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蒙古新闻网首页   加入收藏 | 设为首页 | 电子报
    内蒙古新闻 道德法制 国际 国内 民族 文化 娱乐 体育 财经 教育 旅游 质监 健康 美食 汽车 楼市 草原社区 草原网视 影像日记 全景内蒙古
    您当前的位置 :国际频道 > 国际扫描 正文
    转播到腾讯微博
    菲律宾再拉美日“撑腰”企图能否得逞
    内蒙古新闻网    12-07-04 10:09    打印本页    来源: 新华国际

      外交部:希望菲律宾多做有利于黄岩岛局势缓和的事情

      外交部发言人刘为民2日表示,黄岩岛海域紧张局势已得到缓解,希望菲律宾多做有利于局势缓和和有利于两国发展友好合作关系的事情。

      刘为民是在例行记者会上回答提问时作上述表示的。他说,目前黄岩岛海域局势总体是稳定的。随着紧张局势的缓解,中方的公务船数量减少。同时,由于台风季节即将来临,在该海域的中国渔船已经采取避风措施。

      “黄岩岛是中国固有领土,这毫无争议。”刘为民希望菲方不要一再发表刺激舆论的言论,避免使局势复杂化。

      菲律宾小动作包藏祸心

      菲律宾为了不断强化对其非法占据的中国南海岛屿的所谓“主权”,可谓绞尽脑汁,小动作频出。

      近日,菲律宾地方政府在菲方非法侵占的中国南海中业岛上开办了一家小型幼儿园。菲地方官员声称,此举仅仅是为了岛民的教育问题,不是为了挑起其他宣称对该岛拥有主权国家的不满,中国没有必要担忧。这话在中国人听来,无异于“此地无银三百两”。

      中业岛系南沙群岛中仅次于太平岛的第二大岛,早在清嘉庆年间就有中国渔民在岛上居住,公认的国际法原则赋予中国对中业岛及其他南海诸岛无可争辩的主权。1946年,当时的国民政府派军舰“中业号”接收南沙群岛主权,该岛遂命名为“中业岛”。菲律宾政府于1971年非法侵占中业岛,并在此后的41年间,无视中国政府的一再反对,不断采取各种手段,强化其在该岛的非法存在。

      此次菲律宾在中业岛上办学,从解决孩童就学入手,看似动作小,行事低调,实则包藏祸心:为的是保持对中业岛的实际控制,进一步固化其对中业岛的所谓“主权”。说白了,就是企图把菲律宾儿童变成“娃娃兵”,一方面靠解决岛上居民的“后顾之忧”,吸引和留住这些“非法移民”,达到世代占领中业岛的目的,另一方面靠增加岛上儿童,打“人道牌”、“悲情牌”,把这些儿童当做“人盾”,以备在未来可能的中菲岛屿之战中增加中国收复岛屿主权的难度。

      菲律宾此等伎俩,同越南派僧人赴其非法占领的南沙岛礁“礼佛”,有“异曲同工之妙”,都是在采取军事和行政等硬性手段强化对有关岛屿的实际控制的同时,依靠各种“软性”的小动作达到宣示“主权”、固化“主权”的目的,以求在同中国的南海主权之争中抢占先机,甚至企图占据道义制高点,赢得国际舆论的同情。

      菲律宾千方百计将占据中业岛等南沙岛屿当作既成事实强加给中国。长期以来,中国恪守《南海各方行为宣言》确定的基本原则,对菲律宾等声索国在南海的“蚕食行动”和各种小动作采取了克制态度。中国这样做,是为南海地区和平、稳定与繁荣大局计,为给和平解决南海争端创造条件。

      把南海打造成为一个和平、友好、合作之海,是中国最先提出的倡议,中国为之提出了许多具体的建设性措施,包括设立30亿元人民币的中国—东盟海上合作基金。但菲律宾等声索国一边分享中国发展带来的好处,一边为了一己私利不断在南海挑起事端;一方面声称重视同中国的双边关系,另一方面又得寸进尺,执意挑战中国在捍卫领土主权和海洋权益上的底线。

