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蒙古新闻网首页 加入收藏 | 设为首页 | 电子报
    内蒙古新闻 道德法制 国际 国内 民族 文化 娱乐 体育 财经 教育 旅游 质监 健康 美食 汽车 楼市 草原社区 草原网视 影像日记 全景内蒙古
    您当前的位置 :国际频道 > 国际扫描 正文
    转播到腾讯微博
    伊战十周年 巴格达仍血雨腥风
    内蒙古新闻网    13-03-21 10:42    打印本页    来源: 北京日报

      3月19日,伊拉克安全部队人员和消防员查看巴格达卡拉德区一个汽车炸弹袭击现场。新华社发

      ▲2012年4月16日透过“伊拉克”字样的反战标牌拍摄的美国“西阿灵顿公墓”。阿灵顿国家公墓是埋葬美国阵亡将士的墓地。 新华社记者 刘宇摄

      ▲2003年3月18日,地勤人员在海湾北部水域的美国海军“小鹰”号航母的飞行甲板上安放炸弹。部署在海湾地区的美军航空母舰加紧备战,为军事打击伊拉克做准备。新华社记者胡晓明摄

      3月20日是伊拉克战争爆发十周年纪念日。19日,巴格达至少发生了20起汽车炸弹和暴力袭击,造成200多人死伤。这是自去年9月以来,暴力袭击事件在巴格达造成伤亡人数最多的一天。

      在伊战爆发十年之际,教派冲突的阴影依然笼罩着伊拉克,袭击频发,安全形势仍不容乐观。很多伊拉克人说,美国发动的这场战争,无论以什么名义,留给伊拉克民众的是长达十年并可能还需再忍下一个十年的伤痛!

      连环爆炸死伤惨重

      伊拉克19日系列爆炸主要以汽车炸弹发动,波及巴格达和周边城镇,主要针对什叶派地区、小餐馆、公共汽车站,历时两个多小时,至少发生了20起。

      第一起袭击大约当地时间上午8时发生,一枚炸弹在巴格达一家餐馆外爆炸,致死4人,致伤15人。爆炸产生的气浪炸飞餐厅窗户,划伤数辆路旁汽车,街道上散布血迹。数分钟后,一枚路边炸弹在巴格达新区爆炸,2名打工者丧生,8人受伤。

      另一起爆炸位于“绿区”,那里是伊拉克政府重要机构以及数个外国使馆,包括美国和英国使馆所在地。爆炸发生在一家餐馆外,距离“绿区”一个主要入口不远,致死6人,包括两名士兵,致伤15人。

      警方和医护人员描述,当天死伤最多一起爆炸发生在劳动和社会事务部附近,一枚汽车炸弹当地时间上午10时爆炸,致死7人,致伤21人。

      在什叶派聚居的萨德尔城,袭击者把一枚炸弹藏在一辆中型客车底部,爆炸致死3名乘客,致伤7人;另一起汽车炸弹袭击发生在同一地区一条商业街,致死2人,致伤11人;第三起爆炸针对警方巡逻车,致死5人,致伤13人。

      其他数起爆炸主要发生在什叶派聚居区,逊尼派聚居的塔尔米耶区同样发生爆炸袭击。巴格达城外,一枚榴弹击中塔季城一间诊所附近,炸死2人,炸伤5人。巴格达南部约50公里的伊斯坎迪里耶,一枚汽车炸弹在一个公交车站附近爆炸,致死5人,致伤20人。

       “基地”组织认领袭击

      “基地”组织伊拉克分支20日通过互联网发表声明说,该组织武装人员19日在巴格达发动了一系列汽车炸弹袭击和自杀式袭击,造成大约60人死亡、200多人受伤。自称“伊斯兰国度”的“基地”组织伊拉克分支在声明中说,19日的系列袭击“仅仅是第一阶段”,他们随后还会发动更多袭击。

