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蒙古新闻网首页 加入收藏 | 设为首页 | 电子报
    内蒙古新闻 道德法制 国际 国内 民族 文化 娱乐 体育 财经 教育 旅游 质监 健康 美食 汽车 楼市 草原社区 草原网视 影像日记 全景内蒙古
    您当前的位置 :国际频道 > 热点聚焦 正文
    转播到腾讯微博
    伊核:危机模式暂停 忐忑模式开启
    内蒙古新闻网    13-11-26 09:18    打印本页    来源: 人民日报

      伊朗布什尔核电站。资料图

      2010年6月9日,在美国纽约联合国总部,联合国安理会就伊朗核问题通过决议,决定对伊朗实行自2006年以来的第四轮制裁。新华社记者申宏摄

      11月24日,在瑞士日内瓦,欧盟外交和安全政策高级代表阿什顿(左二)宣读联合声明。新华社记者王思维摄

      十年的坎坷谈判后,伊核问题终于迎来一份“历史性”的阶段性协议。因为伊核问题而爆发一场灾难性战争的危机暂时解除了。但是,由于各种不确定因素仍然存在,不安情绪依然难以消除。

      价值约70亿美元的协议

      11月24日,经过马拉松式的谈判后,在瑞士日内瓦的伊核问题会谈六方与伊朗代表终于在凌晨4时左右签署了一份阶段性协议。

      该协议内容正逐步向外界披露。美国方面称,协议包括伊朗停止5%以上铀浓缩、削减浓缩铀材料、停止核项目研发等。相应的,六国将放宽对伊朗总价约70亿美元的制裁措施,而且,如果这项协议能得到履行,在6个月时间内将不会再对伊朗发动新的制裁。

      各方纷纷表示欢迎。美国总统奥巴马称该协议为“重要一步”,英国外交大臣黑格称之为“对全世界来说都是好消息”,伊朗总统鲁哈尼称协议“开启了新的视野”。

      美国相关官员称,外交努力终于把美伊两国从战争的边缘拉了回来,走上了一条光明且可持续的前进道路。

      当然,正如伊朗外长扎里夫所说,协议的达成是一项“重要成就,但还只是第一步”。

      你赢我赢大家赢

      该协议是伊核谈判历经十年坎坷后的第一份历史性协议,在这份协议面前,大家似乎都是赢家。

      对于伊朗而言,态度温和的新总统鲁哈尼的上任成为伊核问题缓和的重要契机。被重重制裁压得喘不过气的伊朗经济无疑是摆在鲁哈尼面前的最大问题。严厉的制裁已经使得伊朗的石油出口收入减半,通货膨胀居高不下,预算赤字激增,大批国家项目无法实施。该协议的达成意味着伊朗终于得到一丝喘息空间。鲁哈尼振兴经济的承诺有了实现的可能。

      对于美国而言,该协议无疑是奥巴马政府急需的一次重大“胜利”。奥巴马政府很早之前就将解决伊核问题作为最重要的外交任务之一,如今总算开始看到成果。包括医改在内的一系列问题正让奥巴马政府有些焦头烂额,该协议无疑成为一阵极受欢迎的“及时雨”。正如《华盛顿邮报》专栏作家戴维·伊格内修斯所说,就伊核问题达成协议有望成为奥巴马的“最重要政绩”。而且,有些分析还不无揶揄地指出,如果伊核问题真能得到解决,奥巴马这位诺贝尔和平奖得主引发的争议想来会稍微减弱一点。

      更重要的是,对于整个世界而言,外交努力再一次体现了其不可替代的能量和魅力。此次日内瓦谈判前夕,相关各方的领导人纷纷通过不同方式表达了自己对谈判的支持和祝福。在谈判被迫延长后,六国和伊朗的外交人员齐聚日内瓦,为协议的最终达成尽了一份力。

      恰当的时机,共同的努力,十年的伊核僵局终于打破。在战争与和平之间,大家做出了一致的选择。

      分歧与不安带来不确定

      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在接下来的6个月里,伊核局势将如何发展,所有人都捏着一把汗。

