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斯-乌尔里希·韦勒是德国著名历史学家,他出生于1931年,其代表作、近5000页的《德国社会史》(5卷本)被誉为是德国从18世纪中叶至1990年历史著述中的权威著作。近日,记者围绕资本主义危机的话题对韦勒进行了专访。
市场不受束缚终酿悲剧
记者:2008年爆发全球金融和经济危机,过去两年来欧债危机愈演愈烈。有人说,这是一场资本主义危机,您是如何反思这场危机的?危机爆发的原因是什么?
韦勒:没有治理的金融业是当前资本主义危机中存在的真正的根本问题。整个金融业必须加以治理。上世纪80年代,美国里根政府和英国撒切尔政府执政时期,美国将一种思想变为现实,美国和欧洲一些经济学家提出,资本主义是这样一个市场,它应该在国家不参与任何治理的情况下发挥作用。美英等国也根据这一理念实施了相关法规。新自由主义和减少对市场的干预和规范,充分发挥市场力量。投资银行业务是大银行业务的一部分。
尽管此次危机并没有像1929年和1930年全球经济危机那样严重,实体经济依然运转,但金融行业完全摆脱了法律法规框架的束缚,解放,自由,没有法规,到美国前总统小布什执政的后期,美国政府已经认识到没有约束的市场的后果,认识到必须通过重新确立规则对金融市场加以治理。但各国政府没有做到这一点,只是制定了力度较小的规则,例如《巴塞尔协议II》,旨在约束大型投资银行。他们没有做到彻底改革,例如,没有把为实体经济提供信贷的银行业务与投资银行的投机行为分开。
奥巴马总统也看到了问题所在,但他在国会没有多数地位。美联储主席伯南克也认识到,唯一的解决方法是将银行信贷业务与投行的投机行为分离。如果某个投行破产了,就让它破产,国家不需要因担心发生连锁反应而不得不拿出上千亿美元的资金救助。但美国院外游说力量要阻止这种情况发生。这比一些南欧国家负债这类事情重要得多。由于金融和金融服务业监管缺失,市场不受束缚,导致2011年危机再起。
中国经济界更有勇气魄力
记者:如何解决这场资本主义危机?
韦勒:一、如果要运营投资银行业务,必须建立相应的独立的金融机构。即使破产,也不需要国家救助。而现在如果一家银行濒临破产,人们就担心这会像美国雷曼兄弟那样很危险,如果不救助,可能产生连锁反应。德国银行业没有像美国那样的投行,不会花上100亿欧元收购某公司,再高价售出,这对德国银行来说是可怕和危险的。
二、在美国新自由主义条件下,经营管理层的业绩压力巨大,公司每季度都要向公司股东报告经营业绩,必须拿出更好的数据出来。而德国和日本的公司一年只公布一次,管理层不需要如此频繁向股东报告业绩,不需要承受如此大的心理压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