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蒙古新闻网首页 加入收藏 | 设为首页 | 电子报
    内蒙古新闻 道德法制 国际 国内 民族 文化 娱乐 体育 财经 教育 旅游 质监 健康 美食 汽车 楼市 草原社区 草原网视 影像日记 全景内蒙古
    您当前的位置 :国际频道 > 国际扫描 正文
    转播到腾讯微博
    卢浮宫现"中国产"假门票 已截获数千张
    内蒙古新闻网    13-09-13 09:31    打印本页    来源: 环球时报

      

        原标题:几千假门票来自中国法追查“中国产卢浮宫门票”

      “中国制造卢浮宫假门票”,多家法国主流媒体12日聚焦这一话题。据《巴黎人报》报道,从8月12日起,卢浮宫相继发现数张中国游客持有的假门票,比利时海关8月底还查扣了含有3600张假门票的中国包裹。卢浮宫公共关系负责人安娜-洛尔·贝娅特丽克丝12日向《环球时报》记者证实,这是卢浮宫第一次发现假门票,持假票入内的是中国团组游客。事发后,卢浮宫一方面已经与警方合作开始了对假票的调查,另一方面全面提高警惕,加大了对所有门票的检查力度。

      据《巴黎人报》、《费加罗报》等报道,8月12日,一位卢浮宫检票员发现一队中国游客的领队手持的门票有问题,纸质差、手感与寻常票有差异,油墨也不清晰,于是马上报告了卢浮宫相关主管部门。但当场被逮的中国领队一问三不知。事情并没有结束:8月14日,一位检票员又发现了几张假门票,但“质量已有大幅改进”。卢浮宫方面8月15日正式向司法机构提出诉讼。接着,又有两位中国游客在8月19日被发现持有假票,遭巴黎警局拘留审讯期间,他们供出是从住在巴黎14区的一个人那里得到这些门票的。警方上门拘捕,而这名出售人已逃之夭夭。

      8月底,比利时海关通知法国当局,他们在从中国寄来的一个邮包里发现了3600张卢浮宫假门票。由此法国司法当局对此案越来越重视,巴黎检察院8月22日开始立案进行全面调查,罪名是“有组织的造假欺诈行为与舞弊行为”。而负责调查的巴黎市第一区警察局也传讯了数名中国导游,目前没有对他们进行刑事追究。据《巴黎人报》报道,目前不清楚造假者的身份,但多家大陆旅行社似乎有关联。

      法国一位媒体人士12日对《环球时报》记者表示,法国媒体之所以对卢浮宫假门票事件如此敏感,是因为作为世界著名艺术殿堂的卢浮宫到今天为止还未见到如此规模的假门票事件。该人士还表示,各方现在要搞清楚一个事实:即虽然比利时截获许多卢浮宫假门票,但是不是专门给中国游客使用还说不准。《费加罗报》12日发文指出,应警惕网上销售的各类门票。该报指出,现在欧洲、法国出现了越来越多的网上卖假票事件,从音乐会、球赛到博物馆,这已经形成了一个网络。因此,该人士对记者表示,这些卢浮宫假门票有可能是供应给这些作弊网络的。

      卢浮宫是法国乃至世界最大博物馆,展出面积达6万多平方米,馆藏40多万件文物,常年展出近4万多件珍贵文物。虽然每年要接待900多万参观者,但其检票系统却未电子化,仅靠检票员用眼识别,用笔画线来表示此票已经使用,且门票采用简单的黑白印刷,容易被伪造。卢浮宫除了当场出售门票外,还在许多地方设立预售点,许多团队都使用不标明日期、有效期为一年的预售门票。卢浮宫方面表示,就是这些预售票成为不法分子作弊的漏洞。《费加罗报》称,卢浮宫发现假门票后,巴黎另一著名博物馆奥赛美术馆马上改进了电子检票系统,全力防范假票。