      中国追求南海地区和平与合作,是天经地义的事情;同样,中国捍卫自己的领土完整和主权,也是天经地义的事情。不要指望中国会在任何情况下放弃对南海诸岛的固有主权,会在任何情况下单方面牺牲自身的海洋权益。

      在涉及中国主权和海洋权益的南海问题上,一条道走到黑,不撞南墙不回头,不是菲律宾的明智选择。菲律宾等南海声索国应切实遵守《南海各方行为宣言》的精神,避免采取任何使争议复杂化和扩大化、影响南海地区和平与稳定的行动。

      菲律宾在南海的小动作该休矣。(作者:华益文国际问题研究专家)

    前一页 [1] [2] [3] [4] [5]
    [责任编辑 李春香 ]
    相关新闻
      ·菲律宾称其渔民或在取消禁渔后重返黄岩岛
      ·菲律宾外长访日谈南海问题 称和平解决最重要
      ·菲刊发“撞船事件”不实报道后
      ·菲律宾小动作包藏祸心
      ·菲律宾称疑遭中国船只撞沉菲渔船系遇风浪沉没
    内蒙古新闻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
    凡本网注明“来源:内蒙古新闻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 内蒙古新闻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内蒙古新闻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②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内蒙古新闻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③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 联系方式:0471-6659743、6659744、6659725。
    新闻热线
    电话:0471-6659725
    传真:0471-6659744
    电邮:news@nmgnews.com.cn
    国际新闻排行榜
    希拉里出访国家满百成历史上出访最多国务卿
    玛雅末日预言碑文出土:日期为2012年12月21日
    外媒:朝鲜遭遇“60年不遇”大旱灾 2万人饿死
    朝鲜半岛遭遇百年不遇大旱 朝韩全民动员抗旱
    父亲玩过山车吓得闭眼吐舌女儿兴奋张嘴笑(图)
    稀有兰花似“孙悟空”长于海拔2000米森林(图)
    内贾德在巴西参会屡遭怠慢 引伊朗官员不满
    石原称愿赠中国大熊猫取名“尖尖”和“阁阁”
    叙利亚总统拒绝外国解决方案 称将歼灭恐怖分子
    挺过共和党医改“狙击”奥巴马尚难高枕无忧
    内蒙古新闻一周排行
    呼和浩特一伙人明目张胆持砍刀打砸停车场
    内蒙古自治区选举产生出席中国共产党第十八次...
    我真没钱,判我坐牢都行!
    专题:世界文化遗产——元上都遗址
    抢劫强奸独居女性10余起 嫌疑人宋某终落网
    赤峰元宝山区破获强迫未成年少女卖淫案
    胡春华巴特尔与盛光祖等座谈 共商内蒙古铁路建...
    兴安盟行政公署原副盟长赵云翔严重违纪违法被...
    鄂尔多斯市鄂前旗一男子跳楼未遂
    “神九”,草原儿女欢迎你回家!
    新闻专题
    科学发展 成就辉煌——内蒙古新闻网专题
    “走基层·转作风·改文风”活动
    专题:世界文化遗产——元上都遗址
    一见“粽”情——2012年端午节专题
    【专题】聚焦2012年高考
    热图
    内蒙古地方网群: 呼和浩特 包头 呼伦贝尔 兴安盟 通辽 赤峰 锡林郭勒 乌兰察布 鄂尔多斯 巴彦淖尔 乌海 阿拉善 满洲里 二连浩特 社科院 旗县区频道
    网站介绍 | 广告服务 | 联系方式 | 网站工作人员 | 网站地图
    Copyright © 2005-2009 内蒙古新闻网 All Rights Reserved.
    内蒙古互联网新闻中心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或镜像。新闻热线:0471-6659725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512006001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507213 蒙ICP证:0900361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