丝对新闻的看法,或者发布征集新闻目击者或消息提供者的要求,征集的这些人中就包括我们可能需要对其拍摄的照片或视频进行真伪确认并加以使用的人。美联社还鼓励雇员回答自己报道领域的问题,只要答案遵循《美联社新闻价值和准则》,以及《美联社社交媒体守则》。

      我们收到的多数反馈都富有建设性,任何实质性的批评都应该被认真对待,不管这些批评多么难听。

      《美联社新闻价值和准则》规定,“无论在自己还是同事的报道中出现了错误或者潜在的错误,雇员必须尽快通知上级编辑。”除此之外,与受众的互动大体上可以根据评论的性质来决定。

      来自受众的有深意的评论,或者指出我们错误的评论,值得我们发出一封感谢信或者致谢微博(尽量避免重复原来的错误)。如果有人对某篇新闻或图片进行了正式批评,但是提供的事实错误,如果时间允许,我们最好回复澄清事实。

      但是,尽量避免同愤怒的用户进行一轮又一轮越来越没建设性的回复。辱骂性、固执的、低俗的或者有种族歧视的评论应该立即标记给Nerve Center,合适时可向美联社全球安全中心举报。

      其他需要牢记的注意事项:

      1.我们做出的任何回应都有可能见诸公众。虽然电子邮件、Facebok消息和微博私信像是私人间的交流,但却很容易被转到博客或者被政治利益团体、律师等其他人发现。如遇一些引发重大争议的报道或图片情况,编辑是做出回复的最佳人选,而不是内容的创作者。准则中心也可回应。

      2.任何可能引起法律后果的回应都应在发布前由美联社律师审核。

      同美联社账号互动

      欢迎雇员转发和分享美联社官方社交网站的内容(如美联社微博,Facebook或Google Plus账号)。我们要求美联社雇员尽量不要在博文或聊天中对美联社官方账号按赞或进行评论。这些是官方账户,是面向公众交流的渠道,我们希望将评论和互动的空间留给公众,而不是让记者们在面相公众的渠道里自说自话。对于普通用户而言,如果点开一条微博看到的是美联社同事或内部人员之间群聊的话,这种体验非常令人不快。

      删除微博

      微博网站Twitter.com允许用户删除已经发布的微博。不过,这只是从twitter.com或者还有其他推特用户的界面上删掉,对于已经被转发或评论到其他地方的博文,公众仍然能看到。如果你认为有必要删除某条微博,与新媒体整合中心经理联系如何处理。

      更正微博

      与美联社的其它服务出现错误的处理方法一样,推文或其他社交媒体的帖子出现错误的话,要尽快并显著地予以更正。这一条也适用于个人账户发布的与美联社有关的推文或帖子。

      你需要做的是发微博或帖子,说明我们出现了错误,并具体解释错误所在。

      示例:

      更正:美国驻尼日利亚大使馆称,本周在位于阿布贾的豪华宾馆可能发生爆炸(之前我们误报为拉各斯):美联社ne.ws/uxr9ph

      一些严重的错误要向新媒体整合中心经理和相关的地区级或上级编辑部汇报。

    前一页 [1] [2]
    [责任编辑 赵文萃 ]
    相关新闻
    内蒙古新闻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
    凡本网注明“来源:内蒙古新闻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 内蒙古新闻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内蒙古新闻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②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内蒙古新闻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③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 联系方式:0471-6659743、6659744、6659725。
    新闻热线
    电话:0471-6659725
    传真:0471-6659744
    电邮:news@nmgnews.com.cn
    国际新闻排行榜
    菲律宾代表最后时刻返台“灭火
    中印军方会谈气氛友好 印教科书地图把藏南划回...
    印海军再现换妻丑闻:强迫妻子与同事发生性关系
    安倍很可能比小泉更伤中日关系
    印巴期待李克强总理首次到访
    好莱坞女星安吉丽娜·朱莉高调宣布切乳腺
    外媒报道刘铁男落马彰显中共反腐决心
    粮农组织建议吃昆虫缓解粮食紧张 "20亿人都在吃"
    叙反对派“挖心生吃”视频曝光 政府军夺回村庄
    巴基斯坦前总理谢里夫:美无人机正在侵犯巴主权
    内蒙古新闻一周排行
    关于对拟提任厅局级领导干部进行公示的公告
    内蒙古政府召开第4次常务会议 巴特尔主持潘逸...
    【聚焦“8337”发展思路】内蒙古煤化工的新型...
    网友诉内蒙古一电业局书记开车撞人 官方回应
    张高丽在我区调研时强调:稳定经济增长 化解产...
    机场迁址 呼和浩特格局将有何变化?
    4月包头鄂尔多斯房价环比上涨 呼和浩特下跌
    内蒙古专项整治高考移民:考后查实取消成绩
    环保部暂停审批内蒙古燃煤机组项目环评
    司机为省修车钱 大货“敞篷”行千里
    新闻专题
    【专题】学习宣传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精神
    科学发展 成就辉煌——内蒙古新闻网专题
    【专题】中国共产党第十八次全国代表大会
    “走基层·转作风·改文风”活动
    第三届乌兰巴托·中国内蒙古文化周
    热图
    内蒙古地方网群: 呼和浩特 包头 呼伦贝尔 兴安盟 通辽 赤峰 锡林郭勒 乌兰察布 鄂尔多斯 巴彦淖尔 乌海 阿拉善 满洲里 二连浩特 社科院 旗县区频道
    网站介绍 | 广告服务 | 联系方式 | 网站工作人员 | 网站地图
    Copyright © 2005-2009 内蒙古新闻网 All Rights Reserved.
    内蒙古互联网新闻中心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或镜像。新闻热线:0471-6659725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512006001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507213 蒙ICP证:0900361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