亟须建立新的社会模式
从字面上理解野田首相所谓的“扩大中产阶级”,需要实现两点:一是托起跌入贫困深渊的底层群体,二是从上层群体征收重新分配的资金。有人认为,实现强势的重新分配政策要建设瑞典式社会福利国家。但不容忽视的一点是,瑞典劳工组织职能强大,在参加型社会中起到核心作用。而在日本,很难说劳工组织的核心作用得到了充分发挥。而且,所谓老龄社会,是指和劳动市场毫无关系或者只有部分联系的退休群体占多数的社会。
对于老龄化带来的社保财源问题,政府需提出一个“共担痛苦”的具体蓝图。人们的意识具有受当下社会结构左右的倾向,根据民调结果决定新制度的可取性或做最终决断是危险之举。不少人认为,公众必须承受包括增税在内的新负担。问题在于,针对政治权力结构,政府可以在多大程度上推进“无禁区改革”。
日本已步入成熟社会,实现和过去一样经济增长的可能性很低。同时,作为各国都未曾经历的超老龄社会的“课题发达国家”,日本必须建立一种新社会模式。为此,至关重要的是重建一向被视作最薄弱环节的日本政治,首先就要有强势领导力。
建立新政治经济模式,需要我们以冷静的思维和热切的激情规划社会制度,而且要看破一个“陷阱”——不要谋求同时实现高生活水平和高经济增长。据认为,这需要政府持之以恒地通过对话履行说明责任,行政决策迅速及时,而最重要的,莫过于挑战顽固寄生在现有社会制度中的既得利益群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