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12日,韩国首尔,工人在街头喷洒消毒剂。
此次MERS在韩国暴发,给中国也造成了很大影响。虽然有输入性MERS病例,但在中国并未引起扩散。
据国家卫计委5月29日通报,广东惠州出现国内首例输入性MERS确诊病例。据报道,这名韩国男子系MERS病例的密切接触者,5月21日在韩国境内出现不适,26日乘坐航班抵达香港,经深圳入境抵达惠州。惠州市卫生计生部门于5月28日凌晨2时将其隔离治疗,并对其密切接触者就地隔离观察。经过14天的医学观察,在广东境内的75名密切接触者6月11日解除隔离。
广东省疾控专家认为,从5月28日中国出现首例输入性MERS病例到现在患者处于康复期,整个过程传染源头始终处于可控制范围,也没有造成院内感染,中国的应急防控体系经受住了严峻考验。
地坛医院感染科副主任、病毒性传染病专家王凌航在接受新京报记者采访时分析,MERS病毒毒性强,但从公共卫生学角度讲,它的传播力比SRAS等病毒弱,在人际间经由密切接触感染的病例有限。“但问题在于韩国当局对患者的应急处置反应太慢,隔离、治疗等措施都不够及时,导致MERS疫情的扩散。任何传染病,疫情的防控关键都在于早发现、早治疗、早隔离。”
事后证明,广东省采取的“就地隔离治疗”可以有效防止传播途径扩大。在惠州中心人民医院医疗人才,硬件设施相对不足的情况下,国家、省、市三级联动,一方面成立由中国工程院院士钟南山担任组长的广东省中东呼吸综合征临床专家组,并实行临床专家“派驻+轮值”制度,另一方面,紧急协调采购了检验设备送往惠州医院,并开辟新的检验场所,专门用于患者的临床检验和开展强化氧疗措施。
王凌航表示,2003年的SARS疫情对我国的公共卫生应急处置体系是“一次洗礼”。经过了SARS之后,我国从临床治疗到流行病学研究、数据统计,再到公共卫生处置的领导能力,都获得了很大提高。“SARS之后,我们在应对H7N9流感,再到埃博拉防控,中国的传染病应急防控体系经受住了考验。韩国的公共卫生系统缺乏这样的锻炼,对MERS疫情初期应对不力,造成了疫情的扩散。”
天花病毒被人类完全攻克
在人类对抗病毒的历史上,完全克服的当属天花病毒。上个世纪天花病毒导致3亿人死亡,比二次世界大战带来的死亡人数还多。
韩国保健福祉部6月8日通报,韩国新增MERS确诊患者增至87人。至此,韩国MERS病例数仅少于沙特,列世界第二。MERS疫情蔓延,我们该如何应对?
世界卫生组织6月9日发布了一条“非常重要的”预防提示:别喝骆驼尿。世卫组织指出,在MERS冠状病毒得到更好认识之前,糖尿病、肾衰竭、慢性肺部疾病和免疫受损者被认为属于易感染高危人员。这类人员应当避免与骆驼接触,避免饮用生鲜骆驼奶或骆驼尿或者食用未经过适当烹饪的肉类。
除了不喝骆驼尿,世卫组织还建议所有出现发烧症状或呼吸症状的病人应该告知是否与MERS病人有过接触,是否到过MERS患者的治疗场所,在症状出现14天前是否到过中东旅游。如果具有上述症状,就应该主动向卫生部门汇报并进行隔离。
如何才能应对病毒?事实上,不仅是对MERS、埃博拉疫情的研判和应对,人类历史上曾暴发的多场传染病都证实,在应对重大病毒性传染病时,控制传染源,做好隔离都是防控疫情的关键。
在任何一种病毒性传染病中,易感人群包括对某种病毒缺乏特异性免疫力的人群;免疫力低下,如患有基础疾病或年纪较大的人群;以及较容易接触到传染源的人群,比如医生、护士和从事动物养殖场工作的人群。易感人群是传染病病原的承接者,他们一旦被感染,同时扮演着传染源的角色。对传染源和易感人群进行隔离和检疫,是预防病毒传播的重要组成部分,而且也往往是较容易实现的预防方法。
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副主任、中国科学院院士高福表示,防控病毒传染病,要依靠检疫隔离措施。“预防是防控传染病的重要一环,但疫情一旦发生,向来都是检疫和隔离最为关键。”高福指出,根据他去年在塞拉利昂两个月的观察,那里正因为缺乏经典的检疫隔离手段才导致了疫情扩大。“由于当地公共卫生条件落后,人们对传染病的科学认识也比较差,所以在塞拉利昂这种贫穷国家,隔离和检疫措施根本没有真正实现。”
病毒专家认为,一般而言,任何一种新病毒出现,初期病死率水平都相当高,必然引起人们的恐慌。随着人类发明出各种疫苗、抗生素,这种病毒的致死率迅速下降,最后趋于较低水平,人们就不再对这个病毒恐慌。
在人类对抗病毒的历史上,完全克服的当属天花病毒。上个世纪天花病毒就导致3亿人死亡,比二次世界大战加起来死亡的人数还多。天花流行时,很多国家首脑,包括中国的顺治皇帝都因天花死亡。
经过人类在天花疫情暴发后的持续研究,最终于19世纪发明了预防天花病毒的牛痘疫苗。世界卫生组织最终于1979年宣布,人类在全世界范围内消灭了天花。人类攻克某种传染性疾病的方式往往需要经过漫长的流行病学研究,最终只有研制出能够根治病毒性传染病的药物,或者预防病毒性传染病的疫苗,才算是攻克了某种病毒。
目前已发现病毒仅是冰山一角
过去30年内40种传染病出现,1995年全世界传染病死亡的总人数比例又上升。人类已发现的病毒可能只是冰山一角,抗击病毒的持久战还将持续下去。
近年来,从SARS、H1N1甲型流感病毒、埃博拉病毒到MERS,一些致命病毒再次抢占媒体头条。
2003年,SARS在国内蔓延。2009年开始,甲型H1N1流感在全球范围内大规模流行,一直到2010年8月才结束。2014年,埃博拉病毒在非洲肆虐,并扩展至欧洲等多个国家,截至2015年6月3日,埃博拉病毒已造成11164人死亡。
据公开资料显示,全球传染病死亡的总人数在19世纪占到总人口数的50%至60%,到20世纪中期时,下降到10%。但是从上世纪九十年代中期以来,全球传染病致死率再次回升。其原因何在?
