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蒙古新闻网首页 加入收藏 | 设为首页 | 电子报
    内蒙古新闻 道德法制 国际 国内 民族 文化 娱乐 体育 财经 教育 旅游 质监 健康 美食 汽车 楼市 草原社区 草原网视 影像日记 全景内蒙古
    您当前的位置 :国际频道 > 热点聚焦 正文
    转播到腾讯微博
    乌克兰政治危机的体制性根源
    内蒙古新闻网    14-03-04 14:53    打印本页    来源: 人民网

      最近几天,乌克兰形势急转直下,被议会罢免的总统亚努科维奇仓皇出走俄罗斯,亲西方的临时政府掌控大局,但长达三个月的危机和动乱似乎还没有看到最后的曙光,东部和南部一些地区仍不稳定,新政权的合法性受到质疑。尽管此次政治风暴的起因非常复杂,有历史遗留的地区矛盾,有党派纷争带来的恶果,有国家领导层执政基础薄弱,也不能忽视俄罗斯和西方围绕乌克兰外交走向展开的地缘政治博弈。究其根本,乌克兰独立后选择的基本政治体制和权力运行模式,实际上已经为2004年以后的长期政治乱局埋下了伏笔。

      政治转型的“误区”

      1991年刚刚独立的乌克兰,同其他独联体国家一样,热切拥抱三权分立、多党制的西方民主,开始了相对激进的政治转型之路。当时的年轻国家希望借助于复制发达国家的现成体制,也能很快成为西方世界中富足的一员。但结局却令多数乌克兰民众深感失望,经济命脉落入靠鲸吞国有资产暴富的少数寡头手中,选举产生的政治领袖最关心的是小集团甚至个人的私利,而不是国家的前途命运,所以产生了内外政策的脱节,也出现了大量的腐败问题。水土不服的最初表现是上个世纪90年代长达5年的制宪危机,政治多元化成了争权夺利的遮羞布,多种派别不断分化组合,正式注册登记的政党多达130个,想的都是要在国家的各级权力体系中占有一席之地,在资源和财富的分配中占一杯羹,在这样的背景之下许多经济问题都被泛政治化,甚至选择合作伙伴也不断被无原则的政治斗争所绑架。

      西方民主的一个重要标签是普选制。乌克兰按照西方大国的意图精心设计了自己选举总统、议会的方式,议会由一院制变成两院制,但党派林立和分歧严重导致每次选举都危机重重,西方开出的“药方”是用新的选举解决旧有的矛盾,结果是一轮接一轮的选举不仅劳民伤财,更使社会经济发展经常陷入周期性停滞,无休止的内耗让国家元气大伤。

      西方看乌克兰的双重标准

      西方在乌克兰毫不隐讳对亲自己的和亲俄罗斯的不同政治力量采用双重标准。10年前“橙色革命”在乌克兰的爆发,本来是正常的总统大选,因为出现了两大壁垒分明阵营,美国等西方国家甚至不惜直接介入,迫使已经公布的选举结果被宣布无效,让已经接受普京祝贺的亚努科维奇不得不参加重新举行的第二轮总统选举,亲西方的尤先科不出意料地成功“翻盘”。五年后在大选中卷土重来的亚努科维奇本来得到了西方的认可,但在拒绝签署与欧盟的联系国协定以后,立即成了西方眼中的“独裁者”。这就说明民意多寡并不是西方真正看重的标准,是否顺从自己才是决定取舍的依据,如同西方给乌克兰的财政援助都要附加所谓的“民主”条件一样。

      西方民主号称尊重宪法制度的严肃性,有些独联体国家因为经常修改宪法受到严厉的批评。在西方看来,所谓的“宪政”至高无上,但在乌克兰却又出现了“例外”。亲西方的“橙色阵营”要搞议会总统制,公开废弃以前的宪法,西方表示欢迎。当实行了议会总统制的乌克兰因为进入议会的党派各不相让,致使政府迟迟无法组成,影响国家政治经济秩序时,亚努科维奇决定把议会总统制改回总统议会制,按程序修改了宪法,西方也不反对,但当看到曾经对西方张开双臂的亚努科维奇又要转向俄罗斯时,就转而支持甚至鼓动反对派利用街头斗争等非常手段来恢复2004年宪法。反对派召开议会罢免总统,确定提前举行大选,同样缺少必要的宪法依据,西方却立即承认,并决定提供巨额援助。

