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蒙古新闻网首页 加入收藏 | 设为首页 | 电子报
    内蒙古新闻 道德法制 国际 国内 民族 文化 娱乐 体育 财经 教育 旅游 质监 健康 美食 汽车 楼市 草原社区 草原网视 影像日记 全景内蒙古
    您当前的位置 :国际频道 > 外媒拾萃 正文
    转播到腾讯微博
    英媒:要不要在办公室抑制愤怒?
    内蒙古新闻网    14-09-05 17:18    打印本页    来源: 新华国际

      英国金融时报网5日发表该报专栏作家安德鲁·希尔的题为《要不要再办公室抑制愤怒?》的文章。文章说,苏格兰皇家银行名誉扫地的前首席执行官弗雷德•古德温因被戏称为“早晨打击”的会议而声名远扬--他在会上对下属极尽批评和嘲讽之能事。根据伊恩•弗雷泽的新书《Shredded》,苏格兰皇家银行的高管人员会在等待会议开始时会玩“刽子手”游戏,“以便看谁可能是下一个‘被吊死的’”。雷曼兄弟的理查德•富尔德以脾气暴躁和管理风格令人生畏而闻名。已故媒体大亨罗伯特•马克斯韦尔的愤怒则是史诗级别的。

      然而,在成功的老板当中,受到普遍称赞的是那些有着从不发脾气名声的高管。不过也有例外。例如,有报道称,惠普的梅格•惠特曼和联想的柳传志脾气暴躁。但人们普遍认为,在工作场所发火肯定对企业有害,经理人只应该培养“积极的”情绪。

      显然,在工作中享有不受恐吓的权利非常重要。富尔德、古德温或马克斯韦尔或多或少的欺凌行为是不可接受的。当愤怒演变成攻击行为的时候,公司将不得不为此展开调查并解决问题,如果你算上这些的话,在工作中肆意展示敌意的代价也很大。

      但尽管如此,我仍担心,对工作场所情绪的“消毒”有些过头了:消除办公室的愤怒既不现实,也有可能适得其反。

      一群学者和我一样感到不安。他们上周在美国管理学会的年度会议上举办了一场名为“捍卫愤怒”的研讨会。在研讨会上,教授们对职场负面情绪带来的后果感到焦虑。但利物浦大学管理学院的德克•林德鲍姆告诉我,更有效的做法是聚焦于这些情绪是否有用,而不是为特殊情绪(比如说高兴或愤怒)贴上积极或负面的标签。林德鲍姆是此次研讨会的联席主席。

      林德鲍姆还与他人合作编辑了《人类关系》杂志的特刊,包括一项显示逾三分之二的负面情感事件实际上带来积极结果的调查研究。另一项研究表明,身体健康但压抑悲伤、敌意和难过情绪的员工,在工作中的表现不如那些允许“坏”情绪流露的员工。同事们有时会对解决方案一笑而过,不会进行那种可能突显重大问题的不愉快争吵。为避免这种情况,汽车制造商本田甚至在所谓的畅所欲言式会议上将争吵制度化--在这些会议上,工人们通常会持续数周地讨论流程改进问题。

      林德鲍姆过去曾采访过建筑行业的项目经理,后者用发火来帮助赶进度和解决困难。即便在通常氛围融洽的英国《金融时报》,编辑也知道,偶尔在最后一刻对拖沓的记者大发雷霆可以创造奇迹。

      允许员工公正而合理地发泄怒火也会推动至关重要的内部质疑。我还想知道鲍勃•戴蒙德的“不要混蛋准则”是否让巴克莱的问题积重难返。这位前任首席执行官不允许发生与企业文化相冲突的行为。但如果一些“混蛋”对操纵利率的企业文化发火,结果对巴克莱可能会更好一些--正如往来邮件显示的那样,操纵利率包括员工合谋进行的一些相当“积极”且彬彬有礼的交流。

      然而,由于潜在的副作用,我不愿建议经理们在日常工作中发火。我真正对同事发火的场合不多,有一次我发了火,结果那天的大部分时间都用来平复自己的心态了。与所有管理技巧一样,像我这样通常心态平和的人要想收放自如地发火,或者天生暴脾气者将愤怒控制在合理范围内,都需要练习。

      苹果公司的联合创始人史蒂夫•乔布斯是最出名的喜欢发火的高管。乔布斯情绪容易波动,有时还是一个彻头彻尾的暴君,他绝不是经理人的榜样。但在承认乔布斯的坏脾气弊大于利之后,传记作家沃尔特•艾萨克森写道,“被乔布斯骂得最厉害的几十位同事表示,他让他们做到了之前从未想过可以做到的事情,这最终结束了他们诸多的抱怨。下次你怒气冲天的时候,问问自己:这种即将爆发的脾气能带来什么,是糟糕的情绪和压力,还是下一代iPhone?

    [责任编辑 魏佩 ]
    相关新闻
    内蒙古新闻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
    凡本网注明“来源:内蒙古新闻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 内蒙古新闻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内蒙古新闻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②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内蒙古新闻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③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 联系方式:0471-6659743、6659744、6659725。
    新闻热线
    电话:0471-6659725
    传真:0471-6659744
    电邮:news@nmgnews.com.cn
    国际新闻排行榜
    外媒:小三险熊孩子险 中国保险公司"无所不保"
    日印宣布结为“特别”合作伙伴 安倍高规格接待...
    武装分子占领美国驻利比亚大使馆 在泳池“跳水”
    欧盟新“三巨头”出炉传递啥信号?
    BBC:中国追求"富"与"强"用知识优雅区分自己
    吉林10万档案整理公诸于世 揭露日本侵华真相
    欧盟新领导面临三大挑战
    莫迪为现实利益“讨好安倍”夸赞东京审判印法官
    欧盟向俄发出“最后通牒”将采取新一轮制裁
    日本患上“自夸自赞病”邻国崛起令日难保自信
    内蒙古新闻一周排行
    内蒙古通报3起违反中央八项规定精神案件 涉公...
    涉嫌贪污贿赂 呼和浩特市正源地产公司经理外逃...
    内蒙古巴彦淖尔市一官员因涉嫌受贿1100余万元...
    内蒙古推进党政机关公务用车制度改革 降低行政...
    呼市原市长汤爱军等四名官员被检察机关立案侦查
    呼和浩特市通报六起违反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典型...
    内蒙古确定第二批区级美丽宜居示范小镇村庄 2...
    内蒙古:新录用公务员须参加初任培训 混日子一...
    内蒙古各盟市羊肉市场价格小幅波动 三盟市降幅...
    【亮丽风景线】乌兰察布:在大格局中寻找定位
    新闻专题
    学习贯彻自治区“8337”发展思路
    中国梦•我的梦 每个人都是梦想家
    总书记的关怀温暖大草原
    贯彻三中全会精神 落实“8337”发展思路
    深入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
    热图
    内蒙古地方网群: 呼和浩特 包头 呼伦贝尔 兴安盟 通辽 赤峰 锡林郭勒 乌兰察布 鄂尔多斯 巴彦淖尔 乌海 阿拉善 满洲里 二连浩特 社科院 旗县区频道
    网站介绍 | 广告服务 | 联系方式 | 网站工作人员 | 网站地图
    Copyright © 2005-2009 内蒙古新闻网 All Rights Reserved.
    内蒙古互联网新闻中心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或镜像。新闻热线:0471-6659743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512006001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507213 蒙ICP证:0900361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