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蒙古新闻网首页 加入收藏 | 设为首页 | 电子报
    内蒙古新闻 道德法制 国际 国内 民族 文化 娱乐 体育 财经 教育 旅游 质监 健康 美食 汽车 楼市 草原社区 草原网视 影像日记 全景内蒙古
    您当前的位置 :国际频道 > 国际扫描 > 习近平访英 正文
    转播到腾讯微博
    展示开放、包容、负责任的大国形象
    内蒙古新闻网    15-10-25 14:25    打印本页    来源: 人民网-人民日报

      10月24日,英国多家报纸头版刊登同一张照片:习近平主席与英国首相卡梅伦、阿根廷球星阿圭罗的近距离合影。此前一天,英国《每日电讯报》头版唯一的大照片,是习近平主席与卡梅伦首相共饮啤酒的照片。

      金秋时节,习近平主席对英国进行的“超级国事访问”,成为各国媒体的热门话题。习近平主席所到之处,鲜艳的红地毯铺开,五星红旗高高飘扬,友好合作之路在延伸。展示开放包容大国形象,坚定世界和平发展信心,致力于构建中英面向21世纪全球全面战略伙伴关系,开启持久、开放、共赢的中英关系“黄金时代”。历史性的访问,沉甸甸的收获。

      身体力行搭建友谊桥梁

      在英国期间,习近平主席身体力行,搭建起友谊桥梁。从英国王室高规格的欢迎仪式、白金汉宫盛大的欢迎晚宴,到契克斯乡间别墅的会晤、小镇酒吧饮啤酒、品尝英国特色小吃“炸鱼和薯条”、同当地民众交谈,再到在曼彻斯特与球星互动,习近平主席入乡随俗,处处体现出对异国文化的尊重与喜爱,受到广泛关注。

      23日,曼彻斯特发行量最大的报纸《曼彻斯特晚报》头版重要位置,“欢迎来到曼彻斯特:中国国家主席进行历史性访问”的大字标题格外显眼。该报当天用两个半版的文章,介绍习近平主席的“开创之旅”。

      习近平主席和卡梅伦首相在小镇酒吧的轻松互动,成为英国各大报纸竞相报道的新闻。英国广播公司报道说,两位领导人放松地来到契克斯庄园附近一家名为“卡兹顿的犁”的酒吧,共同品尝了一小碟英国传统美食“炸鱼和薯条”,喝了地道的黑啤酒,并与酒吧里的客人聊天。《每日电讯报》《镜报》《每日邮报》等英国报纸也都图文并茂、大篇幅进行了报道。

      习近平主席、卡梅伦首相与曼城球星阿圭罗的合照一经登出,迅速成为新闻热点。路透社报道说,习近平主席的“足球之行”有助于搭建中英之间的友好桥梁。英国广播公司报道称,这可能是今年年度最佳自拍照。《每日邮报》报道说,这是习近平主席与卡梅伦首相在酒吧轻松互动的照片刊出不久后,再次展现亲民的一面。

      因为这张照片,阿圭罗当天忙得不亦乐乎,一直在回答亲朋好友的问题。“我现在感到很幸福,”曾经多次到中国的他聊起那难忘的一刻时表示,“我想说,我非常热爱中国。我和所有人都坚信,中国朋友们会像在各个领域取得的伟大成就一样,在足球领域实现突破。”

      以心相交推动文明互动

      “当今世界,开放包容、多元互鉴是主基调。”21日在伦敦金融城市长晚宴上发表演讲时,习近平主席明确指出。

      在演讲中,习近平主席流露出对英国文化的欣赏。谈文艺,“莎士比亚、华兹华斯、简·奥斯汀、狄更斯等人的作品让中国人感受到英国传统文学的魅力,《猫》、007系列电影、《哈利·波特》、《神探夏洛克》、《唐顿庄园》等当代英国文艺作品也受到中国观众喜爱”,“那个年代,我想方设法寻找莎士比亚的作品……莎士比亚笔下跌宕起伏的情节、栩栩如生的人物、如泣如诉的情感,都深深吸引着我”;谈足球,“贝克汉姆等足球明星,曼联、阿森纳等俱乐部在中国拥有众多球迷”。

      惟以心相交,方成其久远。习近平主席结合亲身经历和感受的演讲受到热烈欢迎,听者无不为中国领导人的博学和开放包容的思维所感染。“习近平主席谈到那么多英国文化名人和经典电影,这证明他是一个博学的人。”英国莱斯特大学教授马修表示,两国的交流会进一步深化,开放的中国未来会变得更加强大。

