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蒙古新闻网首页 加入收藏 | 设为首页 | 电子报
    内蒙古新闻 道德法制 国际 国内 民族 文化 娱乐 体育 财经 教育 旅游 质监 健康 美食 汽车 楼市 草原社区 草原网视 影像日记 全景内蒙古
    您当前的位置 :国际频道 > 国际扫描 正文
    转播到腾讯微博
    揭秘中俄天然气谈判内幕:普京望离华前达成协议
    内蒙古新闻网    14-06-03 09:40    打印本页    来源: 中国经济周刊

      困境

      谈判最艰难的时候,中方谈判人员一直往俄罗斯跑,而俄方根本就不愿谈。

      “1992年至1993年,俄罗斯有一个重大的能源发展战略,他们希望加速发展远东地区、东西伯利亚的天然气资源。”内部人士向《中国经济周刊》讲述,俄罗斯方面非常积极地向中国伸出了橄榄枝,但当时中国国内的能源需求以及环境压力并不突出。1994年,中俄签订了《天然气管道修建备忘录》之后,中方并未就此项目进行积极推动。

      10年后,中国经济飞速发展,对天然气的需求迅速上升,且一直持续至现在。需求迅速上升形成的缺口,需要通过进口来弥补。

      “2004年,中国开始走出去,希望锁定一些资源,推进一批重大项目,以保证国内稳定的能源供应。”内部人士对《中国经济周刊》说。

      2004年9月,时任中国国务院总理温家宝访俄,中俄双方表示,愿继续推动落实中俄在石油天然气领域的合作项目,包括中俄原油管道建设项目,以及在两国境内共同开发油气田。

      据媒体报道,还是在这一年,中俄双方开展经济技术研究,寻找从西西伯利亚经新疆阿尔泰每年向中国供气300亿立方米、计划供气时间为2010年的可行性。

      2006年3月,俄气与中石油签订了《从俄罗斯向中国供应天然气的会谈纪要》,约定俄罗斯将从2011年开始,每年向中国供气680亿立方米,供气年限长达30年,采取西线与东线两种方案:前者以西西伯利亚资源为基础,经阿尔泰地区与西气东输管道连接,年供气量约300亿立方米;后者则涉及东西伯利亚、远东与萨哈林大陆架等天然气田,年供气量约380亿立方米。

      表面上看来,合作在推进,但形势已经发生了变化。

      追溯至2002年初,国际油价在持续一段低迷状态后,开始稳步上升,并在此后数年一直处于上升趋势。这对资源国是一个利好消息。随着油价的上升,包括俄罗斯在内的资源国都在强化资源民族主义保护。

      彼时,俄罗斯作为资源国的心态已经发生了巨大的转变。“中国这边一头热,好像我们一直在求他。”清华大学中国与世界经济研究中心研究员袁钢明接受《中国经济周刊》采访时说。

      俄罗斯的战略也随之进行了调整。上世纪90年代初,俄罗斯原计划开发远东地区,但当石油价格持续上涨的时候,他们认为没有必要了,开发的重点仍然放在北部。“这与它原来的战略规划不一致,战略规划不断地修改,而且是朝着俄罗斯的最大利益去修改。这与中国的战略构想差距很大,我们希望从东西伯利亚输入天然气,然后,与国家的整个下游开发连接起来,但俄方的战略重点已经转移了。”

      内部人士告诉《中国经济周刊》,“我们希望跟俄罗斯达成一个协议。但这种战略之间的意图是有差距的。这是当时的形势所决定的。”他总结说,这是造成谈判艰难的根本原因。“中俄之间虽然是全面战略协作伙伴关系,但实际战略差异也很明显,甚至有冲突。这阻碍了过去几年双方之间的谈判。”

      与此同时,俄罗斯开始多元化出口,市场遍布于欧洲、北美以及东南亚市场。它不希望被中国的市场所垄断,也不希望自己的出口价格仅仅是针对中国市场,俄罗斯在跟中国谈判的同时,也在跟日本和韩国谈。