      此轮日内瓦谈判中最大的障碍之一是伊朗反复强调的“底线”:坚持其在国内进行铀浓缩活动的权利。西方国家的代表却万万不愿同意这一点。分析指出,为达成协议,各方代表对协议中的表达方式精雕细琢,明确表示,所有国家都有权和平利用核能。但是,正如美国务卿克里在协议达成后所说,该协议并不意味着给予或承认伊朗的铀浓缩权利。这一分歧犹如一枚地雷,深埋在相关各方的心底。

      对伊核谈判持怀疑态度的以色列、沙特以及部分美国国会议员始终要求伊朗做出更大让步,甚至要求伊朗废除核项目。这些势力对协议的接受程度还有待观察。虽然克里强调,该协议会使美国的中东盟友更加安全。但是,接下来的游说估计依然少不了。

      还有另一种不安。伊格内修斯指出,美伊关系的缓和可能会被解读为美国逐渐远离长久以来的逊尼派伙伴,转而寻找新的什叶派朋友。这会让该地区变得更加危险。如果美国不能恰当地处理好与伊朗的关系,很有可能导致更多极端势力的争斗。

      经过30多年的敌视和对立之后,伊朗与西方之间的僵局终于打破了。不过,日内瓦协议还只是“第一步”。在向最终协议迈进的过程中,各种不确定因素的存在让各方怀抱希望的同时不得不提着一颗心。毕竟,历史不止一次地证明,通向和平的过程常常成为新一轮冲突的舞台,因为相关各方都在努力为自己在最终的谈判桌上赢得更多筹码。

      希望,大家不会迷了路。(记者张 红)

    [责任编辑 哈丽琴 ]
    相关新闻
    内蒙古新闻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
    凡本网注明“来源:内蒙古新闻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 内蒙古新闻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内蒙古新闻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②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内蒙古新闻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③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 联系方式:0471-6659743、6659744、6659725。
    新闻热线
    电话:0471-6659725
    传真:0471-6659744
    电邮:news@nmgnews.com.cn
    国际新闻排行榜
    克林顿回应斯诺登事件:既想要安全又想要隐私...
    “奥巴马医改”让多半民众失望
    美媒:亚丁湾反海盗的中国海军已从菜鸟变老手
    俄空难频发背后:缺钱缺人缺飞机
    美刊:中国独生子女政策变化或带来六大后果
    外媒称中国趁日本衰落迅速崛起 安倍欲重夺优势
    女性长期服用避孕药失明几率或大增 应定期检查
    德媒:中国改革如黄油煎鱼般吸引人
    法国警方公布报社枪击案嫌犯照片
    俄报:海陆“丝绸之路”构想延伸“中国梦”战略
    内蒙古新闻一周排行
    农民张文喜“六笑”好灿烂
    大草原上来看雪
    自治区十二届人大常委会第六次会议将于27日举行
    我国首条重载高速公路建成通车
    冬季消防演练
    世界最长国内首条重载高速公路——准兴高速通车
    王君在参加自治区党委组织部教育实践活动专题...
    我区取消计划生育手术收费等18项行政事业性收费
    售枪广告疯狂上墙 公安部门:市民发现可举报
    内蒙古加大农牧区危房改造力度 拨付15.15亿补...
    新闻专题
    学习贯彻自治区“8337”发展思路
    2013年中高考专题
    2013年活力内蒙古网上宣传活动专题
    【专题】最美基层干部
    【专题】加强网络法制建设
    热图
    内蒙古地方网群: 呼和浩特 包头 呼伦贝尔 兴安盟 通辽 赤峰 锡林郭勒 乌兰察布 鄂尔多斯 巴彦淖尔 乌海 阿拉善 满洲里 二连浩特 社科院 旗县区频道
    网站介绍 | 广告服务 | 联系方式 | 网站工作人员 | 网站地图
    Copyright © 2005-2009 内蒙古新闻网 All Rights Reserved.
    内蒙古互联网新闻中心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或镜像。新闻热线:0471-6659725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512006001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507213 蒙ICP证:0900361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