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蒙古新闻网首页 加入收藏 | 设为首页 | 电子报
    内蒙古新闻 道德法制 国际 国内 民族 文化 娱乐 体育 财经 教育 旅游 质监 健康 美食 汽车 楼市 草原社区 草原网视 影像日记 全景内蒙古
    您当前的位置 :国际频道 > 国际扫描 正文
    转播到腾讯微博
    解读:中东地区局势紧张 国际油价缘何持续下跌?
    内蒙古新闻网    16-01-11 10:08    打印本页    来源: 广州日报

    CFP供图

    CFP供图

      两大产油国沙特与伊朗剑拔弩张、“伊斯兰国”武装肆虐伊拉克、利比亚等石油主产区……眼下的中东地区局势似乎一天比一天紧张,按照一般人的理解,中东地区越紧张,国际油价会因为市场恐慌情绪而暴涨。毕竟,沙特、伊朗以及伊拉克,都是全世界名列前茅的石油大国。然而,现实的情况却是国际油价持续下跌。2016年1月7日,石油输出国组织欧佩克表示,其一揽子原油平均价格已经跌至每桶29.71美元,仅有油价最高峰价格的两成,创2004年2月以来新低。国际油价的涨和跌,究竟是什么因素导致的,这篇文章会告诉你一个完整的答案。专题文字:东莱

       地缘冲突:油价仍将跌

      高盛的分析师们当然看得到眼下中东的地缘政治性风险因素,但这绝非油价的决定性因素。经济和政治基本面决定了油价高低。理论逻辑和历史经验都表明,地缘政治性风险未必会抬高油价,有时反而会稳定和增加原油生产,从而对油价发挥抑制作用。

      在历史上,两伊战争从1980年9月22日打到1988年8月20日,双方都是世界名列前茅的石油生产和出口大国,袭船战、袭城战一度如火如荼,令波斯湾运输原油的船东、货主和水手们闻之色变,但这并没有妨碍1986~1987年间油价暴跌腰斩,开始长达15年之久的石油熊市。

      从理论上看,地缘政治风险抬高油价的效果并非在任何时候任何条件下都成立,只有在市场供不应求,且政治动荡破坏了既有石油产能或显著干扰了石油运输的情况下,地缘政治性风险才会抬高油价。而当前世界石油市场特点是每日供过于求达数百万桶之多,且存在巨大闲置产能;政治动荡中的对立双方也没有意愿破坏石油产能和运输,而是尽可能保护石油产能,尽可能多生产多销售以增加自家收入。

       七大因素影响油价

      石油价格的影响因素有很多,各因素之间的关系错综复杂。理论上讲,影响油价的主要因素有七个方面:OPEC国家的石油产量、非OPEC国家队产量、生产成本、世界经济发展和世界石油消费水平、石油库存、节能、替代能源,但在实际操作中,影响油价的因素绝不止这七个。

      从历史来看,石油价格经历过多次变动,剧烈波动的原因包括三方面:经济形势变化引发全球需求变化,如金融危机或者中国经济腾飞;供应端变化比如以沙特为主的OPEC国家决定增产或者减产;以及政治危机造成的石油市场恐慌,如海湾战争、伊朗核危机等。

      本轮国际石油熊市始于2014年中,当时布伦特原油价格在2014年的6月份115.19美元/桶,进入2016年1月,价格已经下跌到不足30美元。那么这次油价大跌主要是哪方面原因引起的呢?各种数据显示,当前的石油市场确实进入了一个供大于求的时期,供求失衡是油价下跌的关键因素。

       美元加息火上浇油

      美联储按照计划加息的举动推动美元走强,客观上导致油价继续下跌。一直以来,强势美元都被视为原油和其他许多大宗商品价格疲软背后的重要因素,因为这些商品都是以美元定价,美元升值会使得它们在使用其他货币的人面前显得更加昂贵。此外,商品并不能创造任何收益,这就意味着,在利率上涨的环境当中,商品作为投资选择的吸引力也会大打折扣。

