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内蒙古新闻 - 国内 - 国际 - 文化 - 教育 - 旅游 - 美食 - 健康 - 汽车 - 楼市 - 娱乐 - 体育 - 道德法制 - 草原社区 - 草原家园 加入收藏 | 设为首页
您当前的位置 :国际频道 > 读图 正文   
转播到腾讯微博
美国巨型钻地炸弹引军界争论 堪称“变态武器”
内蒙古新闻网  12-01-31 15:17 打印本页 来源: 中国新闻网  
 
13600千克级巨型钻地弹
美军BLU-109型钻地炸弹准备装载到B-1B轰炸机上

  这一年来,世界军事的舞台变幻不定。正当美国与伊朗因核问题争端吵得不可开交时,美国试爆了巨型钻地弹。这个炸弹中的巨无霸重新聚焦了人们的视线。尽管在一些专家眼中,美国的巨型钻地弹不过是“花瓶”,但这种质疑却阻挡不了它实战效果给人们留下的震撼。

  堪称常规“炸弹之王”

  巨型钻地弹的成长史,要追溯到2003年伊拉克战争。为了满足美军作战需求,美国敲定研制巨型钻地弹的计划。它是一种相当变态的武器,长6米,重约1.36万公斤,可炸穿200米厚的钢筋混凝土,是美军现役最大钻地炸弹爆炸力的10多倍,“炸弹之王”的头衔名副其实。

  不过常规武器的身份注定了它并不显赫。因为按照现在武器的划分,常规武器是与核武器相对而言的,巨型钻地弹并非核装药,所以站在常规武器的行列。

  仅技术而言,“原始而粗糙”可能是它最大的特征。相比美军正在开发的几种高技术炸弹,巨型钻地弹的科技含量微乎其微,唯一的亮点是采用了全球定位系统制导。

  宣传效果大于实战

  巨型钻地弹的成功试爆时机选择十分微妙——美国与伊朗的核问题正在升温,美军不断增加驻海湾地区的兵力。巨型钻地弹最初研制时,被作为纯技术演示验证项目。这次成功试爆,使得巨型钻地弹被外界猜测为“剑有所指”。

  专家认为,一旦发生战争,这种炸弹可以作为战略打击武器,对核设施和重要目标进行彻底的摧毁,相关国家的核计划将无法实现。那些依靠地堡设施保护的各种武器和设备想要在战争中幸存,恐怕需要采用更新的手段。

  但另有观点认为,美军巨型钻地弹的宣传效果或许远大于实战效果。

  超级武器引起争论

  有些历史总是让人记忆犹新。1991年海湾战争中,伊拉克一个防空掩体被两枚“掩体粉碎机”炸弹炸穿,将躲在掩体里的1100名百姓瞬间“粉碎”,这种非人道的武器给世界留下很深的印象。目前而言,国际上禁止大规模杀伤性武器的研制,目的就是为了制止滥杀无辜。

  巨型钻地弹正是“掩体粉碎机”的下一代产品,与先前美国的“炸弹之母”、俄罗斯的“炸弹之父”相比,有过之而无不及。美国军方在几次的军费申请中招致各界人士的反对,似乎也在说明这种超级武器的不得人心。

  争议暂且不论,但可以预见的是,未来战争中,地下防御设施与钻地弹的斗争将愈演愈烈。这种激烈的对抗与角逐,必将推动信息化战争向地下深层空间扩展和延伸。(赵洪江  张传宗  葛新通)

[责任编辑 李春香 ]

京蒙联手促就业
挑战
吉祥草原祝福香港
勇敢的鄂伦春
备足车辆迎接暑运
内蒙古新闻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凡本网注明“来源:内蒙古新闻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 内蒙古新闻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内蒙古新闻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内蒙古新闻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联系方式:0471-6659743、6659744、6659725。
 
电话:0471-6659725
传真:0471-6659744
电邮:news@nmgnews.com.cn
民族传统射箭国际邀请赛
四子王旗:祭敖包活动隆重举行
最“柔软”的挂历
垃圾场变梦幻海滩
网站介绍 | 广告服务 | 联系方式 | 网站工作人员 | 网站地图
Copyright © 2005-2009 内蒙古新闻网 All Rights Reserved.
内蒙古互联网新闻中心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或镜像。新闻热线:0471-6659725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512006001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507213 蒙ICP证:0900361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