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蒙古新闻网首页 加入收藏 | 设为首页 | 电子报
    内蒙古新闻 道德法制 国际 国内 民族 文化 娱乐 体育 财经 教育 旅游 质监 健康 美食 汽车 楼市 草原社区 草原网视 影像日记 全景内蒙古
    您当前的位置 :国际频道 > 热点聚焦 正文
    转播到腾讯微博
    中国留学生施虐同胞案反思 “送孩子出国要慎重”
    内蒙古新闻网    15-06-19 11:58    打印本页    来源: 新华网

      美国洛杉矶一家高等法院定于当地时间18日正式开庭审理一起中国留学生绑架并施虐同胞案。这起案件中,多名被告因对两名中国女留学生拳打脚踢、扒光衣服拍照、用烟头烫伤乳头等施虐行为,面临多项重罪指控,其中仅“折磨”一项最高就可判处终身监禁。

      值得注意的是,这起案件牵涉的14名中国留学生均为高中生,其中相当部分为未成年人,而双方矛盾的起因竟是女同学为男生“争风吃醋”。

      几名“早恋中学生”如何在异国招惹上刑事重罪官司?对越来越多打算出国求学的孩子和他们的家长而言,这起案件有什么可引以为戒之处?就这些疑问,记者在开庭前夕独家采访了其中几名被告的代理律师、美国联邦法院出庭律师邓洪。

       【“都不是富二代”】

      邓洪告诉记者,这起案件牵涉的中国留学生年龄在14岁到20岁之间,基本上都是当地“牛津高中”的学生。他的4名当事人中,一人未成年,其他3人分别来自上海、深圳和天津。

      这起案件发生在今年3月底。过去近3个月来,洛杉矶波莫纳高等法院已经进行了几轮初审,被告的家长也陆续从中国赶到美国。邓洪与当事人家长接触后发现,他们的家庭“都属于典型的中产阶级,(被告)算不上富二代”。

      “可以说,这些孩子的家长都是辛辛苦苦攒钱,在孩子十三四岁时把他们送到美国读高中,为了让他们避免国内高考等激烈竞争,有更好的环境和更多机会,”邓洪说。

       【“送孩子出国,一定要慎重”】

      既然父母攒学费不易,这些留学生为什么没有好好珍惜学习机会,反而把心用在别处呢?邓洪认为,除了孩子自身原因外,家长在某种程度上也应承担一定责任。

      他说,很多家长决定把孩子送到国外留学时,并没有详细了解国外的生活和学习情况,对孩子能否适应新环境缺乏准确预判。孩子留学期间,家长与他们的交流通常主要集中在学习成绩,忽视了对他们心理压力、交友情感等方面的关心和指导。

      “孩子在家倍受宠爱,出来后可能感觉父母关心不够、自己被抛弃,产生心理问题。或者,由于父母只关心考不考得上好大学,孩子渐渐不愿向父母倾诉其他问题,即便被欺负,也报喜不报忧。”

      邓洪20多年前同样以留学生身份来到美国,担任律师18年来处理了大量留学生相关的刑事案件。他说,从自己的留学经历和经手的案件来看,“最大体会是,心智不够成熟、抗压能力不够强的孩子,尤其是未成年人,父母送出国留学一定要慎重”。

      他给家长的建议包括:事先实地考察留学地学习和生活环境,确保安全;孩子留学期间多与其沟通,关心学习生活各个方面;加强对孩子道德、价值观的引导和性教育。

       【留学服务机构或藏猫腻】

      据邓洪了解,涉案留学生就读的“牛津高中”主要面向中、韩等国家招生,其中学生大多数是中国人。这所学校“虽然借了牛津的名,但与那所英国名校毫无关系,是一个台湾家庭开办的私立高中”。

      他说:“从加州到纽约,美国类似针对外国留学生的学校很多。由于学费较低,这些学校越来越受到留学生欢迎。”

