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蒙古新闻网首页 加入收藏 | 设为首页 | 电子报
    内蒙古新闻 道德法制 国际 国内 民族 文化 娱乐 体育 财经 教育 旅游 质监 健康 美食 汽车 楼市 草原社区 草原网视 影像日记 全景内蒙古
    您当前的位置 :国际频道 > 外媒拾萃 正文
    转播到腾讯微博
    俄刊:美国期待与德黑兰交朋友
    内蒙古新闻网    12-12-05 10:36    打印本页    来源: 新华网

      资料图:2011年12月8日,伊朗军方通过国内电视台播出了伊朗防空部队声称在伊东部边境地区击落的一架RQ­170美国无人侦察机的画面。

      文章认为,除了伊朗领导人自身,已无任何东西能够阻碍美国人同伊朗的直接谈判。问题仅仅在于,“机会之窗”可能开不了多久

      【俄罗斯《权力》周刊12月3日一期文章】题:与德黑兰交朋友(作者安德烈·马卡罗夫)

      美国终于有了期待已久的与伊朗关系正常化的机会。明显的障碍似乎已不存在。

      伊朗总统内贾德在美国总统大选之后立即建议美国领导人举行直接的双边谈判。奥巴马在大选后举行的首次记者会上宣布,最近几个月在对伊朗关系上将“实现突破”。据外交消息人士向媒体透露的消息,如果双边谈判得以举行,那“将具有更加广泛的议题,而非单纯是德黑兰的核计划”。

      从媒体的报道看,在内贾德的建议出台前,伊美曾有过秘密接触,内贾德的建议还不能意味着伊朗最终愿意开始谈判。正如伊朗外长萨利希就此所表述的,决定应由伊朗最高领袖哈梅内伊作出。但这是一个重要的信号,证明伊朗立场有所改变。这种改变是因为美国所发起的国际制裁及以色列加紧了打击伊朗核设施的威胁。

      美国早就在等待伊朗方面的信号,因为本身多年来已表现出实现关系正常化的意愿,甚至曾试图通过制裁来加速这一时刻的到来,因为美国不认为在与伊朗接近方面存在重大障碍。

       伊朗具有成为盟友的特质

      美国非常需要伊朗。基辛格曾撰文指出:“美国和伊朗没有任何地缘政治理由敌视彼此……美国几届政府都已明确暗示,愿意实现关系的正常化。这种改善的主要障碍在于德黑兰当局。”

      美国欲同伊朗实现关系正常化的意愿缘何如此执着?美国分析家注意到的首先是伊朗在中东的特殊地位。尚在伊美关系友好时期,美国就曾积极利用伊朗的地缘战略地位来推行自己的地区政策。在1979年的伊朗革命后,美国人失去了这种机会,虽说一直在试图重新夺回。他们认为,业已形成的情况不正常,不符合美国的战略利益。正如基辛格在谈及这一问题时说:“无需向任何一届理智的美国政府证明改善与伊朗关系的必要性。”

      美国认为,必须利用这样一个事实,即伊朗在中东的影响力由于萨达姆被推翻而显著增强。因此,密切关系的第一个理由是:与地区主要力量最好交好,而不是把它当作敌人。但更重要的是另外一点。即便推行伊斯兰,伊朗内外政策的特点也仍使其成为了美国实现自身在中东主要目标的“天然”盟友。

      美国中东问题资深专家瓦利·纳斯尔在阐释美国立场时指出,与过去的观点相反,当前根本不是什叶派当权的伊朗在支持和资助中东地区主要的原教旨主义激进组织。包括“基地”组织在内的这些组织多数属于逊尼派。伊朗反倒是唯一有能力牵制中东逊尼派极端分子的现实力量。

       抗衡中国的关键一环?

      如果从全球地缘政治力量布局的角度来看美国对伊朗的态度,则可从中发现美国的一些特殊考量。自开始向亚太地区实施“战略转移”后,美国就采取了在亚太地区寻找战略伙伴的路线,并开始同对中国具有关键意义的国家建立关系。

      美国同印度2006年的核交易就是美国基于同印度建立战略伙伴关系以抗衡中国这种考虑。引人注目的还有,奥巴马成功连任后的首次出访是对缅甸,最近几年中国已逐渐把该国变成中东对华石油供应过境运输的关键一环。在这条线上伊朗也完全有可能占据自己应有的一席,伊朗是中国最大的石油供应国之一。

      有趣的是,从对美国至关重要的中东民主化这一任务的角度看,伊朗是美国在中东地区唯一持政治宽容的国家。在该地区普及伊朗的政治实践是美国自然和唯一的务实选择。

      一些资深的美国专家认为,可以不放弃逐步改变伊朗政治体制的目标,但这只是一种战略远景。托马斯·巴尼特指出,伊朗社会总体上倾向于自由主义,对专制制度有种抵触。他认为,在这种条件下,对美国最合理的做法是,效法对苏联的政策,通过缓和与伊朗的关系“和平演变”其制度。

       可能接受伊朗获得核地位

      不管美国在与伊朗建立关系上采取何种计划,其可能的直接谈判的核心问题都将是伊朗核计划,而且双方似乎都准备作出重大妥协。

      由于美国近10年的努力,伊朗核计划几乎已变成世界政治的核心问题,但事实上这不过是有问无答的一些问题,是听起来很唬人的一种混合物,这里面有各方的虚张声势,有政治游戏,也有可能导致军事冲突的现实政治。