      20世纪70年代,美国与世界上最大的产油国沙特阿拉伯达成一项“不可动摇”的协议,双方确定把美元作为石油的唯一定价货币,并得到石油输出国组织(OPEC)其他成员国的同意。从此,美元的强弱始终影响着国际油价的走势。作为石油的定价货币,美元升值意味着石油更加便宜;美元贬值意味着石油越来越昂贵。

      北京时间17日凌晨,美联储宣布将联邦基金利率目标区间上调25个基点,结束了近7年来的零利率状态,当日国际油价已经暴跌。因国际石油市场以美元计价,美元进入强势通道后所带来汇率波动必将导致中国、欧洲、日本等国石油购买力的下降,加之欧洲经济复苏乏力,中国经济进入调整期,国际石油需求短期不会明显提升。

       谁导致了石油市场的失衡

      导致石油市场供大于求的背景一方面是产油国之间的持续竞争,另一方面是疲弱的需求。专家预计这种情况暂时不会改变。

      德国黑森州-图林根银行的能源分析师海因里希·彼得斯说,关键在于欧洲和亚洲的需求,因为最大的需求者美国目前几乎可以自给自足。

      石油生产国之间的竞争仍将激烈。与此同时,储备依然充裕。截至2015年12月底,美国的石油储备增加至4.91亿桶。澳新银行的分析师们写道:“这是1930年以来该季节的最高水平。”彼得斯说,2015年大幅增加的库存就像悬在市场上的“达摩克利斯之剑”。

      另一个因素是美国的油井数量再次增加。据石油工业服务商贝克休斯公司提供的数据,上周美国有541口钻井在采油,比之前一周增加了17口。一年多来,石油生产商一直在争夺市场份额。他们想把像页岩油生产商那样拥有更高开采成本的竞争者挤出美国市场。过去几年美国的石油繁荣是当前供应过剩的一个原因。

      与此同时,石油输出国组织成员国继续向世界市场大量输送石油。上周末伊拉克石油部长强调,该组织将坚持这一政策。国际能源署预计,2016年全球采油量将继续上升。一个原因是,伊朗石油预计将重返市场。

      国际能源署总干事法提赫·比罗尔预计,在西方对伊朗取消制裁后的头12个月内,伊朗日均石油出口量将增加50万桶。

       打压页岩油技术

      美国页岩企业生产成本差异甚大,每桶成本介于20美元至70美元不等,中位数则是每桶51美元,高于现在的油价,意味着逾半数企业其实正在亏损。石油行业咨询公司Energy Aspects分析师说,如西德州原油低于每桶45美元,美国页岩油业尤其是成本较高者将“尸横遍野”。

      全美各地页岩油业者的产油成本实际上落差相当大,不过由于产量相当丰硕,则系这些业者持续投入生产的动力来源。然而,已有部分分析师认为,在美国原油价格面临下降考验后,市场也开始怀疑,产油业者还能够撑到什么时候。

      据了解,一些页岩油业者目前尚能持续产油,是因开采的成本效益仍相当有利可图。北达科他州的巴肯油田是美国页岩油的开采重镇,根据官方去年7 月公布的数据指出,部分郡的开采成本已降至每桶20美元。而对于邓恩郡的油井来说,即便油价挫至每桶24美元仍旧有获利空间。

      而这种问题,实际上也非仅存在巴肯油田,包括科罗拉多州、堪萨斯州、怀俄明州与内布拉斯加州等,也有相同的问题;在油价不断向下探底的趋势下,运输成本相对成为产油业者的压力来源。信评机构标普表示,今年已有16家美国能源业者倒债。

      标普执行董事托马斯·沃特斯说,有8家公司的信评为CCC或更低,可能在一年或一年之内烧光现金。标普数据显示,去年已有16间能源企业出现债务违约。

       欧佩克的价格战

      尽管非欧佩克成员国面对低迷的价格都放慢了生产的脚步,但是石油卡特尔本身却没有丝毫减速的意思。根据彭博社和路透社的估计,欧佩克目前的日产量略高于3200万桶,其中沙特阿拉伯和伊拉克的产量都达到了创纪录的水平。对于许多欧佩克国家而言,现在的油价都已经跌到了他们的保本线以下,甚至沙特也不能幸免,但他们掀起价格战原本也不是为了眼下的保本或者赚钱,而是要将市场从美国和其他非欧佩克国家的手中夺回来。

