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开发潜力很大
报告指出,食用昆虫可以帮助对抗全球变暖、污染以及让全球饥饿的民众远离饥饿。
昆虫排放的导致气候变暖的温室气体以及粪便等污染环境的物质数量很少,事实上,昆虫还可以在分解废物、促进向土壤输送养分的堆肥过程以及减少臭味方面“大显身手”。
此外,采集和饲养昆虫可提供就业岗位并产生经济效益,能够提供重要的多元化的谋生方式,即使对最贫困的、没有土地的人来说也是这样。虽然目前其生产模式多以个体家庭为主,但在未来有望实现产业化经营。
“我们想说的并不是人们应该开始吃虫子,”报告撰写人之一、粮农组织经济学主管埃娃·米勒说,“我们想说的是,昆虫是森林所提供的一种资源,而昆虫在食用、尤其是饲料方面的潜力几乎未得到开发。”
粮农组织指出,私营部门已经准备好对昆虫养殖进行投资,但法律上的风险阻碍了这个新生部门的发展。一些国家还禁止在食物中使用昆虫。当前急需改变立法,将食品安全标准的范围扩大至包括昆虫和昆虫制品,确保生产、加工和食品制备环节的卫生,提高消费者信心,促进可食用昆虫的商业化生产。
报告承认,不少西方国家消费者心存顾虑,是推广食用昆虫的最大障碍。食品行业应该采取行动,改变消费者的这种观念。“历史证明,饮食习惯可以很快转变,尤其在全球化的世界。生鱼放入寿司中很快被大众接受,这是个好例子。”
欧盟尝试销售菜品
面临食物短缺的威胁,包括英国在内的许多欧盟国家也开始逐渐接纳食用昆虫的理念。据英国《每日邮报》此前报道,欧盟已投资研究可食用昆虫作为蛋白质替代品的可能性。
欧盟许多地区的餐厅已经开始尝试销售含有昆虫食材的菜品,并为这些菜品打出了“高蛋白、低脂肪、绿色环保食品”的宣传旗号。
英国伦敦群岛餐厅的主厨丹尼尔·克里迪就是一位热衷于制作昆虫菜肴的厨师,他经常烹饪的昆虫种类包括蚂蚁、蝗虫和蜜蜂。“我认为,可食用昆虫要正式进入欧盟地区必须要经过一些必要的‘包装’,毕竟这些地区的人们还不能接受直接把昆虫当作正常的动物蛋白来食用。我们应该侧重于宣传可食用昆虫高蛋白、低脂肪的特点,并将它们作为一种食材辅料加入汉堡等人们常吃的食物中,以帮助他们逐步接受这种新奇的食物。”丹尼尔说。(本报综合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