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蒙古新闻网首页 加入收藏 | 设为首页 | 电子报
    内蒙古新闻 道德法制 国际 国内 民族 文化 娱乐 体育 财经 教育 旅游 质监 健康 美食 汽车 楼市 草原社区 草原网视 影像日记 全景内蒙古
    您当前的位置 :国际频道 > 国际扫描 正文
    转播到腾讯微博
    习近平在埃及媒体发表署名文章 中阿友谊如尼罗河水奔涌向前
    内蒙古新闻网    16-01-20 10:23    打印本页    来源: 人民日报

      1月19日,在对埃及进行国事访问之际,国家主席习近平在埃及《金字塔报》发表题为《让中阿友谊如尼罗河水奔涌向前》的署名文章。文章如下:

      让中阿友谊如尼罗河水奔涌向前

      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习近平

      应塞西总统邀请,我将对埃及进行国事访问。这是我担任中国国家主席后第一次访问中东和阿拉伯国家,也是我2016年的首次出访。我将同埃及和阿拉伯朋友共叙友情、共商合作、共话发展,期待此访成为一次友谊之旅、合作之旅、共赢之旅。

      “埃及是尼罗河的馈赠。”16年前,我第一次访问埃及时,实地看到古代埃及人民把周期泛滥的洪水转化为农业发展的重要资源,体会到尼罗河是孕育埃及文明的母亲河,也由衷赞美埃及人民智慧和力量。

      从那以后,壮美的尼罗河就深深印在了我的脑海里。

      2014年年底以来,我同塞西总统两次在北京会面,双方共同决定把中埃关系提升为全面战略伙伴关系,推动中埃关系步入发展快车道。去年9月,塞西总统出席在北京举行的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0周年纪念活动,代表阿拉伯世界,发出了维护第二次世界大战胜利成果和战后国际秩序的正义呼声。

      中国和埃及同为文明古国,两国人民友好交往追溯久远。2000多年前,中国汉代朝廷派遣使者前往亚历山大,古丝绸之路成为联系双方的重要纽带。

      近代以来,中埃两国人民在反殖民、反霸权的斗争中同声相应、同气相求。60多年前,在万隆会议上,周恩来总理同纳赛尔总统的手紧紧握在一起,中埃两国由此携手合作,迈上共同维护广大发展中国家权益的征程。

      在一个甲子的岁月里,中埃关系历经国际和地区风云变幻考验,始终健康稳步发展。双方相互理解和尊重,相互信任和支持,开展了富有成效的合作。中方支持埃及人民自主决定国家前途命运,支持埃及政府恢复社会稳定和经济发展的努力,支持埃及在地区和国际事务中发挥积极作用。

      中方将从战略高度和长远角度看待和发展对埃关系,我愿同塞西总统携手努力,全面深化两国政治互信和战略合作,实现共同发展和进步,使中埃关系这一南南合作的典范进一步发挥引领和示范作用。

      埃及是第一个同中国建交的阿拉伯国家,中埃关系是中国同阿拉伯国家关系的起点,代表了中阿关系的高度和温度。60年来,中阿友好合作实现了历史性跨越,也积累了宝贵经验。双方坚持相互尊重、平等相待,无论国际风云如何变幻,都始终互为朋友、兄弟、伙伴。双方坚持互利共赢、共同发展,无论各自经历了什么发展变化,都始终追求共同利益、可持续发展。双方努力促进对话交流、文明互鉴,始终尊重对方的社会制度和发展道路。我们在长期交往和合作中始终坚持互信、互助、互利、互荣的原则,成为彼此信赖和依靠的好朋友、好兄弟、好伙伴。

      60年来,中阿关系全面发展、硕果累累。中国—阿拉伯国家集体合作也走过11个春秋。2014年,我出席在北京举行的中国—阿拉伯国家合作论坛第六届部长级会议开幕式,提出中阿共建“一带一路”的战略构想,并同阿拉伯朋友共同规划了未来10年中阿关系发展的蓝图。

      中阿关系呈现蓬勃生机,迄今为止,已有埃及、阿尔及利亚、沙特、阿联酋、卡塔尔、苏丹、约旦、伊拉克等8个国家同中国建立或提升了双边战略合作(伙伴)关系。2014年,中阿贸易额突破2511亿美元,中国从阿拉伯国家进口原油1.46亿吨,成为阿拉伯国家第二大贸易伙伴。7个阿拉伯国家成为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创始成员国。60年来,中国累计向阿拉伯国家提供了254亿元人民币经济援助,培训了2万多名各类人员,向8个国家派遣援外医疗队。11个阿拉伯国家成为中国公民出境旅游目的地国,中阿每周往来航班达183架次,每年往来人员达102万人次。

      阿拉伯谚语说“独行快,众行远”,中国人常讲“朋友多了路好走”。这用来形容中阿双方结伴前行、风雨同行再恰当不过了。

      当今世界正在发生深刻复杂变化,全球性挑战不断增多,世界经济复苏步履维艰,局部动荡此起彼伏,恐怖主义威胁明显上升,构建以合作共赢为核心的新型国际关系比任何时候都更加迫切。

      现在,中国和阿拉伯国家都处于各自发展的关键阶段。中国人民正在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奋斗。阿拉伯各国人民也在自主探索变革道路,努力实现民族振兴。共同的发展使命和理想追求,将中阿双方更加紧密地联系在一起。

