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蒙古新闻网首页 加入收藏 | 设为首页 | 电子报
    内蒙古新闻 道德法制 国际 国内 民族 文化 娱乐 体育 财经 教育 旅游 质监 健康 美食 汽车 楼市 草原社区 草原网视 影像日记 全景内蒙古
    您当前的位置 :国际频道 > 热点聚焦 正文
    转播到腾讯微博
    外交专家:“夫人外交”往往可“四两拨千斤”
    内蒙古新闻网    13-06-04 11:30    打印本页    来源: 京华时报

      2006年9月10日,卫生部预防艾滋病宣传员彭丽媛和受艾滋病影响的孩子在一起。图/CFP

      此次随习近平出访,彭丽媛在特多赠送智障儿童熊猫玩具,即将探访哥斯达黎加全国儿童医院。纵观近几次出访,彭丽媛都会在到访国参加公益方面的活动。

      外交专家指出,公益外交基本上已成为“夫人外交”的国际惯例,“第一夫人”的活动集中在社会、文化领域,体现外交活动中“柔和”的一面。

      外交安排

      “第一夫人”多参加社会性活动

      中国国际问题研究基金会拉美研究中心研究员,前驻厄瓜多尔、智利、古巴大使刘玉琴说,国家元首夫人出访,一般是陪同丈夫出访,国家元首一般参加的活动和会谈政治性、经济性很强,而“第一夫人”参加的社会性、文化性活动比较多,比如参观医院、幼儿园、观看一些文艺节目、访问艺术团体等。

      刘玉琴说,其他国家元首夫人也是如此,包括本国在安排其他国家元首来访,夫人陪同时也是如此的安排,关注妇女儿童权益方面的活动比较多。

      “男性作为国家元首,有英朗的一面,而女性有柔和的一面,夫人陪同出访,关注妇女儿童,使访问更加完美,说明两国之间的交往并不仅仅限于政治经济,不只是非常严肃的会谈,还有柔和的一面。”刘玉琴说,第一夫人陪同出访,与民众的接触更多,能进一步促进双方人民之间的了解。

      外交效果

      “夫人外交”可“四两拨千斤”

      外交部前礼宾司代司长、中国驻斯洛文尼亚共和国首任大使鲁培新说,对于夫人随行,主要是在西方文化中,国家元首的妻子总是要陪伴一起出席重要活动。这种传统慢慢地被国际社会接纳,成为各国遵循的习俗。后来,中国为了和国际接轨,才决定夫人可以陪同出访。在邀请外国元首访华时,为了表示友好和亲切,有时也会注一句,欢迎夫人来访。“第一夫人”陪同出访时,恰当运用“夫人外交”,往往可以达到“四两拨千斤”、“事半功倍”的效果。他表示,“第一夫人”因其女性特质,形象较之男性更为亲切友善,带夫人随行的意义在于活跃严肃的政治气氛,以及让整个出访变得更有人情味。

      日常工作

      “夫人”们多投身公益慈善

      非随访时期,第一夫人们在本国日常都会从事什么样的活动?外交部公共外交咨询委员会委员,外交专家,前驻瑞典、新西兰大使陈明明说,很多第一夫人选择投身公益慈善。陈明明介绍,如果不是出访,一般国家的元首夫人都比较低调,有的第一夫人相对露面多,不过活动也主要是公益活动。他举例说,瑞典国王王后就经常出席各种各样的公益活动,比如教育等方面。

      在被中国公众尊称为“第一夫人”之前,彭丽媛对慈善就投入比较多。如参加中央电视台赴四川地震灾区慰问演出,在抗击非典第一线的北京小汤山医院义演等、看望艾滋病贫困儿童救助协会的孩子。彭丽媛也因此被世界卫生组织聘为“抗击结核病和艾滋病亲善大使”。

      美国“第一夫人”米歇尔·奥巴马也不例外。她对退伍军人和家属甚为关注,经常出席军方的活动,为他们争取福利、教育和工作机会。

      英国前首相托尼·布莱尔的妻子切丽·布莱尔也从事慈善多年。今年3月,切丽代表自己的慈善机构——切丽·布莱尔妇女基金会访问印度,旨在促进印度偏远农村的贸易。

      2012年卸任的法国总统萨科齐,其夫人布鲁尼作为一位世界名模,出任全球防治艾滋病形象大使。

      彭丽媛随访参与活动

      参观俄罗斯孤儿学校,看望孤儿。(3月23日随访俄罗斯时)

      参观妇女组织,送缝纫机和书包。(3月25日随访坦桑尼亚时)

      参观德班音乐学校和祖鲁文化村。(3月27日随访南非时)

      看望艾滋患儿。(3月29日随访刚果时)

      送智障儿童熊猫玩具。(6月1日随访特立尼达和多巴哥时)

     [1] [2] 下一页
    [责任编辑 哈丽琴 ]
    相关新闻
    内蒙古新闻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
    凡本网注明“来源:内蒙古新闻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 内蒙古新闻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内蒙古新闻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②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内蒙古新闻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③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 联系方式:0471-6659743、6659744、6659725。
    新闻热线
    电话:0471-6659725
    传真:0471-6659744
    电邮:news@nmgnews.com.cn
    国际新闻排行榜
    中欧光伏案局势扭转 欧盟多成员国反对“双反”
    澳媒称情报大楼图纸被华窃取 中方质问证据何在
    前苏联太空垃圾撞"晕"厄瓜多尔唯一卫星
    中国已是日印“共同敌人”?
    朝鲜访华特使回国 金正恩失望离开平壤
    英舰申请登陆史料证明钓鱼岛主权属于中国
    女记者遭枪击殉职 叙利亚成记者死亡之地
    韩企业高层集体下跪 求重开开城工业园
    捷克旅行社推"腐败游":参观贪官别墅讲内幕
    习近平今日开启美洲之行 “习奥会”引全球关注
    内蒙古新闻一周排行
    内蒙古自治区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决定任命...
    内蒙古自治区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任免职名单
    视频回放:自治区十二届人大常委会第三次会议...
    内蒙古自治区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任免职名单
    自治区十二届人大常委会第三次会议举行第一次...
    王君主持召开自治区十二届人大常委会第三次会...
    全区领导干部警示教育电视电话会议召开
    【“8337”正能量】乌海:一区四园引领转型发展
    内蒙古134家事业单位招聘工作人员730人
    乌海:城市转型的环保路径
    新闻专题
    【专题】学习宣传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精神
    科学发展 成就辉煌——内蒙古新闻网专题
    【专题】中国共产党第十八次全国代表大会
    “走基层·转作风·改文风”活动
    第三届乌兰巴托·中国内蒙古文化周
    热图
    内蒙古地方网群: 呼和浩特 包头 呼伦贝尔 兴安盟 通辽 赤峰 锡林郭勒 乌兰察布 鄂尔多斯 巴彦淖尔 乌海 阿拉善 满洲里 二连浩特 社科院 旗县区频道
    网站介绍 | 广告服务 | 联系方式 | 网站工作人员 | 网站地图
    Copyright © 2005-2009 内蒙古新闻网 All Rights Reserved.
    内蒙古互联网新闻中心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或镜像。新闻热线:0471-6659725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512006001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507213 蒙ICP证:0900361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