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内蒙古新闻 - 国内 - 国际 - 文化 - 教育 - 旅游 - 美食 - 健康 - 汽车 - 楼市 - 娱乐 - 体育 - 道德法制 - 草原社区 - 草原家园 加入收藏 | 设为首页
您当前的位置 :国际频道 > 热点聚焦 正文   
转播到腾讯微博
西方“难解”伊朗情报 用尽招数难言“准确”
内蒙古新闻网  12-03-19 09:34 打印本页 来源: 新华国际  
 

  伊朗核设施资料图片。(资料图片)

  误读情报,可能导致误判局势、甚至错误发动战争,美国2003年发动的伊拉克战争就是一例。所以,面对伊朗时局,美国情报部门尤为“审慎”。

  美国《纽约时报》17日一则报道说,在判断伊朗是否谋求核武器方面,美国情报部门用尽“浑身解数仍难搞清”。

  情报难啃

  西方如何解读伊朗相关情报,就现阶段局势看,关乎“战争”与“和平”。

  《纽约时报》文章以美国官员为消息源报道,美国情报部门现阶段的基本判断是,伊朗尚未决定是否寻求核武器。

  文章说,对这一判断,美国情报部门官员在公开场合和私下场合均表示“有信心”。

  不过,一些官员警告,情报部门在解读伊朗高层真实意图、以及后者是否会批准研发核武器问题上,判断不可能百分百准确。

  一名情报部门前官员告诉《纽约时报》记者,“我对伊朗没有重启核(武器)研发项目有75%的信心”。这名官员说,面对海量信息、一些“模糊不清”的信息以及一些“过时”信息,情报分析师往往无法作出完全肯定判断。

  另一名情报部门前官员说,“伊朗情报最难啃”,因为“伊朗体制让人混乱……让人搞不清谁说话最权威”。

  用尽招数

  《纽约时报》文章披露,为评估伊朗是否重启核武器项目,美国情报机构多年“盯梢”伊朗铀浓缩和导弹技术研发。但即便如此,情报也难言“准确”。

  杰弗里·T·里切尔森是纪实文学《监视核弹》的作者。他说:“在一些特定阶段,跟踪武器研发十分困难,除非有人泄密,或是截获他们的通讯。”

  情报部门官员承认,为获取伊朗情报,美国“投入一切手段”。

  《纽约时报》文章详细介绍各部门分工:国家安全局监听伊朗官员的电话通信;国家地理空间情报局分析雷达图像和核设施电子图像;一些安装在地表的秘密感应装置可探测电磁信号和放射;空中据信有无人机侦察。

  一些情报部门官员说,监听伊朗官员、核科学家方面难度不小,因为核活动相关决策高度保密,只有十多名政府高官和核物理学家“值得监听”。

  文章说,眼下最“棘手”的问题是“很难招募间谍”。情报部门前官员说,美国在伊朗不设大使馆,使间谍失去“基地”、难以活动。中央情报局在伊朗境内好似“盲人”。

  文章披露,“美国情报机构眼下严重依赖国际原子能机构核查人员提供信息”,因为他们“亲临现场”,进入相关设施。

 [1] [2] 下一页

[责任编辑 李春香 ]

京蒙联手促就业
挑战
吉祥草原祝福香港
勇敢的鄂伦春
备足车辆迎接暑运
内蒙古新闻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凡本网注明“来源:内蒙古新闻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 内蒙古新闻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内蒙古新闻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内蒙古新闻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联系方式:0471-6659743、6659744、6659725。
 
电话:0471-6659725
传真:0471-6659744
电邮:news@nmgnews.com.cn
民族传统射箭国际邀请赛
四子王旗:祭敖包活动隆重举行
最“柔软”的挂历
垃圾场变梦幻海滩
网站介绍 | 广告服务 | 联系方式 | 网站工作人员 | 网站地图
Copyright © 2005-2009 内蒙古新闻网 All Rights Reserved.
内蒙古互联网新闻中心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或镜像。新闻热线:0471-6659725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512006001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507213 蒙ICP证:0900361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