言行左右政策运作
共和党的总统候选人对奥巴马推进的政策持批判态度。现阶段的热门人选是马萨诸塞州前州长米特·罗姆尼和众议院前议长纽特·金里奇等。对于奥巴马政府实施的医疗改革和金融管制改革,这些候选人都冷冷地表示“当选总统后会废止”。
这些候选人的发言将成为2012年政策运作的“杂音”。即使共和党候选人在选举中获胜,获胜者就职也是在2013年。新总统的执政能力在2012年一年内都无从表现。然而,如果代表“党的颜面”的候选人明显表现出对立姿态,那么在国会中,共和党在与民主党达成妥协方面将面临更大的障碍。
即使总统候选人释放出妥协信号,也不能保证议员们完全听从。总统候选人无疑率领的也是“受到削弱的政党”。
总统候选人在大选中的言行之所以值得关注,是因为这将左右着2013年以后的政策运作走向。无论是奥巴马实现连任,还是共和党候选人出任新总统,两党都需要在选举结束后谋求妥协。除非在同时进行的国会选举中获得压倒性胜利,两党必须达成妥协,否则政策运作将举步维艰。
但获胜的总统候选人将受到竞选言行的束缚。竞选时的发言越激烈,当选后越难以转而采取妥协方针。
共和党候选人如果当选总统,将面临一条艰难的道路。由于共和党候选人到2013年之前不会直接负责政策运作,其言行更容易激进化。
市场期盼结束对立
不管在选举中的言行如何,共和党的热门总统候选人与民主党从根本上并不存在对立。罗姆尼在担任马萨诸塞州州长期间与民主党主导的州议会发生对峙。他曾表示:“如果在登山过程中遇到悬崖绝壁,就左右寻找迂回的路。(在政界也是如此,)我们尊重互不妥协的原则,但应以实现目标为最终目的。”
上世纪90年代金里奇身为众议院议长攻击民主党的克林顿政府,给人以强硬派的印象,但他在实际的国会运作方面也曾试图与政府妥协。这种“对保守派的背叛行为”也是共和党内部发动造反迫使其辞职的原因之一。
不过问题在于,这些候选人成为总统后能否领导本党与另一大党这成妥协。老布什总统打破不增税的承诺后没有实现连任,新总统如果无法遏制政党弱化的趋势,那么即使谋求实现妥协也可能落得与老布什总统同样的下场。
然而,市场看待美国政治的眼光发生了巨大变化。现在的市场环境不允许发生“与以往一样的党派对立”,这使得政治家们无法完全适应。不得不说,如果2012年市场与政治之间的温差进一步扩大,那么美国经济面临的风险也将增大。(日本瑞穗综合研究所纽约事务所所长安井明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