      “中国一直希望俄罗斯早点把天然气管道修通,但管道的修建过程非常复杂和困难,这中间曾有过中断和改道,甚至要修往日本、韩国、朝鲜。”袁钢明接受《中国经济周刊》采访时说,“当时的中俄关系本身亦存在一些不确定性,甚至是制衡。中国很着急,甚至多次受挫、失败。根本就谈不下来,谈不到价格问题上。”

      内部人士介绍说,谈判最艰难的时候,中方的谈判人员一直往俄罗斯跑,而俄方根本就不愿谈。

      “中国在这个事情上陷入了被动,甚至干脆不再纠结这件事情了,说得难听一点,就是不抱希望了。”袁钢明分析称,在这种情况下,中国不得已将目光转向了中亚,与中亚进行谈判,以打破与俄罗斯谈判的僵局。

      中国多元化的能源战略获得了成功,这使得局势发生了非常明显的变化。“尤其是与中亚谈判的突破,使得我们与俄罗斯的谈判处于非常有利的地位。这个阶段,想要推动谈判的换成了俄方。”内部人士分析说。

      话虽如此,但袁钢明认为,中亚毕竟不如俄罗斯。“中亚路途太遥远,进口价格再便宜也不便宜了,西气东输的输送成本很高。俄罗斯离中国则近多了,关键是俄罗斯的油气资源充足,能稳定中国最为担忧的能源问题。”

      据悉,俄罗斯拥有世界上最大的天然气储量和出口量,其天然气储量约占世界储量的三分之一。

    前一页 [1] [2] [3] [4] [5] [6] [7] 下一页
    [责任编辑 杨文娟 ]
    相关新闻
    内蒙古新闻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
    凡本网注明“来源:内蒙古新闻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 内蒙古新闻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内蒙古新闻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②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内蒙古新闻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③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 联系方式:0471-6659743、6659744、6659725。
    新闻热线
    电话:0471-6659725
    传真:0471-6659744
    电邮:news@nmgnews.com.cn
    国际新闻排行榜
    特稿:美国的耳朵和鼻子太长了
    《新闻1+1》:越南别越界!日本别忘本!
    28国军方参加香格里拉对话会 安倍将作主旨发言
    中方将在香格里拉对话会针对性回应安倍发言
    乌克兰新总统挑战普京 欲重拳平定东部
    撕掉网络世界霸权的伪善面纱
    外媒:习近平“新安全观”匹配强国地位
    安倍是铁了心要搅乱亚洲
    潘基文电贺乌克兰当选总统 冀其领导乌回归稳定
    芝加哥警察殴打辱骂华裔女店主 扬言将其寄回中国
    内蒙古新闻一周排行
    呼和浩特原副市长薄连根涉嫌犯罪案明日开庭审理
    乌兰察布市丰镇一中校门口发生一起刑事案件 砸...
    内蒙古严格把关 防止高污染高耗能企业转移至内...
    内蒙古自治区召开领导干部警示教育大会
    注意啦!6月3日起呼和浩特部分路段通行方式改变
    呼和浩特市民张女士:谁目击了这起追尾事故?
    呼市原副市长薄连根否认玩忽职守 法庭上情绪一...
    张海顺任内蒙古质监局局长、党组副书记
    【专题】端午节“尽情放粽”
    薄连根受贿多与房产有关
    新闻专题
    学习贯彻自治区“8337”发展思路
    中国梦•我的梦 每个人都是梦想家
    总书记的关怀温暖大草原
    贯彻三中全会精神 落实“8337”发展思路
    深入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
    热图
    内蒙古地方网群: 呼和浩特 包头 呼伦贝尔 兴安盟 通辽 赤峰 锡林郭勒 乌兰察布 鄂尔多斯 巴彦淖尔 乌海 阿拉善 满洲里 二连浩特 社科院 旗县区频道
    网站介绍 | 广告服务 | 联系方式 | 网站工作人员 | 网站地图
    Copyright © 2005-2009 内蒙古新闻网 All Rights Reserved.
    内蒙古互联网新闻中心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或镜像。新闻热线:0471-6659725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512006001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507213 蒙ICP证:0900361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