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G20一直致力于推动发达国家和新兴市场国家就经济金融问题进行开放性、有建设性的讨论和研究,以促进国际金融稳定和世界经济的可持续增长。那么,这次峰会在协调两大阵营、促进全球经济增长发面发挥了哪些作用?
陈凤英:新兴市场国家和发达国家面临的是不同发展阶段的问题,两大阵营的划分是当前世界经济发展的特殊阶段的特殊现象。G20提供了一个平台,任何国家都能在同一个框架内讨论问题、承担责任,更有利于世界经济的发展。本次G20峰会上互动明显增加,原来主要是“多边”,现在“双边”也在明显增加,中国的作用也在明显增加,G20仍然是最主要的全球经济治理平台。

9月5日,二十国集团领导人第八次峰会在俄罗斯圣彼得堡举行。国家主席习近平出席会议并发表重要讲话。这是习近平出席第一阶段会议。新华社发
记者:此次,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首次出席二十国集团领导人峰会,并在会上发表重要讲话。他表示:“中国宁可将增长速度降下来一些,也要坚定推动结构改革。”您认为中国在全球经济治理中扮演着什么角色?对世界经济有哪些巨大贡献?
陈凤英:中国对世界经济的影响和贡献太大了,去年我们的经济总量世界第二、增量世界第一。这也就是为什么其他国家都希望中国出列,这次习近平主席说“中国宁可将增长速度降下来一些,也要坚定推动结构改革。”因为长期、健康、可持续的发展对中国至关重要,而中国的经济走向也关系着世界经济的发展方向。比如中国8月份宏观经济指标相对向好,市场马上回升。现在的中国经济基数远远大于从前,只要保持增长,就依然在为世界经济作出贡献。让中国经济增速放缓的决策是理性的、明智的,中国已经不是单一的经济体,而是一个投资国、贸易国、资源需求国。如果中国经济未来出现硬着陆,全球经济都会严重受挫,透支经济是对世界经济的不负责任。
记者:本次G20峰会上,传统的经合议题退居其次,热度远逊当前的叙利亚危机,有媒体甚至认为这是一次“跑题”的G20峰会。您认为,这是否预示了G20正在逐步政治化?当前世界局势的复杂性对G20的未来发展有何影响?
陈凤英:这次G20峰会上叙利亚问题受到高度关注,我认为这是不可避免的。虽然G20是经济组织,只探讨经济议题反而会削弱其权威性,而且它集合了世界主要的经济体,在这里就政治和安全问题进行讨论,会加强各国间的沟通,也会让G20更有生命力、凝聚力和权威性,G20存在的需要及其无可替代的重要性也会更加凸显出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