      声明还说,此次袭击还是对伊拉克司法部长哈桑·沙马里讲话的回应。沙马里17日表示,即使恐怖分子日前发动了对司法部的攻击,但他依然会继续坚决对一些恐怖分子执行死刑。

      “基地”伊拉克分支过去数周十分活跃,制造多起袭击,认领其中数起,意在显现“存在”。前一天,武装人员发动数起袭击致死9人,包括中部鲁兹镇一起自杀式袭击。一名自杀式袭击者驾驶装载爆炸物的轿车闯入一个检查站,随后引爆炸弹,致死5人。

      这一组织上周“认领”本月初在西部地区策划的一起袭击,目标针对到伊拉克境内临时避难的叙利亚政府军士兵,袭击致死51名叙利亚士兵和9名伊拉克人。这一组织17日“认领”上周司法部袭击,武装人员伪装成警察,以汽车炸弹发动袭击,致死24人。

      侯赛因·阿卜杜勒-哈利克是政府雇员,住在萨德尔城。19日袭击中,他听到爆炸声出门查看,发现中型客车爆炸起火,与其他人一道帮助车内妇女和儿童逃生。“今天的这些袭击是新的证据,证明政客和官员们是多么失败,”他告诉美联社记者。

      政局动荡持续不断

      十年前,美国政府在华盛顿宣布对伊拉克开战。那一天,是美国时间2003年3月19日。不过,由于时差,美国宣布开战时,伊拉克已是20日。

      这场战争的结果看似“丰硕”,前总统萨达姆·侯赛因狼狈躲藏被抓,被送上绞刑架;美国协助伊拉克完成民主选举,培训伊拉克警察和安全部队,最终撤出伊拉克。只是,伊拉克的现实是教派和民族冲突不断,基本民生保障,尤其电力,远没有恢复正常,政府内部分歧与争斗激化……

      美联社解读,19日的系列袭击显现,伊战十年后,伊拉克如今仍是一个危险和不稳定的国家,教派冲突一触即发,民众提心吊胆。与伊拉克暴力冲突最严重的2006年和2007年相比,各类袭击虽然减少,冲突隐忧依然存在,武装人员对伊拉克安全部队构成潜在威胁。

      联合国秘书长发言人办公室19日发布新闻通告说,联合国秘书长潘基文对当天发生在伊拉克首都巴格达的炸弹袭击事件表示强烈谴责,并对受害者的家属表示诚挚的同情。

      伊拉克政府19日决定,应地方政治集团要求,推迟两个少数派(即逊尼派)聚居省份的地方选举,为期6个月。

      这一选举原定4月20日。然而这两个省过去三个月来成为一场大规模抗议的中心,逊尼派民众走上街头,抗议什叶派主导的政府“边缘化”逊尼派,要求公正和公平。

      (综合新华社报道)

      解读

       伊拉克战争,谋霸者戒

      十年前的3月20日,美国发动了伊拉克战争,导火索是“9·11”,消灭大规模杀伤性武器是借口,真正的动因是美国对冷战后国际局势的误判,过高估计了自己。美国真将前苏联的瓦解看成了“历史的终结”,有能力扫除一切“邪恶国家”,1999年零伤亡赢得“科索沃战争”,推翻米洛舍维奇政权,又加深了美国的错觉。布什政府的新保守主义只不过是这场战争的催化剂。

      伊拉克战争引发了美国国内政治和经济巨大的变化。4000多名士兵丧生和8000亿美元的战争支出加上阿富汗战争的损失伤了美国的元气,美国公众厌战,导致共和党在2008年大选中惨败,将一名年轻的少数族裔的候选人奥巴马推上了历史舞台。两场战争和次贷危机诱发了殃及全球的经济危机。眼下美国捉襟见肘的财政和居高不下的失业率都与那两场战争有关。从此,美国政治家们将年轻的生命送到异国他乡去打仗的胆量也越来越小了。

      伊拉克战争重绘了中东地缘政治地图。连同阿富汗战争,美国先后帮助伊朗消灭了他的两大敌人——萨达姆和塔利班政权,客观上为伊朗在中东区域的崛起扫除了两大障碍,使之成为两场战争最大的赢家。十年内,伊朗不仅发展了核力量,还成功地将势力渗透到阿富汗、伊拉克以及阿拉伯的心脏地带,成为中东唯一挑战美国秩序的国家。