      对于原油生产者而言,一旦完成固定资产投资形成产能,这部分投资就成为沉没成本,即使售价低于包括固定资产投资在内的总成本,只要高于边际成本,就能够获得正的现金流。由于沙特闲置产能占世界闲置产能80%之多,且其石油生产的边际成本属于全世界最低一档,即使增产导致油价进一步下行,对该国而言也能够扩大现金流。

      伊朗-沙特冲突还将进一步削弱欧佩克这个卡特尔的约束力,在可预见的未来,该组织限产保价的可能性已被消除。2014年下半年以来,随着多方面因素引爆“油气增产-价格下跌”螺旋,为了保住市场份额和收入总额,欧佩克成员国已经全面卷入削价竞销漩涡,欧佩克卡特尔机制统一行动的约束力大大削弱;这次伊朗-沙特外交冲突,进一步凸显、加剧了欧佩克成员国之间的矛盾,本来就有着强烈增产冲动的伊朗、伊拉克更不会压缩自己的生产了。

      石油作为大宗商品,价格仍然受到供求面的限制。综合以上分析,本轮油价剧烈下降,主要是因为页岩油在供应面对石油市场的巨大的冲击;而在以沙特为首的OPEC坚持不减产的前提下,以私人资本为主的页岩油企业将受资金面的限制将被迫缩减产能,并已初显迹象。(作者:东莱) 

    [责任编辑 魏佩 ]
    相关新闻
    内蒙古新闻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
    凡本网注明“来源:内蒙古新闻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 内蒙古新闻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内蒙古新闻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②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内蒙古新闻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③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 联系方式:0471-6659743、6659744、6659725。
    新闻热线
    电话:0471-6659725
    传真:0471-6659744
    电邮:news@nmgnews.com.cn
    国际新闻排行榜
    奥巴马脱口秀上自曝:内衣为同一牌子同样颜色
    韩公务员工资上调3% 朴槿惠年薪达115万元
    BBC评选世界8大建筑 朝鲜半岛未来最高建筑入选
    德国“千人性侵案”震惊欧洲嫌犯貌似“北非移...
    沙特与伊朗断交影响外溢 俄德法等多国呼吁克制
    惊呆!华裔美女18岁上哈佛30岁当选波士顿议长
    “性侵事件”蔓延激怒德国民众 总理默克尔受到...
    德国科隆发生大规模性侵案 1000名男子成群作案
    外交部:中方将坚定推进朝鲜半岛无核化目标
    环保部启动辐射应急监测 朝鲜核试验尚未对我国...
    内蒙古新闻一周排行
    新右旗“十个全覆盖”工程冬季攻坚战 热度不减
    福利还能发吗?内蒙古基层员工节日福利发放有...
    于伟东:把握机遇精准发力 确保如期全面完成脱...
    内蒙古乌兰察布集宁区6日发生一起枪击案
    内蒙古包头“80”后黑社会组织覆灭 12人获刑
    程俊孝:精准施策群力群为 书写脱贫攻坚的圆满...
    从事违法涉黑活动 85后“黑老大”一审被判25年
    自治区十二届人大常委会举行第58次主任会议
    内蒙古公安机关元旦安保工作总结电视电话会议...
    呼和浩特市原市长汤爱军被开除党籍
    新闻专题
    【专题】习近平治国理政这三年
    【专题】2015年终盘点|内蒙古气质
    观映|内蒙古日报社全媒体视频产品
    【专题】内蒙古推进重点工作重点项目
    【专题】内蒙古出重拳治雾霾
    热图
    内蒙古地方网群: 呼和浩特 包头 呼伦贝尔 兴安盟 通辽 赤峰 锡林郭勒 乌兰察布 鄂尔多斯 巴彦淖尔 乌海 阿拉善 满洲里 二连浩特 社科院 旗县区频道
    网站介绍 | 广告服务 | 联系方式 | 网站工作人员 | 网站地图
    Copyright © 2005-2009 内蒙古新闻网 All Rights Reserved.
    内蒙古互联网新闻中心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或镜像。新闻热线:0471-6659743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512006001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507213 蒙ICP证:0900361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