      “习近平主席强调各国相互尊重,加强合作,不同文明更好地融合,体现了坦诚开放、求同存异的大国胸怀。”巴基斯坦时事评论员安萨尔·巴蒂表示。

      22日,在出席全英孔子学院和孔子课堂年会开幕式时,习近平主席再次强调“推进中国同世界各国人文交流、促进多元多彩的世界文明发展”。参加开幕式的惠特吉夫三一中学校长尤金·杜—图伊托表示,习近平主席强调了中英文化交流的重要性,这是对推动未来交流合作的大力支持。

      语重心长化解对华疑虑

      “了解和理解一个有着5000多年文明、56个民族、13亿多人口的大国,确实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但最好的判断就是以事实为依据,不要雾里看花、水中观月。”习近平主席的讲话切中要害。

      语重心长的演讲,透露出和平发展的良好愿望和坚定信心。改革开放37年来,中国经济年均增速接近10%,成为全球第二大经济体,走上了世界舞台的中央。但国际上总有一些人有意无意地质疑中国的发展道路,无端指责成为“大块头”的中国会成为规则的破坏者、会拿走所有的蛋糕。

      “中国人民走的是历史选择的道路”“中国人民要的是更加美好的生活”“中国人民想的是和平与发展的世界”,平实的话语,是对质疑的最有力回应。中国道路持续造福人民,因此最具有生命力;中国梦与各国人民的美好梦想息息相通,让世界对中国发展的美好前景充满期待;任何人、任何事、任何理由都不能动摇中国走和平发展道路的决心和意志。铿锵有力的话语再次展现中国维护和平、捍卫和平的决心。

      “长期以来,中国一直秉承睦邻友好的理念,积极维护世界和平与稳定,即使实力强大了,中国也没有称霸,始终倡导通过对话解决分歧,这是对‘中国威胁论’的最有力回击。”安萨尔·巴蒂表示。

      “习近平主席不仅在多个场合阐述了中国和平发展为世界带来的机遇,也主动回应‘唱空’‘唱衰’中国经济的言论,我对他的观点非常赞同。”泰国《亚洲日报》副社长钱丰表示,相信中国经济将稳步发展,中国仍是世界的机遇。

      (本报北京、伦敦、伊斯兰堡、曼谷10月24日电记者裴广江、黄培昭、李应齐、杨迅、王天乐)

      《人民日报》( 2015年10月25日03版)

    [责任编辑 李中锋 ]
    相关新闻
    内蒙古新闻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
    凡本网注明“来源:内蒙古新闻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 内蒙古新闻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内蒙古新闻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②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内蒙古新闻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③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 联系方式:0471-6659743、6659744、6659725。
    新闻热线
    电话:0471-6659725
    传真:0471-6659744
    电邮:news@nmgnews.com.cn
    国际新闻排行榜
    103响礼炮,为中国响起
    图解:习近平访英第一日
    朝韩离散家属金刚山团聚 亲人重逢泪洒衣襟(图)
    习式妙语之英伦篇
    中英关于构建面向21世纪全球全面战略伙伴关系...
    墨西哥头号大毒枭再次逃脱 这次是靠“摔崖”
    习近平出席全英孔子学院和孔子课堂年会开幕式
    乌克兰“网红”美女当海关总长 缺乏经验遭批评
    习近平抵达伦敦开始对英国进行国事访问
    习近平谈BBC中式教育纪录片 称中国孩子玩的太少
    内蒙古新闻一周排行
    内蒙古关于对拟提任厅局级领导干部进行公示的...
    【互动】中国—蒙古国博览会:打造中蒙合作新...
    【互动】十个全覆盖工程:让农村牧区美与富齐...
    内蒙古发改委落实“十个全覆盖”中央资金26亿元
    自治区党委召开常委会议 王君主持会议并讲话
    31省份9月份CPI出炉 内蒙古涨幅1.6%居第17位
    【互动】网民热议中蒙博览会 期待两国合作跃上...
    【巡回观摩检查活动·回访】乌海:上心动情才能...
    王君巴特尔率队观摩检查巴彦淖尔市重点工作推...
    孙志军在内蒙古调研基层宣传思想文化工作 乌兰...
    新闻专题
    学习贯彻自治区“8337”发展思路
    中国梦•我的梦 每个人都是梦想家
    总书记的关怀温暖大草原
    贯彻三中全会精神 落实“8337”发展思路
    深入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
    热图
    内蒙古地方网群: 呼和浩特 包头 呼伦贝尔 兴安盟 通辽 赤峰 锡林郭勒 乌兰察布 鄂尔多斯 巴彦淖尔 乌海 阿拉善 满洲里 二连浩特 社科院 旗县区频道
    网站介绍 | 广告服务 | 联系方式 | 网站工作人员 | 网站地图
    Copyright © 2005-2009 内蒙古新闻网 All Rights Reserved.
    内蒙古互联网新闻中心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或镜像。新闻热线:0471-6659743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512006001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507213 蒙ICP证:0900361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