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蒙古新闻网首页 加入收藏 | 设为首页 | 电子报
    内蒙古新闻 道德法制 国际 国内 民族 文化 娱乐 体育 财经 教育 旅游 质监 健康 美食 汽车 楼市 草原社区 草原网视 影像日记 全景内蒙古
    您当前的位置 :国际频道 > 外媒拾萃 正文
    转播到腾讯微博
    美媒推测中国大型遥感卫星是军用侦察航天器
    内蒙古新闻网    13-01-30 11:05    打印本页    来源: 环球时报

      美媒认为,中国未来大型遥感卫星是军用侦察航天器。

      据美国《航空周刊》28日报道,天津一家在建的工厂将生产超大型航天器,这将是中国未来空间站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时可发展为大型侦察卫星。而天津也将成为中国未来航天工业的希望之城。

      年产6-8个超大型航天器

      《航空周刊》网站称,中国现有的航天器工厂能够制造尺寸和“天宫一号”轨道实验室相似的航天器,而位于天津的新工厂将能够建造更大的航天器。文章称,10万平方米的航天器组装工厂分为总装、测试区,热学试验区,力学试验区等9个功能模块,将在今年8月基本完工,2014年后投入使用。它将年产6-8个超大型航天器,满足未来15年到20年的需求。

      文章称,该工厂最著名的产品将是中国计划于2020年左右建造的空间站的模块,另外一条生产线将是“大型遥感卫星”。报道称,“天宫一号”的发射重量为8.5吨,直径为3.35米,计划中的货运飞船也将是3.35米直径,还将在现有的工厂建造。但是未来的空间站将包括3个模块,总重60吨,每个模块20吨重。这些模块将由新厂建造。当天津的航天器工厂建成后,它将“能够每年建造6-8个超大型航天器,满足空间站超大型(通信)卫星、大型遥感卫星和大型空间精密展开机构的需求。”其中“大型遥感卫星”据推测是军用侦察航天器。

      报道称,中国计划中的空间站的模块在尺寸上和大功率侦察卫星非常相似,这可能并非是巧合。“为了一种模块而设计的火箭,当然也能发射另外一种,因此这拥有明显的军事用途。”

      新一代运载火箭的研制基地

      文章称,中国打算将天津打造为中国最顶级的航空航天中心。在该城市的另外一座工厂将制造中国正在研发的大型火箭“长征”-5号,用来代替其老式的肼基燃料的“长征”系列火箭。文章称,这种火箭类似“德尔塔”IV重型火箭。后者能够把13吨重的有效载荷送入地球同步转移轨道,或者把23吨的有效载荷送入近地轨道。“长征”-5号系列中最大的型号能够把25吨有效载荷送入近地轨道。

      而国内媒体的报道表明,中国新一代运载火箭天津产业化基地由火箭研制生产区、航天技术应用区和辅助配套区三部分组成,规划建筑面积100万平方米,其中火箭研制生产区为50万平方米,分两期开工建设。一期工程建成后,基本满足新一代运载火箭的研制需要和部分军民项目的生产需要。后续建设将结合新一代运载火箭新的发展需要陆续展开。天津基地将是一个集零部件生产、部组件装配、总装测试、试验为一体的功能完整、配套体系完善、代表中国航天最高水平和国际先进水平的新的航天城。

      为什么选择在天津

      一名不愿透露姓名的中国航天专家29日向《环球时报》记者说,这种将航天制造业集中建设的模式,被美俄等航天大国广泛采用。比如,美国的休斯敦就被称为“航天城”。而苏联时期,甚至专门建立生产航天器的小型城市,整个城市的规划都是围绕航天建设而设置。目前,位于莫斯科的俄罗斯国家赫鲁尼切夫航天科研生产中心是俄罗斯主要航天科研生产中心,运载火箭基本上都是这里生产的。

      这名专家称,选择在天津建设未来的航天城是因为中国空间站的模块要比现有飞船大得多,并且使用了很多高精度加工装备。这就决定了这些设备无法再通过陆路运往发射场,因为过大的直径无法通过隧道。而将工厂建在天津就可以利用港口,将大型火箭海运到海南文昌发射场。还有一个原因,北京拥有众多中国航天企业,京津便利的交通便于在京技术人员前往天津工厂。

      《航空周刊》的文章认为,天津工厂的建成,将有助于提高中国每年卫星发射的数量。报道称,在过去的5年,中国平均每年进行14次航天发射,今年将进行16次,发射20个航天器。在未来几年内,中国将年均进行30次航天发射。到2020年,中国将拥有超过200颗在轨卫星,占全球的20%。【环球时报特约记者张亦驰本报记者刘 扬】

    [责任编辑 哈丽琴 ]
    相关新闻
    内蒙古新闻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
    凡本网注明“来源:内蒙古新闻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 内蒙古新闻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内蒙古新闻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②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内蒙古新闻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③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 联系方式:0471-6659743、6659744、6659725。
    新闻热线
    电话:0471-6659725
    传真:0471-6659744
    电邮:news@nmgnews.com.cn
    国际新闻排行榜
    美借钓鱼岛搞事被批 中国握4张反制王牌
    朝核危机,中国不需看任何一方脸色
    外媒:安倍要把中日关系推向冲突?
    10名日本人质在阿死亡 政府专机已抵日
    加媒:东亚岛争或成太平洋“火药桶”
    菲律宾叫嚣拥有黄岩岛 称有信心“告赢”中国
    陈虎点兵:美国不见得真心遏制中日升级
    欧洲多国敦促本国公民立即离开利比亚班加西
    菲就黄岩岛争端将中国告上联合国 称:是朋友
    安倍放言日军机有权自由飞
    内蒙古新闻一周排行
    中共中央决定王中和同志任内蒙古自治区党委常委
    呼和浩特市火车票代售点问题多
    自治区人大领导看望参加内蒙古十二届人大一次...
    内蒙古十一届人大常委会办理代表提出建议、批...
    全区检察机关五年来查办县处级干部187人厅级干...
    自治区政协十—届—次会议隆重开幕
    快讯:内蒙古第十二届人大一次会议举行第三次...
    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内蒙古自治区第十一届委...
    快讯:内蒙古第十二届人大一次会议举行第二次...
    自治区十二届人大—次会议主席团举行第—次会议
    新闻专题
    【专题】学习宣传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精神
    科学发展 成就辉煌——内蒙古新闻网专题
    【专题】中国共产党第十八次全国代表大会
    “走基层·转作风·改文风”活动
    第三届乌兰巴托·中国内蒙古文化周
    热图
    内蒙古地方网群: 呼和浩特 包头 呼伦贝尔 兴安盟 通辽 赤峰 锡林郭勒 乌兰察布 鄂尔多斯 巴彦淖尔 乌海 阿拉善 满洲里 二连浩特 社科院 旗县区频道
    网站介绍 | 广告服务 | 联系方式 | 网站工作人员 | 网站地图
    Copyright © 2005-2009 内蒙古新闻网 All Rights Reserved.
    内蒙古互联网新闻中心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或镜像。新闻热线:0471-6659725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512006001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507213 蒙ICP证:0900361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