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蒙古新闻网首页 加入收藏 | 设为首页 | 电子报
    内蒙古新闻 道德法制 国际 国内 民族 文化 娱乐 体育 财经 教育 旅游 质监 健康 美食 汽车 楼市 草原社区 草原网视 影像日记 全景内蒙古
    您当前的位置 :国际频道 > 国际扫描 正文
    转播到腾讯微博
    西方记者犀利质疑“神风”申遗
    内蒙古新闻网    15-05-15 09:17    打印本页    来源: 新华网

      太平洋战争后期,负隅顽抗的日本孤注一掷地组织“神风特攻队”实施自杀式攻击。日本南九州市知览町是当年日本陆军航空兵特攻队的主要基地。上千名狂热信奉军国主义思想的日本青年从这里出发,作为“神风特攻队”的成员,驾驶着只装载单程燃料的战机,冲向美军舰船……

      众所周知,“神风特攻队”是日本军国主义、武士道精神的化身,是日本侵略战争中难以回避的一页,应当被真实记录下来。只是,缺了“承认侵略历史、真诚反省责任”这个前提,它只会沦为日本右翼给民众洗脑的工具。

      位于南九州的“知览特攻和平会馆”收集了大约1.4万份“神风”特攻队员遗物。但引起多国强烈反感的是,这家“和平会馆”连续两年为这些充斥着“玉碎”“忠君”等字眼的材料申请“世界记忆遗产”。

      13日,南九州市长霜出勘平、“知览会馆”馆长兼南九州世界记忆遗产推进室室长上野胜郎、“知览会馆”管理主任桑代睦雄在东京的外国记者俱乐部召开新闻发布会,试图再次说明他们“申遗”行动是为了“单纯向世人传递战争惨烈程度,避免类似悲剧再次发生”。不过,他们并没有达到他们预想的效果,因为现场记者强烈质疑日方申遗动机。

      “70年过去,留存关于那段惨痛记忆的人越来越少。为了与世界分享记录这段特别历史的文献资料,让它能永远提醒世界各国、子孙后代人们战争的惨痛,维护世界和平,我们决定为其申请登录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记忆遗产项目,而绝对不是为了美化、合理化神风特攻队的历史,”新闻发布会一开始,霜出这样辩解说。

      随后,霜出和上野不断重复上述内容,并希望国际媒体帮助打消战争受害国的疑虑和担忧。

      新华社记者在现场看到,霜出、上野等人看上去态度谦逊、言辞恳切,但一面对媒体记者的犀利提问,他们或者陷入沉默,或者搬出千篇一律的说辞应对。

      英国《泰晤士报》记者首先提问。他说他参观过“知览会馆”,但是印象与主办方宣传的不同。“参观完毕,我确实感觉到这(神风特攻队)是一个悲剧。我记得纪念馆的文字说明里没有一处提及战争的恐怖,反而给人留下(‘神风’队员)‘高尚’甚至‘崇高死亡’的印象。”他要求主办方解释产生两种印象偏差的原因,但日方回答十分牵强。日方说,“知览会馆”希望向人们传达“和平可贵”的信息,展出说明着重表现这一点。

      一名德国记者问:“为了避免再发生这样的悲剧,应该搞清战争的起因、谁应当为战争负责,并且真诚地避免再次发生类似战争。这为什么没有在‘知览会馆’里却没有体现出来呢?”对此,日方生硬地回答说:“我们并不合适回答你关于战争责任的问题。”

      一名英国记者问:“位于日本大阪的国际和平中心迫于大阪市长桥下彻的政治压力,撤下了记录日本侵略历史的展品,改写了展示说明。面对日本右倾化趋势和政府的压力,既然“知览会馆”不想美化战争,那怎样保证不会变成政府的工具?”日方则回答说:“这是我们的和平会馆,这是我们的原则,即使我们面对来自中央政府的压力,也一定会坚持初衷。”