      体制与危机的因果关系

      乌克兰之所以陷入体制性的漩涡当中,是因为过分迷信西方式的政体可以帮助自己实现国家的稳定和繁荣,结果却导致合法政权失去权威,贪污腐败任意横行。“三权分立”的结果是肆意践踏既定的政治游戏规则,比如乌克兰独立20多年竟然有近20位总理轮流当政,朝令夕改,投资环境难有好转。当示威者走上街头时,西方立即冠之以“民主派”、“自由派”,赞誉有加,却对一些手执武器走上广场与警察暴力对抗的极端分子完全无视。当反对派有所动摇时,美国的参议员就冒着严寒,亲自到现场为示威者“撑腰打气”。当亚努科维奇作出全面让步,在西方代表的监督下与反对派签署“城下之盟”时,又是非法武装人员撕毁协议,发动攻击“赶走”合法总统。

      在一场疾风暴雨的动荡面前,乌克兰现有政治体制的脆弱性暴露无遗,乌克兰国内的分裂不断加剧、地区间、民族间的矛盾逐步升级,经济滑坡,民生凋敝,这种贴着西方民主标签的体制不仅没有发挥积极作用,反而成为西方实现地缘政治目的的一种工具,为以美国为代表的西方把自己的意志强加给乌克兰制造了堂而皇之的借口。因此,只有确立一种符合国情与民族文化传统的政权体制,才能真正凝聚民心,促成各派和解,帮助乌克兰尽快走出旷日持久的政治危机。

    [责任编辑 李中锋 ]
    相关新闻
    内蒙古新闻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
    凡本网注明“来源:内蒙古新闻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 内蒙古新闻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内蒙古新闻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②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内蒙古新闻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③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 联系方式:0471-6659743、6659744、6659725。
    新闻热线
    电话:0471-6659725
    传真:0471-6659744
    电邮:news@nmgnews.com.cn
    国际新闻排行榜
    女主人被杀害 鹦鹉帮忙“缉凶”令犯人落网(图)
    乌克兰议会通过表决 拟将前总统送上国际刑事法庭
    日本前高官:中日摩擦美从中获利 应避免冲突
    美国依据国内法插手“西藏问题” 既霸道也虚伪
    授权发布:2013年美国的人权纪录
    男子身体如磁铁 能吸附餐叉手机等多种物品(图)
    中外政要戒烟记:奥巴马为戒烟付出“巨大努力”
    英媒称伊拉克与伊朗签军火协议 恐违反禁令
    乌克兰组建内阁分裂情况加剧 亚努科维奇罕见发声
    和平,力透神铸的诠释
    内蒙古新闻一周排行
    王挺同志被任命为鄂尔多斯市人民政府副市长
    3月1日起假身份信息无法在12306网站购票
    呼和浩特市发生一起天然气泄露事故 无人员伤亡
    呼和浩特一醉酒女子昏睡出租车 民警和的哥守护...
    内蒙古一打工者到大连半天 宿舍上铺睡觉坠亡
    王君:增强旅游业文化内涵 展现大草原独特魅力
    内蒙古代表团乘坐火车抵达北京西站 成首批抵京...
    自治区党委常委等12名省级领导担任督导组第一...
    首批全国巾帼科技特派员名单公布 内蒙古59人上榜
    呼市天然气泄漏事故发生后 市民生活基本未受影响
    新闻专题
    学习贯彻自治区“8337”发展思路
    中国梦•我的梦 每个人都是梦想家
    总书记的关怀温暖大草原
    贯彻三中全会精神 落实“8337”发展思路
    深入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
    热图
    内蒙古地方网群: 呼和浩特 包头 呼伦贝尔 兴安盟 通辽 赤峰 锡林郭勒 乌兰察布 鄂尔多斯 巴彦淖尔 乌海 阿拉善 满洲里 二连浩特 社科院 旗县区频道
    网站介绍 | 广告服务 | 联系方式 | 网站工作人员 | 网站地图
    Copyright © 2005-2009 内蒙古新闻网 All Rights Reserved.
    内蒙古互联网新闻中心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或镜像。新闻热线:0471-6659725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512006001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507213 蒙ICP证:0900361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