      在这里学习的学生虽然身处国外,但学习和生活圈子仍主要是中国人,难以融入本地社会。以涉案的几名学生为例,邓洪说,他们多数“在美国已经待了三四年,但平时主要还是说中文,英文交流仍存在困难,在法庭上需要翻译”。

      说到选学校,就不得不提留学中介机构。邓洪说,部分中介在向学生和家长介绍留学目的地和学校时,有“过度包装,虚假宣传”的嫌疑。“他们为了更高利润,找的是学费低、环境差的学校,却向家长宣传这所学校如何如何好”,借此赚取差价。

      未成年人留学美国除了要找学校,还要找寄宿家庭,由其代替不在当地的家长担任监护人。邓洪说,随着中国赴美留学生数量渐多、年龄渐低,寄宿家庭逐渐演变成一种“生意”。这意味着,一些未成年留学生得不到寄宿家庭尽职尽责的监护。

      他举例说,曾有留学生在寄宿家庭游泳池溺水数小时都没人察觉;一些有性侵等犯罪前科的人在治安不佳的地区低价租房,“做起寄宿生意”。在类似寄宿家庭中,“孩子不仅生活上得不到很好照顾,还可能面临危险。”(郜婕)(新华社特稿)

    [责任编辑 李珍 ]
    相关新闻
    内蒙古新闻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
    凡本网注明“来源:内蒙古新闻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 内蒙古新闻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内蒙古新闻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②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内蒙古新闻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③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 联系方式:0471-6659743、6659744、6659725。
    新闻热线
    电话:0471-6659725
    传真:0471-6659744
    电邮:news@nmgnews.com.cn
    国际新闻排行榜
    “马云旋风”刮到芝加哥 运通将助阿里在美拓展
    韩MERS患者增至122人 我国接触者全部解除隔离
    美国特工处再曝丑闻:总统夫人贴身侍卫执勤时调情
    病毒阻击战:攻克MERS还需多久?
    印尼对中国游客实施免签政策 可停留不超过30天
    希拉里竞选美国总统 谈前次失败:没能打破玻璃...
    默克尔电脑被植“木马” 发“邀请”散播病毒
    欧洲现首宗MERS疑似病例 为在斯洛伐克工作的韩...
    美国康州爆血腥枪击案致1死8伤 枪手向人群开火
    马来西亚一艘油轮失联 有可能是被海盗劫持?
    内蒙古新闻一周排行
    内蒙古赤峰市委原副书记包崇明涉受贿罪等被逮捕
    内蒙古通报5起违反八项规定和配套规定典型案件
    王君会见国务院重大政策措施督查组
    国务院督查组听取内蒙古重大政策措施落实情况...
    20省份2014年平均工资揭晓 内蒙古第七 你拖后...
    呼市中考:17日开始阅卷 25日公布成绩
    呼和浩特至锡林浩特旅游专列30日开行
    内蒙古自治区:在校大学生入伍享受多项优惠政策
    “索龙嘎”奖第一轮公布
    下猛药 出重拳 内蒙古巡视整改工作取得阶段性...
    新闻专题
    学习贯彻自治区“8337”发展思路
    中国梦•我的梦 每个人都是梦想家
    总书记的关怀温暖大草原
    贯彻三中全会精神 落实“8337”发展思路
    深入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
    热图
    内蒙古地方网群: 呼和浩特 包头 呼伦贝尔 兴安盟 通辽 赤峰 锡林郭勒 乌兰察布 鄂尔多斯 巴彦淖尔 乌海 阿拉善 满洲里 二连浩特 社科院 旗县区频道
    网站介绍 | 广告服务 | 联系方式 | 网站工作人员 | 网站地图
    Copyright © 2005-2009 内蒙古新闻网 All Rights Reserved.
    内蒙古互联网新闻中心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或镜像。新闻热线:0471-6659743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512006001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507213 蒙ICP证:0900361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