伊朗政府在伊拉克和叙利亚扮演着超大角色,这一点是不争的事实。在伊拉克,伊朗向同一宗派的什叶派民兵提供了大量武器和资金,该国前总理努里•马利基的亲什叶派政策滋生了分歧,没能将整个国家团结起来对抗逊尼派的“伊斯兰国”组织,最终被迫下台。
克里的策略是追逐一个日渐缩小的可能性:一方面达成将伊朗核项目限制在民用活动范围的协议,另一方面致力于中和伊朗的政策在其他国家造成的负面影响。伊朗自身很可能认为任何此类协议都是一次性的:它或许本来就不需要核武器,但它的确非常希望结束严厉的制裁。但在现在的领导层下,无论是否达成核问题协议,伊朗都可能施行在地区投射力量的政策,这对美国及其地区伙伴的利益不利。
美国和其同盟伙伴——欧洲和该地区的国家,都认为在巴格达建立一个包容性的,能够胜任的政府,是保证稳定和合法性、并在伊拉克消灭“伊斯兰国”组织的关键。然而,伊朗方面却不这么认为。按理,符合伊朗利益的局面应当是一个统一但松散、军事实力不强的伊拉克,而且伊拉克将避免采取会疏远阿拉伯逊尼派、鼓励库尔德人脱离一个千疮百孔、永远无法正常运作的伊拉克的政策。不管怎样,伊朗有权进行政治算计;但突出的事实是,伊朗当前在伊拉克采取的做法与美国和其伙伴的利益背道而驰。
在叙利亚问题上,美国总统巴拉克•奥巴马的政府已表示:阿萨德政权的失职、残暴和严重宗派主义是“伊斯兰国”组织得以崛起的最重要因素。的确,阿萨德和“伊斯兰国”正在“协作”——至少从事实来看是这样,他们都试图在叙利亚西部铲除同时反对它们两方的民族主义者。奥巴马政府还明确表示,和阿萨德合作将是不道德的,也是适得其反的:只要阿萨德政权还统治着叙利亚的部分地区,“伊斯兰国”组织就不可能被消灭。然而,伊朗政府却依然坚定地维护其在大马士革的附庸。无论阿萨德对“伊斯兰国”组织于的招募行动有什么价值,他在台上都有利于伊朗在叙利亚西部和黎巴嫩扩大影响力。
总而言之,伊朗促成了这个伪伊斯兰国的崛起。那么在一个致力于最终打败“伊斯兰国”组织的同盟中,伊朗又能扮演什么角色呢?继续支持伊拉克的什叶派民兵,怂恿他们清洗巴格达的逊尼派阿拉伯居民?建议西方和地区伙伴掩盖阿萨德政权的罪行,并向叙利亚人兜售一个令人发指的主意——他们的总统能够将他们从恐怖主义的魔爪中拯救出来?
如果伊朗采取并实施与同盟的使命一致的政策,伊朗就可以加入这个同盟。应该采取一切外交途径的努力说服伊朗这样做。但是,除非及直到伊朗以不利于“伊斯兰国”组织的方式行事,伊朗应该被实事求是地看作一个危险和破坏性的对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