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蒙古新闻网首页 加入收藏 | 设为首页 | 电子报
    内蒙古新闻 道德法制 国际 国内 民族 文化 娱乐 体育 财经 教育 旅游 质监 健康 美食 汽车 楼市 草原社区 草原网视 影像日记 全景内蒙古
    您当前的位置 :国际频道 > 热点聚焦 正文
    转播到腾讯微博
    埃及热气球爆炸疑因驾驶员失职 未关阀门逃生
    内蒙古新闻网    13-02-28 09:55    打印本页    来源: 新京报

      2月26日,埃及开罗,工作人员将埃及卢克索热气球事故遇难者的遗体送上救护车。新华社发

      2月26日,埃及开罗,医务人员将埃及卢克索热气球事故遇难者的遗体抬下飞机。新华社发

      埃及热气球爆炸初查未现犯罪迹象

      据查事故热气球状况非常糟糕,埃及民航部将对事件负责

       - “热气球当空爆炸香港9游客埃及遇难”追踪

      埃及卢克索省公诉部门官员27日对新华社记者表示,热气球爆炸事件的初步调查结果显示,没有人为犯罪迹象,但该热气球状况恶劣,不适合飞行。(据新华社电)

       事故热气球曾有违规记录

      事故发生后,埃及民航部的调查组及多支由专家组成的调查队前往事故现场取证,并询问目击者。参与调查的卢克索安全部门负责人马姆杜·哈立德说:“初步结果显示,没有人为犯罪迹象,但事故热气球的状况非常糟糕。埃及民航部将对事件负责,因为该热气球运营公司隶属于民航部。”

      卢克索旅游协会主席表示,发生事故的热气球公司“魔幻地平线热气球公司”此前曾有违规记录。

      目击事件经过的“魔幻地平线热气球公司”经理阿拉丁·马哈茂德说:“在热气球下降到距地面5米的时候,或许是因为操作失误,连接吊篮内燃气罐和引擎的软管突然断裂,罐内的高压燃气喷出,遇到引擎上方的火焰后发生爆炸,吊篮化成一片火海。

      热气球操纵员穆拉德和两名英国游客见状立即跳出吊篮。因吊篮重量减轻,热气球迅速升向高空,最终停在距地面400米处。此时的吊篮已被黑烟和火光团团包围。大约10秒后,热气球内发生爆炸,随后摔落在一片麦田里。

      热气球遇难者具体国籍确认

      埃及主管官员确认,热气球载有20名游客和一名埃及驾驶员。18名游客当场死亡,包括9名中国香港人、4名日本人、两名英国人、两名法国人和一名埃及人。两名英国游客和埃及驾驶员受伤,其中一名英国人被送往医院后伤重不治。

      事故发生后,中国驻埃及大使馆立即成立由宋爱国大使领导的事故处理工作组,当天即赶赴卢克索处理9名遇难中国香港游客的善后事宜。外交部工作组、香港入境事务处工作人员及遇难者家属已于27日中午抵达开罗,与中国驻埃及大使馆共同处理善后事宜。

       - 探因

       爆炸疑因驾驶员失职

      埃及调查人员26日推测,热气球驾驶员在起火后没有及时关闭控制阀门,而是自行逃生,是当天热气球爆炸原因。

      一名调查人员说,热气球当地时间26日7时后开始下降,一条电缆与装有氦燃料的管子缠绕在一起,气球着火、迅速下落。另一名地方安全官员描述,热气球着火后,一只装有气体燃料的罐子爆炸。热气球随后跌落大约300米,坠入卢克索以西哈格尔·达哈比亚村一处农田。

      埃及民航部门一官员认定,事故原因是热气球驾驶员应对突发情况不当。他告诉美联社记者,初步调查显示,驾驶员在着火后没有关掉阀门以阻止热气球爆炸,而是跳出热气球逃生。

      但是,当地旅游部门不认同这一说法。卢克索旅游联合会主管穆罕默德·奥斯曼推测,事故原因是民航主管热气球驾驶执照颁发的部门失职。“那些人没有做好他们的工作……没有检查气球,不经审查就颁发给驾驶员执照。”

      民航部门主管穆罕默德·谢里夫在事故现场证实,热气球驾驶员的执照今年1月刚获得续签。“每次更新执照,我们都会检查气球(状况),测试驾驶员。”

      宿亮(新华社专稿)

       - 连线

       中国驻埃及大使向埃方提出紧急交涉

       “遗体辨认等问题亟待解决”

      新京报讯(记者韩旭阳)中国驻埃及大使馆新闻发言人2月27日接受新京报记者采访时证实,发生于2月26日的热气球事故遇难者遗体已于当日晚间运抵开罗,保存在4家医院中。

      中国驻埃及大使馆新闻处主任兼新闻发言人陆竞春表示,由于埃及旅游部长不在埃及国内,热气球爆炸事故发生后,宋爱国大使即向埃及旅游部次长和卢克索省省长提出紧急交涉,要求埃及方面迅速采取切实有效措施,妥善处理善后事宜。

      据中国驻埃及大使馆消息,当地时间26日晚7时40分,埃及空军派专机将卢克索热气球爆炸事故中19名遇难者遗体全部运抵开罗,大使馆工作人员到机场协助办理有关事宜,并将妥善处理后续事宜。次日下午,陆竞春称,大使馆官员已动身前往机场与遇难者家属和香港官员会面,一同处理后续事宜。据其介绍,现在还有很多问题亟待解决,比如遗体辨认和运输等。