      美联社记者问:“你们在座的每个人都了解危险,即‘知览会馆’会被一些人利用,成为美化战争的工具。那么,为什么面对这样的质疑和风险,坚持为其申请世界记忆遗产?现在宣传的方式这么多,社交网络也很发达,完全可以利用这些平台宣传。”日方则振振有词地说,他们能够控制事态走向。他们之所以坚持申遗,是希望获得“获得更多人认可”,“让更多人了解‘知览会馆’”。

      一名日本自由撰稿人问:“‘知览会馆’每年接待很多修学旅行的学生,怎么能保证他们不被“神风特攻队”队员留下的充满煽动性的话语鼓动?这样的展览真能起到传递和平信息的效果吗?”日方则以外交辞令回答说,希望对方到纪念馆看一下。

      新华社记者了解到,参观过“知览会馆”的人大都会得到相似印象:它打着和平的旗号,干的却是为军国主义招魂的事,居心叵测。在这个“和平会馆”里,“神风特攻队员”被塑造成“悲情英雄”。他们的“事迹”非但不能激发民众反思战争,反而有可能引发对“神风特攻队”的同情甚至崇拜。究其根本,就在于日方混淆视听,强化自己战争受害者的形象,淡化甚至逃避发动战争的责任。

      “南九州市长霜出勘平和‘知览会馆’人员声称申遗目的不是美化战争,那么为什么去过的人中,大多数却感受相反呢?”一名记者在现场反问道。(新华社驻东京记者惠晓霜)(新华社特稿)

    [责任编辑 魏莉 ]
    相关新闻
    内蒙古新闻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
    凡本网注明“来源:内蒙古新闻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 内蒙古新闻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内蒙古新闻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②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内蒙古新闻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③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 联系方式:0471-6659743、6659744、6659725。
    新闻热线
    电话:0471-6659725
    传真:0471-6659744
    电邮:news@nmgnews.com.cn
    国际新闻排行榜
    习近平访白有趣一幕 省长部长排队上场签约
    [朝闻天下]中国 俄罗斯:我眼中的邻居
    卢森堡同性恋首相15日大婚 副首相也是同性恋
    希拉里,眼睛就没离开过白宫
    我国在OPEC有多少权益油:多来自非洲
    我们未曾忘记不朽的你
    特稿:亚洲国家怎么“坐月子”
    印度4名女运动员自杀已致一人身亡
    习近平主席与纳扎尔巴耶夫总统历次会面谈些什...
    新华社评论员:为了不能忘却的历史昭示--写在...
    内蒙古新闻一周排行
    内蒙古活羊收购价降至“冰点” 养殖户苦恼不堪
    呼伦贝尔市纪委通报刘好军等人工作时间参与赌博
    呼和浩特快速路南线爆炸事故受损车辆已理赔完毕
    呼和浩特市快速路南线一施工现场发生爆炸事故 ...
    巴特尔主持召开内蒙古政府常务会议 研究农村牧...
    母亲节疼老妈 总有一款适合她
    呼和浩特市原副市长薄连根二审维持原死缓判决
    7月1日起,包头到南宁有了直达火车
    王君:扎实推进“十个全覆盖” 让牧民群众过上...
    巴特尔:因地制宜推进“十个全覆盖”工程建设 ...
    新闻专题
    学习贯彻自治区“8337”发展思路
    中国梦•我的梦 每个人都是梦想家
    总书记的关怀温暖大草原
    贯彻三中全会精神 落实“8337”发展思路
    深入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
    热图
    内蒙古地方网群: 呼和浩特 包头 呼伦贝尔 兴安盟 通辽 赤峰 锡林郭勒 乌兰察布 鄂尔多斯 巴彦淖尔 乌海 阿拉善 满洲里 二连浩特 社科院 旗县区频道
    网站介绍 | 广告服务 | 联系方式 | 网站工作人员 | 网站地图
    Copyright © 2005-2009 内蒙古新闻网 All Rights Reserved.
    内蒙古互联网新闻中心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或镜像。新闻热线:0471-6659743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512006001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507213 蒙ICP证:0900361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