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持人:那么印度媒体和普通民众对政府在此次冲突中采取的应对举措有何反应?
记者:为缓解此次事件带来的恐慌,虽然印度政府从一开始就采取了系列措施,但从印度媒体的报道和评论来看,大部分舆论都认为政府对于此次事件巨大的影响力和恐慌效应准备略显不足,未能从开始阶段就给予足够的重视和果断的决策。但一些评论文章也指出,阿萨姆冲突的深层原因仍然是当地经济发展长期滞后,人民生活水平得不到切实提高,解决这一问题要着眼长远,既要治标也要治本,不能在这次冲突事件得到缓和后就掉以轻心。
而在普通人层面,不少人都认为这样的一起事件使得印度蒙羞,东北部居民作为印度的一份子有权利生活在这个国家的任何角落,不应该受到歧视,更不应该成为暴力冲突的受害者。
主持人:刚才你提到印度东北部经济发展长期落后,我们也知道那里被称为印度工业化程度最低、最贫困的地区,那么请你介绍一下这一地区的状况。
记者:印度的东北部从历史上来看,和普遍的印度文明并不属于一个文化圈,有着和印度教文明截然不同的宗教信仰、语言、风俗习惯。而在印度独立之后,出于一些战略层面的考虑,这一地区的经济发展几乎是处于停滞状态,部分深山里至今都还有人过着原始部落的生活,大部分地区的居民生活水平都低于印度内陆。
贫穷使得大量的东北部居民走出家乡,来到印度的大城市打工,而由于他们身上和印度教文明格格不入的鲜明特征,也成为最易遭受歧视的群体。他们一般从事技术含量较低的职业,薪酬待遇和工作环境都不是很理想,社会地位相对来说也较为低下。而尤其让人难以接受的是,根据德里警察局的数据,居住在德里等大城市的东北部务工女性是最常遭受到性侵犯的群体。
在这起事件发生之后,印度也有学者指出,东北部如果经济长期处于现在这种状态,这样的事件想必还会发生。是大力发展经济提高生活水平,还是坚持保守态势大力维稳,是政府面临的新的选择难题,而由于印度选举政治的生态,这道题何时能解,目前还看不到特别明显的趋势。(记者王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