      布什政府在伊拉克以武力植入美式民主不仅给中东地区带来了灾难,即便对美国自身也是不成功的。伊拉克是什叶派穆斯林占多数的国家,实行美式的票选后,什叶派政党的掌权就成为了必然;同时,又因为伊拉克什叶派与伊朗什叶派在宗教上的“同宗”和认同,客观上紧密了伊拉克同伊朗的关系,伊朗同伊拉克迅速从过去的死敌变成了潜在的同盟。此外,如若阿萨德政权继续掌控叙利亚,伊朗、伊拉克和叙利亚就将很有可能在中东腹地建立新什叶派联盟,这将极大地挑战美国、沙特等国的地位。

      美国占领伊拉克后又推出“大中东民主”计划,多数阿拉伯国家不以为然,相反美国在中东的声誉急剧下降。而历史偏偏给美国开了个玩笑。2011年后,在没有美国支持的情况下,阿拉伯国家出现一系列推翻政治强人的民主浪潮,迫使美国在价值观和战略利益之间作出艰难的选择。

      美国为伊拉克战争付出了沉重的代价。十年的历史再次证明,中东地区各国的命运和前途必须由那里的人民自己决定,越俎代庖和动用武力不仅给这一地区带来深重的灾难,也必定会使谋霸者自己陷入万劫不复的泥潭。

      也许是历史的巧合,3月20日伊拉克战争十周年之际,美国总统奥巴马将再次踏上中东的旅途,但愿他能为中东带来和平。

      (华黎明作者系中国前驻伊朗、阿联酋、荷兰大使)

    [责任编辑 哈丽琴 ]
    相关新闻
    内蒙古新闻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
    凡本网注明“来源:内蒙古新闻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 内蒙古新闻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内蒙古新闻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②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内蒙古新闻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③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 联系方式:0471-6659743、6659744、6659725。
    新闻热线
    电话:0471-6659725
    传真:0471-6659744
    电邮:news@nmgnews.com.cn
    国际新闻排行榜
    国际舆论严词批驳安倍质疑东京审判
    外媒关注习近平号召齐心实现“中国梦”
    朝首次不点名攻击朴槿惠 奥巴马警告朝别挑衅
    日本防卫相诬称中国殃及周边地区
    俄报:中国通过超级大国的考试
    日本曝出“马肉丑闻”
    TPP谈判进入"谁也不愿妥协"阶段 很难达成一致
    联合国报告:中国的发展日益推动全球增长再平衡
    美宣布大量建“网攻”部队 寻求互联网霸权
    中国国家海洋委员会:打造维护海权的坚强中枢
    内蒙古新闻一周排行
    内蒙古14名厅局级领导干部接受任期经济责任审计
    完善发展思路 找准发展定位 明确发展路径 把内...
    呼铁局19趟卧铺列车将打折
    内蒙古电改试点获批 两煤制气项目拿到“路条”
    内蒙古自治区十一届政协第三次主席会议召开
    远离三无小食品
    内蒙古发布寒潮蓝色预警 降温大风同时来袭
    【内蒙古发展定位解读】把内蒙古建成绿色农畜...
    候鸟来了
    新策出台:随迁子女在内蒙古参加中高考政策公布
    新闻专题
    【专题】学习宣传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精神
    科学发展 成就辉煌——内蒙古新闻网专题
    【专题】中国共产党第十八次全国代表大会
    “走基层·转作风·改文风”活动
    第三届乌兰巴托·中国内蒙古文化周
    热图
    内蒙古地方网群: 呼和浩特 包头 呼伦贝尔 兴安盟 通辽 赤峰 锡林郭勒 乌兰察布 鄂尔多斯 巴彦淖尔 乌海 阿拉善 满洲里 二连浩特 社科院 旗县区频道
    网站介绍 | 广告服务 | 联系方式 | 网站工作人员 | 网站地图
    Copyright © 2005-2009 内蒙古新闻网 All Rights Reserved.
    内蒙古互联网新闻中心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或镜像。新闻热线:0471-6659725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512006001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507213 蒙ICP证:0900361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