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讯:安哥拉“母亲河”上的中国建设者
内蒙古新闻网  18-10-07 23:01  【打印本页】  来源:新华网

新华社罗安达10月7日电通讯:安哥拉“母亲河”上的中国建设者

新华社记者许正

“咔、咔、咔……”张永文一下又一下用力铲着峭壁上的碎石,安哥拉人的“母亲河”宽扎河在他脚下滚滚流过。

43岁的张永文是葛洲坝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安哥拉卡库洛卡巴萨水电站项目部的一名普通员工,卡库洛卡巴萨水电站便坐落于宽扎河之上。

施工过程中,张永文的任务是在岩体爆破后用力敲打岩壁上的每一块石头,“碎石头都落了,施工安全才能保证”。

“这活儿看着挺简单,但需要用足够的经验去判断。”张永文说。

来自甘肃金昌的张永文来项目部工作已经1年多,长时间户外作业让他的肤色变得黝黑。在工地上,他学着用简单的葡萄牙语与当地工人交流。

“我和安哥拉工人从陌生到熟悉,最后成为朋友。”他说。

卡库洛卡巴萨水电站项目规划装机容量217.2万千瓦,于去年8月开工,计划在80个月内建成,将为当地提供近万个就业岗位,建成后预计满足安哥拉40%以上供电需求,极大促进当地经济和社会发展。

据介绍,水电站建成后,葛洲坝集团还将负责电站4年的运行和维护,并为安哥拉培训一批专业的电站运营管理和技术人才。

项目部副总经理徐啟辉说,中国工人最初来到这里时,这里还是荒草丛生,“400米的山路,爬了两个小时”。

与此同时,安哥拉还是非洲地区疟疾、登革热等疾病的高发区。对于中国工人而言,非洲山林中的蚊虫也是一个不小的挑战。

如今,项目基地已经初具规模。最开始搭建的小棚子不见了,取而代之的是一排排干净整洁的住房。

眼下,蚊虫肆虐的雨季即将来临,同样在这里工作1年多的工人杨飞平已有了心理准备。他说:“夜晚蚊虫多,还有蛇出没,我们就尽量减少露天活动。现在,大家的防护意识都越来越强了。”

中国驻安哥拉大使崔爱民表示,近年来中安两国不断深化各领域合作,安哥拉是中国在非洲开展投融资合作和基础设施建设合作最多的国家之一,项目涵盖各个基础设施领域。

走在工地上,身为作业队队长的杨飞平无暇欣赏宽扎河畔的美景。他仔细盯着施工区的每一个环节,唯恐出现一丝纰漏。

“我们负责的是水电站导水出口工程,是确保水电站运转的关键一环,不能马虎。”他说。

常年在外“跑”工程的杨飞平与远在福建的家人聚少离多。他说:“我现在想的就是把活干好,工程质量保障好,为这座水电站建设尽自己最大的努力。”


[责任编辑: 白静]
扫描左侧二维码下载内蒙古客户端,关注更多内蒙古更全、更新的新闻资讯。扫描右侧二维码或搜索内蒙古日报(或直接输入neimengguribao)关注内蒙古日报官方微信。

    内蒙古新闻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 凡本网注明“来源:内蒙古新闻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内蒙古新闻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内蒙古新闻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内蒙古新闻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 联系方式:0471-6659743、66597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