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蒙古新闻网首页   加入收藏 | 设为首页 | 电子报
    内蒙古新闻 道德法制 国际 国内 民族 文化 娱乐 体育 财经 教育 旅游 质监 健康 美食 汽车 楼市 草原社区 草原网视 影像日记 全景内蒙古
    您当前的位置 :国际频道 > 国际扫描 正文
    转播到腾讯微博
    中国外长关于南海问题表态备受关注 望互信合作
    内蒙古新闻网    12-08-13 11:10    打印本页    来源: 环球时报

      原题:中国外长出访谈南海印尼表示愿做调停努力

      中国外交部长杨洁篪9日至13日访问印度尼西亚、文莱、马来西亚三国。在南海局势持续紧张的情况下,中国外长关于南海问题的表态备受外界关注。据《雅加达邮报》12日报道,10日同印尼外长马蒂会谈后,杨洁篪表示中国已经做好准备“在达成共识的基础上为最终的南海行为准则”努力。菲律宾外交部对中国外长的表态表示欢迎,但也有一些媒体发出质疑声。菲律宾《马尼拉今日标准报》称,中国外长对东盟3国的闪电访问没有包括菲律宾和越南。美国《纽约时报》12日称,中国“政治和舰船并行”保证对南海的主权,并警告华盛顿停止支持相关国家,中国“必须确保他们不能被视为软弱”。

      10日,杨洁篪和印尼外长马蒂在雅加达共同主持双边合作联合委员会第二次会议。会后发表的联合新闻稿称,维护南海和平稳定是本地区国家的共同责任。中国、印尼及其他东盟国家愿共同努力,全面有效落实《南海各方行为宣言》,增进互信,推动合作,共同维护南海和平稳定,按照《南海各方行为宣言》的原则和精神,在协商一致的基础上朝着制定“南海行为准则”而努力。

      “中国愿意缓和同东盟在有争议海域上的裂痕”,印尼《雅加达邮报》11日以此为题称,由于最近东盟各国因南海问题的分歧出现不和,7月9日在柬埔寨首都金边举行的东盟外长会议45年来首次没有发表联合公报。印尼总统苏西洛10日会晤杨洁篪时,选择“不为东南亚伙伴国公开辩护”。印尼外长马蒂则对同中国外长的会谈内容守口如瓶,仅表示“关于南海问题,我们现在都需要表现得更加明智,从某种意义上说,我们不应该进行‘大喇叭外交’或者单边的公开声明。希望未来几个月公开声明越来越少,公开声明只会带来负面影响。”

      -

      美联社10日则解读称,中国外长的访问释放出一个信息,即中国愿意印尼“非正式调解”南海争端。报道称,印尼外长一直致力于推动制定被长久搁置的南海行为准则。上月东盟10国未能发表联合声明后,马蒂开始启动调停外交,用36小时访问了菲律宾、越南、柬埔寨、马来西亚和新加坡等国,最终撮合东盟发表了一份不涉及敏感问题的联合声明。在8月8日庆祝东盟成立45周年的庆典上,马蒂还警告称,如果各方不能很快在南海问题上达成“集体的和共同立场”,会有“紧张进一步加剧的风险”。对此,英国广播公司10日引述专家的分析称,尽管印尼在南海问题上作出了调停努力,但中国的立场不太可能改变。

      8月11日,马来西亚总理纳吉布会见到访的杨洁篪。12日,杨洁篪同马来西亚外长阿尼法举行会谈。杨洁篪表示,中方重视发展与东盟的战略伙伴关系,支持东盟一体化建设,支持东盟在东亚合作中发挥主导作用,积极参与东亚各机制务实合作。阿尼法表示,马方赞赏中国在推进与东盟关系、促进地区共同发展方面所作的积极贡献。

      外交学院国际法副教授龚迎春12日接受《环球时报》采访时认为,东盟宪章里表示,东盟国家要保持一个目标、一个声音、一个身份,但是这仅限于涉及到东盟整体利益的立场。南海问题并没有涉及到东盟整体利益,是个别国家的问题,是双边问题。我们可以理解印尼作为东盟地区大国愿意在一些事务中发挥主导作用,但也希望印尼能理解中方在南海问题上的关切。龚迎春说,南海行为准则不是能轻而易举达成的文件,也不是一方强加给另一方的东西。中国一直对制定南海行为准则持开放态度,既努力推动,也会非常谨慎。

      中国前驻越南大使、中国国际问题研究基金会亚太研究中心主任齐建国12日对《环球时报》记者分析说,中国与东盟的关系中合作是主流,个别国家炒作的南海问题并不是主流。东盟有自己的目标,即在2015年实现一体化,这才是最重要的问题。而扩大和深化与中国的合作有助于东盟实现这个整体目标。个别国家炒作南海问题,想把个别国家的利益强加给东盟其他国家是不对的。

      【环球时报驻印度尼西亚特约记者王 晖 环球时报记者段聪聪 陈 一】

    [责任编辑 赵文萃 ]
    相关新闻
    内蒙古新闻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
    凡本网注明“来源:内蒙古新闻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 内蒙古新闻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内蒙古新闻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②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内蒙古新闻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③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 联系方式:0471-6659743、6659744、6659725。
    新闻热线
    电话:0471-6659725
    传真:0471-6659744
    电邮:news@nmgnews.com.cn
    国际新闻排行榜
    叙当局称首都局势良好 阿勒颇战役关键将到来
    奥巴马致电辛格 对锡克教寺庙枪击案表示哀悼
    俄总理吁远东警惕邻国“移民扩张”或暗指中国
    传奥巴马要求以色列待美国大选后再对伊朗开战
    无支持反对派国家与会 西方质疑伊朗叙问题会议
    伊朗主持召开叙问题国际会议 与美斗法声援巴沙尔
    韩国首枚体操奥运金牌得主获赠一生免费方便面
    利比亚国民议会正式接权 回顾政治重建进程
    丹佛枪击案嫌犯第三次出庭 律师称其患“精神病”
    宇航员阿姆斯特朗接受心脏手术 美宇航局祝福
    内蒙古新闻一周排行
    2012伦敦奥运会
    内蒙古交警查获一起重大假冒军人军车案 4人被擒
    胡春华等出席全国首个通勤航空试点项目在阿拉...
    万寿菊盛开科尔沁沙地
    内蒙古直属事业单位招工笔试成绩公布
    自治区纪委召开程建强案件警示教育大会 张力...
    第三届驻京中外知名企业投资内蒙古行活动座谈...
    巴彦塔拉饭店坍塌事件2名责任人被刑拘 6名伤者...
    锡林郭勒成功举办首届八省区蒙古族服装服饰展演
    第十六次内蒙古自治区检察工作会议在呼和浩特...
    新闻专题
    科学发展 成就辉煌——内蒙古新闻网专题
    “走基层·转作风·改文风”活动
    2012伦敦奥运会
    专题:世界文化遗产——元上都遗址
    第13届中国·呼和浩特昭君文化节
    热图
    内蒙古地方网群: 呼和浩特 包头 呼伦贝尔 兴安盟 通辽 赤峰 锡林郭勒 乌兰察布 鄂尔多斯 巴彦淖尔 乌海 阿拉善 满洲里 二连浩特 社科院 旗县区频道
    网站介绍 | 广告服务 | 联系方式 | 网站工作人员 | 网站地图
    Copyright © 2005-2009 内蒙古新闻网 All Rights Reserved.
    内蒙古互联网新闻中心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或镜像。新闻热线:0471-6659725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512006001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507213 蒙ICP证:0900361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