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崛起改变全球格局
【阿根廷《号角报》7月14日文章】中国正试图通过与美国达成战略共识将中国置于世界政治的前沿,此举意味着中美共同制订世界基本秩序以确保全球治理体系和为世界政府奠定基础的时代已经到来。
全球治理体系包含以下特性:美国单极霸权终结,同时由于欧洲与日本正在衰退,世界也没有出现多极化迹象,而是朝着明显的两极化方向前进,其中的两个主角无疑是中国和美国。
中共中央总书记习近平已经将中国未来10年的战略目标确定为实现“中国梦”。世界上曾有过类似表述的国家只有美国。
美国文明的首要特征就是非比寻常的自尊心。对美国文明来说,“美国梦”不仅是对社会进步的承诺,更是对其政治秩序的特殊合法性、其影响深远的根基以及全球号召力的一种深信不疑。
如今中国决定缩短人民币的国际化进程,确定将在未来三至五年或者更短时间内实现人民币的全球自由流通。这一金融改革绝对是习近平领导下的第五代领导班子日程上的核心任务,这意味着中国与发达资本主义世界的完全融合,也将历史性地使得始于上世纪70年代的全球化进程达到顶峰。
21世纪的世界只能引领,不能统治。这是一个流动的体系,规则就是一切都转瞬即逝,而危机将成为常态。这样的一种体系只能通过梦想来引领。中国战略文化的特性绝不是多愁善感,而是头脑清醒。
【日本《追求》双周刊8月号(提前出扳)文章】题:
了解美中首脑会谈的真正意义(作者大前研一)6月上旬,美国总统奥巴马和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在加利福尼亚举行了会谈。我认为,日本对美中首脑会谈的评估过于薄弱。
综合美国媒体对奥巴马与习近平会谈的评论来看,美国认为这次会谈关系到“30年后”的局势。例如,《福布斯》杂志认为,借助此次美中首脑会谈,美国将重新构建对亚洲的战略框架,而在此过程中最应有所调整的就是日本。
《福布斯》杂志认为,“与其他国家相比,日本在地缘意义上的重要性和价值都在急剧且不可逆转地下降”,“在新的美中关系中,日本将降至配角地位,在实质上将不可避免地中立化”。实际上,《纽约时报》和《华盛顿邮报》也持类似观点。
如今,在美国舆论中居于控制地位的论调认为,日本已经不再处于世界的主流之中。反过来说,对于美国而言,此次美中首脑会谈最大的意义是:“今后如何与中国相处。”这宣告了新时代的序幕。
两国之间可以避免战争
【香港《信报》7月15日文章】题:中美决策层须具大智慧(作者斯坦福大学国际安全和合作中心研究员薛理泰)对中国政府而言,和平的国际环境是解决内政问题的有利的外部环境。如何在战略机遇期内确保和平的国际环境,得以不受干扰、从容地处理好内政问题,是关乎中华民族复兴之梦的先决条件;而中国不与美国直接发生冲突,又是确保和平的国际环境的先决条件。据此,在今后相当长的时期内,北京将倾注全力于内政修为,不暇外骛,主观上也欠缺与美国决裂的条件。既然如此,中美矛盾自然不至于由于中方原因而急剧恶化。
就崛起的背景说来,中国与德国、日本、苏联有着质的区别,泾渭分明,中华民族的历史性格与其他崛起国民族相比也有独特之处。因此,中国在崛起的过程中,与美国的关系应该而且完全可能不被“崛起国与霸权国必然冲突”的历史魔咒所左右。
诚然,要打破这一历史魔咒,还需中美两国决策层都具有大智慧。当前美国政府在外杂务丛集,在大战略层面上无从大开大合,这是美国国情所致。鉴此,先决条件是北京领导人需要具有大智慧,并且具有行动力,才能开启良性互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