       - 声音

       中方要求尽快公布事因

       卢克索省长希望得到中方谅解

      据新华社电中国驻埃及大使馆领事部主任张宝齐27日约见卢克索省长萨阿德,要求埃及方面尽快查明此前一天的热气球爆炸事故原因,采取必要措施确保埃及境内中国游客的人身和财产安全。张宝齐说,中国政府已经派出一个专门的工作组来到开罗,遇难者家属也从香港赶到埃及处理善后事宜,希望埃及方面能够尽快采取行动,对事故原因和相关责任人展开调查。

      萨阿德首先对所有遇难者表示哀悼。萨阿德承诺将在两至三周时间内公布最终调查报告,并衷心希望能够得到中方的谅解。萨阿德表示,埃方将尽全力保证在埃中国游客的人身和财产安全。

      -现场

       田里散落鞋子相机

      26日,记者来到吞噬了19条生命的麦田:半亩见方的田地里,烧焦的木板,破损的引擎,死难者的鞋子、相机等物件散落一地,坠落的吊篮被摔得粉碎,在麦田中砸出一个10厘米深、2米见方的大坑。坑内的麦苗已化为焦土,坑外2米内的麦苗则呈辐射状,齐刷刷地倒向一旁,四周弥漫着呛人的焦煳味。

      麦田旁的小路上,破碎的球体和缆绳被横七竖八地摆在路中央,由于受到巨大的冲击,球体上布满大大小小的洞,一部分球体已经炭化,焦黑的碎屑随着微风飘散至各处。“今天对卢克索人来说是黑暗的一天,我们永远地失去了19名亲爱的朋友。”负责医治伤员的卢克索国际医院医生阿齐姆说。

      新华社记者田栋栋

       - 影响

       旅游业或遭新一轮重创

      据媒体报道,埃及热气球爆炸事故可能会让尚未从埃及动荡中恢复过来的旅游业遭到新一轮的重创。

      报道称,享有“宫殿之城”美誉的卢克索省位于埃及中南部,省内名胜古迹星罗棋布。自2011年埃及大规模示威爆发以来,国内动荡的政治局势令卢克索的支柱产业旅游业大受重创,而2月26日发生的热气球爆炸事故,又给这座千年古城更为沉重的打击。

      卢克索当地一家热气球公司负责人亚萨尔·阿赞巴里认为,此次爆炸事故将给埃及旅游业带来“一场毁灭性的打击”。阿赞巴里说:“出了这种事情,我都不知道以后如何招揽客人。”

      一家水上宫殿酒店的入住率如今只有40%左右。此处是著名侦探小说家阿加莎·克里斯蒂写作《尼罗河上的惨案》的地方。

      2月27日,只有少量游客出现在卢克索的古迹周围参观。一名来自荷兰的游客称:“埃及的局势比我来之前想象的要糟糕,尤其是当地缺少对旅游业的监管和随处可见的混乱。”

      (韩旭阳)

    [责任编辑 哈丽琴 ]
    相关新闻
    内蒙古新闻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
    凡本网注明“来源:内蒙古新闻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 内蒙古新闻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内蒙古新闻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②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内蒙古新闻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③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 联系方式:0471-6659743、6659744、6659725。
    新闻热线
    电话:0471-6659725
    传真:0471-6659744
    电邮:news@nmgnews.com.cn
    国际新闻排行榜
    美媒:日本在钓鱼岛问题的立场站不住脚
    安倍急欲拉美入局对抗中国
    "蓝可儿"案最新进展 酒店员工有"重大嫌疑"
    陈虎点兵:多国拥核会使东北亚局势极具爆炸性
    蓝可儿案酒店着手“净水” 警方称事情蹊跷
    西方千方百计搜集朝核试秘密
    日本搅局东亚 韩国骂声一片
    欧洲"马肉丑闻"持续发酵 法国问题企业或更多
    安倍访美:“借力之旅”打满问号
    快讯:两艘日本渔船与一艘中国台湾货轮相撞后倾覆
    内蒙古新闻一周排行
    元宵节取消焰火晚会 市民称赞环保又节约
    呼和浩特市关于对拟任县处级干部进行公示的公告
    呼和浩特市委书记自揭家丑批部分官员懒散贪等9...
    今年起内蒙古低保对象保障期最长为1年
    包头遇害女大夫之子获“微公益”关爱
    等待检票
    内蒙古自治区严查违纪假冒武警车辆
    【新春走基层】逛庙会
    重庆开通直达呼和浩特列车 25小时抵内蒙大草原
    建设生态文明先行区 谱写美丽内蒙古新篇章
    新闻专题
    【专题】学习宣传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精神
    科学发展 成就辉煌——内蒙古新闻网专题
    【专题】中国共产党第十八次全国代表大会
    “走基层·转作风·改文风”活动
    第三届乌兰巴托·中国内蒙古文化周
    热图
    内蒙古地方网群: 呼和浩特 包头 呼伦贝尔 兴安盟 通辽 赤峰 锡林郭勒 乌兰察布 鄂尔多斯 巴彦淖尔 乌海 阿拉善 满洲里 二连浩特 社科院 旗县区频道
    网站介绍 | 广告服务 | 联系方式 | 网站工作人员 | 网站地图
    Copyright © 2005-2009 内蒙古新闻网 All Rights Reserved.
    内蒙古互联网新闻中心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或镜像。新闻热线:0471-6659725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512006001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507213 蒙ICP证:0900361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