      卢浮宫方面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负责人12日告诉《环球时报》记者,卢浮宫欢迎中国游客,但会严厉打击假票现象。该人士指出,维护正常的参观秩序十分重要,前段时间小偷扒手在卢浮宫内肆虐,引起卢浮宫工作人员罢工。而假票事件也同样扰乱了卢浮宫参观秩序,警方也将进行调查,打击这一违法行为。卢浮宫方面将进一步强化检票的防伪系统,应对假票现象。

      卢浮宫门票根据参观内容不同分为12欧元、13欧元和16欧元(1欧元约合8元人民币)3种。12欧元门票是参观常年展品的普通门票。据卢浮宫人士介绍,中国游客一般购买这类门票,预售票也是这类。但如果是团体参观,还要在上述价格上加上团体订位费,使用特别的团体订位票由团体订位处当场打印,因此这类参观者没有出现作弊现象。

      “我来法国20年了,第一次听说这样的事。假票事件会给华人旅游界的声誉带来负面影响,而游客和当地旅行社都是直接的受害者。”法国华人旅游协会秘书长龙学武12日对记者表示。法国文华旅行社董事长李晓彤对《环球时报》记者坦言,卢浮宫等博物馆的票价并不昂贵,弄虚作假是极个别人的行为。旅行社应进一步规范自身行为,并将旅游消费信息透明化。

      【环球时报驻法国特派特约记者 崔悦 邢雪 姚蒙】

    [责任编辑 哈丽琴 ]
    相关新闻
    内蒙古新闻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
    凡本网注明“来源:内蒙古新闻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 内蒙古新闻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内蒙古新闻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②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内蒙古新闻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③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 联系方式:0471-6659743、6659744、6659725。
    新闻热线
    电话:0471-6659725
    传真:0471-6659744
    电邮:news@nmgnews.com.cn
    国际新闻排行榜
    习近平向安倍阐明中方对中日关系的原则立场
    俄建议叙利亚交出化武 以避美军事打击
    英女子大病后醒来 地道英腔变成中文腔(图)
    峰会见证外交冷暖 临时换座防“掐架”
    日本核电站核污水泄漏持续恶化 通报国际原子能...
    G20中国观点:加紧治理影子银行及地方融资平台
    习近平在G20峰会发言:共同维护和发展开放型世...
    奥报:亨廷顿“文明的冲突”一直吸引人
    百年“恐怖少管所”在美曝光 沾满孩子鲜血
    韩称中国投资者“破坏”济州岛 疑永驻权被投机
    内蒙古新闻一周排行
    包头一产妇剖腹产下13斤“超级宝宝”
    牛根生再创业
    葡萄园里欢乐多
    呼和浩特白塔国际机场或迁建和林巧什营
    中国移动携手三星电子发布首款三星TD-LTE智能...
    煤矿棚户区居民迁入新居的幸福生活
    呼准鄂快速铁路加紧建设
    赤峰经棚——锡林浩特段高速公路10月开工
    王君亲切看望内蒙古大学老教师代表 向全区广大...
    呼和浩特民族学院迎接新生有特点
    新闻专题
    学习贯彻自治区“8337”发展思路
    2013年中高考专题
    2013年活力内蒙古网上宣传活动专题
    【专题】最美基层干部
    【专题】加强网络法制建设
    热图
    内蒙古地方网群: 呼和浩特 包头 呼伦贝尔 兴安盟 通辽 赤峰 锡林郭勒 乌兰察布 鄂尔多斯 巴彦淖尔 乌海 阿拉善 满洲里 二连浩特 社科院 旗县区频道
    网站介绍 | 广告服务 | 联系方式 | 网站工作人员 | 网站地图
    Copyright © 2005-2009 内蒙古新闻网 All Rights Reserved.
    内蒙古互联网新闻中心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或镜像。新闻热线:0471-6659725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512006001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507213 蒙ICP证:0900361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