      伊朗境外没有一人能有把握地说,该国究竟有没有研制核武器,有多大的进展。

      但也不得不承认,是伊朗不给国际原子能机构提供消除西方国家怀疑的机会,才使形势愈演愈烈。

      在以色列可能打击伊朗的问题上更加歇斯底里同样存在问题。搞不清以色列本身在这种情况下是不是虚张声势,还有美国,后者总想遏止这个难管的伙伴。但历史上已产生了不少政治家的游戏意外地变成了真正的战争这种先例。

      至于各方对可能谈判所抱有的期待,伊朗认为,谈判结果应是取消制裁,承认德黑兰浓缩铀的合法权利及恢复核合作。作为交换,伊朗允许对自己的核设施进行国际核查。

      在谈及美国对可能的双边谈判的态度时,奥巴马的前中东和伊朗问题顾问丹尼斯·罗斯说:“伊朗可以有和平的核计划,但不应有核武器。”美国人认为,这种结果原则上可以令伊朗满意,条件是美国及其伙伴承认伊朗浓缩铀的权利。

      美国对谈判的最终立场尚不得而知。但可以推测,美国人将表现出很大的灵活性。可以间接说明这一点的是,美国专家中早已不再排斥这样一种说法,即伊朗获得核地位对美是可以接受的,甚至是美所希望的。专家们的论断是基于伊朗与以色列的地区核遏制可使中东政治形势趋于稳定这样一种共识。

       反导这张牌已经打完了

      对美国人自身来说,美国国土必须有有效的导弹防御系统,这已无需任何论证。至于敌人的形象,这对美国也不是问题。只在冷战结束后失去苏联这一超级大国对手时,美国曾有过这种问题。现在对美国的核弹威胁是来自一个集体敌人———“无赖国家”。而在这一集体威胁的框架内,只要愿意,可以进行任何重点的调整。看来,在可能与伊朗开始谈判的前夕,美国媒体上出现冠以《不要以为伊朗是最大威胁》标题的文章并非偶然,该文章还有一个副标题为《还有5个值得密切关注的威胁》。赫然立于这5大其他威胁之首的是巴基斯坦。

      就反导系统问题来说,伊朗这张牌美国人已经基本上打完了。美国家反导系统计划自身在国内已获得内在驱动,无需任何其他支撑。

      现在美国人需要结束伊朗这场牌局,以便集中精力解决更为迫切的新问题。所以,除了伊朗领导人自身,已无任何东西能够阻碍美国人同伊朗的直接谈判。问题仅仅在于,“机会之窗”可能开不了多久。正如纳斯尔所说,“当前的制裁不可能永久持续。强大的经济压力只能在短期内发挥效力。”还有其他一些观点认为“机会之窗”更窄:仅限于从奥巴马再次当选到2013年1月22日的以色列大选。

    [责任编辑 哈丽琴 ]
    相关新闻
    内蒙古新闻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
    凡本网注明“来源:内蒙古新闻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 内蒙古新闻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内蒙古新闻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②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内蒙古新闻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③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 联系方式:0471-6659743、6659744、6659725。
    新闻热线
    电话:0471-6659725
    传真:0471-6659744
    电邮:news@nmgnews.com.cn
    国际新闻排行榜
    巴勒斯坦“入联”引发西方分裂
    奥巴马与英拉暧昧照片导致奥巴马夫人发怒
    菲外长强硬要求中国船只“必须撤离黄岩岛”
    日媒:中国和日本罹患“近亲相憎病”
    天文学家发现已知质量最大黑洞 为太阳170亿倍
    日本维新会称将就钓鱼岛问题向国际法院申诉
    俄反腐风暴:政府任务还是权力斗争?
    德媒:中东进入“阿拉伯之冬”
    阿拉法特开棺验尸正进行 提取样本后将重新下葬
    卡恩拟与酒店服务员达协议 低调处理强奸指控
    内蒙古新闻一周排行
    自治区十一届人大常委会第三十二次会议举行第...
    自治区党委九届四次全委(扩大)会议在呼和浩特...
    集包铁路全线建成通车 呼和浩特至北京方向的客...
    雨雪冰冻 沙尘肆虐 包头市边防官兵紧急营救
    巴彦淖尔市灭门惨案凶犯李焕文被执行死刑
    内蒙古呼伦贝尔迎风雪降温天气
    报名威利斯驾校 8个月科一难约考 想退钱还得等
    乌兰察布四子王旗:一妇女堕胎导致脑死亡
    乌海市对拟任县处级领导干部进行公示的公告
    内蒙古围绕“美丽中国”大做“沙产业文章”
    新闻专题
    【专题】学习宣传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精神
    科学发展 成就辉煌——内蒙古新闻网专题
    【专题】中国共产党第十八次全国代表大会
    “走基层·转作风·改文风”活动
    第三届乌兰巴托·中国内蒙古文化周
    热图
    内蒙古地方网群: 呼和浩特 包头 呼伦贝尔 兴安盟 通辽 赤峰 锡林郭勒 乌兰察布 鄂尔多斯 巴彦淖尔 乌海 阿拉善 满洲里 二连浩特 社科院 旗县区频道
    网站介绍 | 广告服务 | 联系方式 | 网站工作人员 | 网站地图
    Copyright © 2005-2009 内蒙古新闻网 All Rights Reserved.
    内蒙古互联网新闻中心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或镜像。新闻热线:0471-6659725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512006001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507213 蒙ICP证:0900361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