中国疾控中心病毒所研究员、中国工程院院士洪涛分析称,病毒对人类的威胁程度在19世纪时达到最高值,到了20世纪,由于疫苗的发现,比如天花、小儿麻痹、麻疹疫苗,到上世纪九十年代病毒对人类的威胁是明显下降的。但是过去30年内有40种传染病出现,到了1995年,全世界传染病死亡的总人数比例又上升了。
王凌航表示,在人类已经发现的埃博拉、艾滋病、SARS、禽流感、登革热、天花、黄热病等病毒中,唯一可以说完全被人类克服的只有天花病毒。其他病毒仍处于不断更新变异中,对人类的适应性不断增强,人类还没有研制出根治的药物和有效的疫苗。其中,流感病毒暴发历史已经有一百多年,流感病毒的亚型变种多,致死率高,传染性强,对人类的适应性不断增强。王凌航认为,它对人类的危害不容忽视,甚至可以说是对人类威胁最大的一种病毒。
王凌航说:“已经发现的病毒中,除了麻疹纯粹在人与人之间进行传播。其他的病毒,比如埃博拉、SARS、艾滋病、禽流感等病毒,都是在人与动物之间传播的。”这些事实值得人类反思,人类破坏了生态环境,改变了以往的生活习惯,使得一些原本很远的病毒离人越来越近。
王凌航进一步分析,自人类诞生以来,人类与病毒的战争就从来没有停止过。目前看来,MERS不太可能对人类造成毁灭性的打击,但人类已发现的病毒可能只是冰山一角,人类抗击病毒的持久战还将持续下去。“病毒学领域还有太多未解之谜,可能还有很多病毒人类根本还没有发现,其中不排除有对人类产生毁灭性威胁的病毒。”
【致命病毒】
●狂犬病病毒
狂犬病病毒在狼、狐狸、蝙蝠等野生动物,狗、猫、牛等家养动物中存在,是一种人畜共患疾病。一旦受染,可导致严重的中枢神经系统急性传染病,病死率几乎100%。目前,医学界尚没有治疗狂犬病的有效药物,狂犬病是一种可预防接种,但无法治疗的病毒性传染病。
●马尔堡病毒
1967年,科学家发现了马尔堡病毒,当时德国的实验室人员由于接触了受感染猴子而造成了小范围感染暴发。感染后,表现出发热和内出血症状,从而导致休克,器官衰竭和死亡。第一次疾病暴发的致死率是25%,但根据世界卫生组织资料,1998年至2000年在刚果民主共和国和2005年在安哥拉的暴发致死率超过了80%。
●黄热病病毒
黄热病是由黄热病病毒引起的严重传染病,该病通过蚊虫叮咬传播,患者通常在感染3天至5天后出现头痛、肌肉和关节疼痛、发热等症状,如不及时治疗,可能导致内脏功能衰竭并死亡。19世纪,在西班牙有30万人死于此病。2012年,苏丹达尔富尔地区共报告疑似黄热病病例732起,其中165人死亡。
●天花病毒
天花病毒是痘病毒的一种,人被感染后无特效药可治,患者在痊愈后脸上会留有麻子,“天花”由此得名。天花病毒存在的历史几乎跟人类一样长,整个18世纪,欧洲死于天花的人数就在1.5亿人以上。1979年,世界卫生组织宣布全球范围内消灭天花。此后,世界上已经见不到天花病人,全世界停止接种牛痘。
●麻疹病毒
麻疹病毒属通过呼吸道分泌物飞沫传播。目前,全球每年感染麻疹的儿童仍超过1000万,其中超过一半来自发展中国家。肺病是麻疹诱发的最常见死因,其次是腹泻和脱水。世卫组织官员曾多次提出,让麻疹继天花之后成为世界范围内第二个被彻底消灭的病毒,但目前这一目标仍未达成。
●登革热病毒
登革热是登革病毒经蚊媒传播引起的急性虫媒传染病,是东南亚地区儿童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对登革热病毒而言,防蚊、灭蚊是预防本病的根本措施。改善卫生环境,消灭伊蚊滋生地,喷洒杀蚊剂消灭成蚊。目前登革热病尚无可用疫苗,仍处于研制、试验阶段。(采写/新京报记者张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