      中国和阿拉伯国家国土面积之和占世界陆地总面积的1/6,人口之和占世界总人口的1/4,双方合作潜力巨大、前景广阔。展望未来,我们将继续致力于推进全面合作、共同发展的中阿战略合作关系,让中阿传统友谊薪火相传,让中阿合作惠及双方更多普通民众。

      ——中阿要做自主发展道路的实践者。世上没有包治百病的万能灵药,也没有普世皆准的发展模式。没有人比中东人民更了解中东的历史经纬,更清楚中东的何去何从。只有坚持走自己的路,路才能越走越宽、越走越长。阿拉伯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既是推动改革的动力,也是实现地区稳定的根本。中国愿意支持埃及等阿拉伯国家走符合自身国情的发展道路,共享发展经验,共迎时代挑战。

      ——中阿要做地区和平的捍卫者。中东不稳定,世界不太平。纵观历史,武力从来不是解决问题的良方,零和博弈、赢者通吃的逻辑同这个时代格格不入。求同存异、包容互谅才是寻求各方利益最大公约数的根本途径。中方将一如既往支持中东和平进程,支持建立以1967年边界为基础、以东耶路撒冷为首都、拥有完全主权、独立的巴勒斯坦国。中国将更多提供公共产品,同埃及等阿拉伯国家并肩维护中东地区和平稳定。

      ——中阿要做互利合作的推动者。“一带一路”追求的是百花齐放的大利,不是一枝独秀的小利。中国拥有广阔市场、充裕资金、先进技术、优势产能,提出了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而阿拉伯国家处于现代化进程关键阶段,普遍把工业化作为促进发展、改善民生、增加就业的重要选择。双方可以通过共建“一带一路”,把各自发展战略对接起来,深化和拓展能源、贸易投资、基础设施建设、高技术等领域合作。我们欢迎埃及和其他阿拉伯国家搭乘中国发展的便车、快车,实现双方协同发展和联动增长。

      ——中阿要做文明多样性的倡导者。中华文明和阿拉伯伊斯兰文明各具特色、自成一体。我们相互欣赏、相互学习,以尊重和谦逊的态度,借鉴吸收彼此文化中的精华,为世界文明交流互鉴提供了生动范例。我们愿同埃及等阿拉伯国家一道,为传承传统文化、维护文明多样性而不懈努力。

      古代埃及人这样赞美尼罗河:“你从大地涌出,奔流不息。”我相信,在双方共同努力下,中埃友谊、中阿友好也一定会像尼罗河水般奔涌向前,助推我们实现民族复兴的伟大梦想!

      

    [责任编辑 李珍 ]
    相关新闻
    内蒙古新闻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
    凡本网注明“来源:内蒙古新闻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 内蒙古新闻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内蒙古新闻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②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内蒙古新闻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③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 联系方式:0471-6659743、6659744、6659725。
    新闻热线
    电话:0471-6659725
    传真:0471-6659744
    电邮:news@nmgnews.com.cn
    国际新闻排行榜
    美媒:中国农民骑三轮车周游世界14年 喝二锅头...
    热门景区有隐患 恐袭后还能去土耳其玩耍吗?
    日本议员妄称“慰安妇”为妓女 后又公开道歉
    不爽特朗普 阿联酋富商称要从美国撤出投资
    84岁传媒大亨默多克又要结婚 女友曾是模特
    中国人不来了?澳“500万重大投资签证”傻眼
    美国“强力球”彩票巨奖开出三人分16亿美元
    菲律宾向美军提供8处基地 可存设备和供应
    美国患癌男孩死前欲扬名中国 国内网友送祝福
    沙特欲成立新主权财富基金 管理石油分散投资
    内蒙古新闻一周排行
    内蒙古自治区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任免职名单
    内蒙古自治区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决定任免...
    内蒙古自治区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任免职名单
    王君主持召开内蒙古党委全面深化改革领导小组...
    东胜区区委原书记张平、原区长蔺健涉嫌受贿被...
    内蒙古自治区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公告
    内蒙古发现7处大型以上铀矿床 铀资源量居全国...
    亮丽风景线上的一串串珍珠——“十二五”期间...
    宪法宣誓制度在内蒙古正式实施 新任人员向宪法...
    巴特尔主持召开自治区政府常务会议研究政府工...
    新闻专题
    【专题】习近平治国理政这三年
    【专题】2015年终盘点|内蒙古气质
    观映|内蒙古日报社全媒体视频产品
    【专题】内蒙古推进重点工作重点项目
    【专题】内蒙古出重拳治雾霾
    热图
    内蒙古地方网群: 呼和浩特 包头 呼伦贝尔 兴安盟 通辽 赤峰 锡林郭勒 乌兰察布 鄂尔多斯 巴彦淖尔 乌海 阿拉善 满洲里 二连浩特 社科院 旗县区频道
    网站介绍 | 广告服务 | 联系方式 | 网站工作人员 | 网站地图
    Copyright © 2005-2009 内蒙古新闻网 All Rights Reserved.
    内蒙古互联网新闻中心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或镜像。新闻热线:0471-6659743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512006001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507213 蒙ICP证:0900361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