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蒙古新闻网首页 加入收藏 | 设为首页 | 电子报
    内蒙古新闻 道德法制 国际 国内 民族 文化 娱乐 体育 财经 教育 旅游 质监 健康 美食 汽车 楼市 草原社区 草原网视 影像日记 全景内蒙古
    您当前的位置 :国际频道 > 热点聚焦 正文
    转播到腾讯微博
    中国启动马航索赔准备 具体方案下周出炉
    内蒙古新闻网    14-04-02 09:14    打印本页    来源: 北京晨报

      经过连续8个昼夜的高速航行,中国海军第十七批护航编队1日抵达澳大利亚圣诞岛以南海域,展开搜寻马航失联客机任务。这是护航编队进行舰机协同搜索(4月1日摄)。新华社发

      昨天,记者从马航客机失联应急服务工作组获悉,中国已启动相关法律索赔的准备事宜。此前,美国瑞贝克律师事务所代表一名印尼乘客家属就MH370事件提起的首项法律诉讼已经被芝加哥当地法院驳回。

      3月8日MH370航班失联后,北京市政府牵头,外交部、交通运输部、民航局、司法部、公安部、民政部等多部委参与的应急服务工作组迅速成立,家属法律援助工作组成为医疗保障、心理疏导之外的重要服务,北京市律师协会遴选的60名资深律师在安置家属的5家酒店提供免费法律咨询服务。

      随着时间推移,家属们对索赔事宜的关注度提升,应急服务工作组决定增设索赔法律工作组,由各省市挑选精干律师处理中国失联乘客家属的集体索赔,具体方案预计下周出炉。

      目前,MH370航班搜寻还未取得实质性进展,澳大利亚搜救协调中心希望能尽快打捞到飞机残片以缩小海上搜寻范围,再进一步锁定飞机残骸的位置并寻找黑匣子。但民航人士透露,在飞机坠海位置难以精确锁定的情况下,打捞黑匣子难度空前,可能耗费数年。此前,法航447失事航班虽然很快找到了残骸,但黑匣子打捞花了整整两年,耗费上亿欧元。

      “空难事实还没有得到完全确认,事件真相还有很多疑点。家属们最好等待马来西亚政府宣布失联事件的明确结论,同时中国政府也认可后,再启动法律诉讼事宜。”北京威诺律师事务所主任杨兆全表示。

      但失联事件调查和法律诉讼可能耗费数年的复杂情况并不意味着家属们获得赔偿遥遥无期。中国政法大学国际法学院、中国政法大学航空与空间法研究中心此前就建议,希望政府组成谈判小组要求赔偿,谈判方可包括马航、马来西亚政府、家属与保险公司。若谈判不成功,政府可以指导家属聘请律师团,代理遇难乘客的中国籍家属,向马航提起损害赔偿诉讼。

      MH370航班失联已经24天。“痛骂、愤怒都无助于找到事件真相,也换不来亲人的生命,比较理性的选择还是为家属们的将来着想,通过索赔谋求最大权益。”市律师协会副会长张巍认为。

      根据国际航空法规,马航客机失联乘客家属有权选择在中国、美国或马来西亚发起索赔诉讼,但各有利弊。中国政法大学国际法学院博导杜新丽教授分析,在美国起诉如果胜诉,赔偿金可能相对高,但风险是周期最漫长,持续七八年很正常。而且,在美国起诉波音和马航,被当地法院驳回的可能性较大。根据国际惯例,通常不会就一件民事纠纷重复受理,即“一事不两诉”。此前包头空难的部分家属也在美国发起了诉讼,但最后以“不方便管辖”的原则驳回。

      民航管理干部学院航空法专家董念清则提醒,梳理过去十年美国对空难事件的赔偿判决,赔偿额并非人们预想的高,美国法律资源紧缺也使得当地法院不太可能为美国人寥寥无几的MH370航班耗费大量资源和精力。另外,无论是和解谈判还是法律诉讼,政府不宜冲在最前面,毕竟空难属于民事纠纷,可以协助家属选择律师。(涂露芳童沛)

       -马方披露

      最后通话为“晚安,马来西亚370”

      马来西亚交通部3月31日在一份声明中说,马航失联客机驾驶室和地面控制中心的最后通话发生在8日凌晨1时19分,通话内容是“晚安,马来西亚370”。

      声明说,马来西亚当局仍在进行调查以确定从失联客机驾驶室传回的最后通话是由机长还是由副机长发出的。交通部长已经指示调查组公布全部通话记录,这些记录将可在为乘客家属举办的说明会上获得。之前有报道称,从失联客机驾驶室传回的最后通话为“好的,晚安”,并且马航方面也曾表示初步调查显示这一通话是由副机长发出的。据新华社电

       -中国搜救

      黑匣子搜寻仪暂无重要发现

      新华社“海巡01”轮4月1日电(记者陈炜伟)“海巡01”轮船长姜龙1日上午介绍,进入澳方公布的疑似水域以来,以“海巡01”轮为指挥船的中方搜寻力量每日根据现场情况制订搜寻计划,根据多国机组提供的疑似物体信息,前往打捞、排除疑似点11处。经马方初步甄别,未发现有与马航客机MH370有重要关联。

      根据“海巡01”轮现场指挥部提供的信息,澳大利亚海上搜救中心于3月31日晚公布了中澳联合搜寻力量4月1日的重点搜寻区。

      “海巡01”轮根据中方舰船的位置及性能,将该区域由南向北划分为四个分片区,由澳大利亚“成功”号、中方4艘军舰、“东海救101”、“海巡01”、“南海救115”等中澳共8艘舰船以及7架多国联合机组进行搜寻。

      记者在现场了解到,北京时间上午9时35分,在南纬29度、东经97度附近水域,“海巡01”轮船载救助艇搭载黑匣子搜寻仪出海搜寻。截至12时,除打捞一条蓝色的、直径不到1厘米粗的绳子外,“海巡01”轮暂无重要发现。

      据了解,“海巡01”轮附近水域水深约3000米。飞机“黑匣子”一般都设定为入水自动启动,启动后会通过其自带的“水下声学定位信标”每秒发射一次脉冲信号,可以传送3至5公里,这一声波信号可以连续发射30天,之后信号逐步减弱。

       -澳方动态

      预警机出动防各国飞机碰撞

      澳大利亚方面4月1日增派一架空军“楔尾”预警机前往马航失联客机搜寻海域,以帮助管理在这一海域上空执行搜寻任务的各国飞机。

      澳大利亚海事安全局当天在微博客网站发布消息说,澳空军一架装备先进雷达的E—7A型“楔尾”预警机当天飞往南印度洋搜寻海域,执行“第一次行动任务”。

      休斯敦说,这架由波音737—700型客机改装的预警机“将帮助我们防止(各国飞机)在搜寻区域上空出现冲撞”。

      澳空军网站显示,“楔尾”预警机能够在1万米高度依靠雷达“看到”周边数百公里内的飞行物,时刻保持对地面或海面40万平方公里区域的监视。

      澳联合协调中心负责人休斯敦1日在珀斯召开的新闻发布会上承认,搜寻MH370航班的工作“可能会拖很长时间”。

      不过,澳总理托尼·阿博特1日重申,他没有为搜寻行动设定时间限制,眼下搜寻行动的强度和规模“正在提高,而不是降低”。据新华社电

    [责任编辑 李珍 ]
    相关新闻
    内蒙古新闻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
    凡本网注明“来源:内蒙古新闻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 内蒙古新闻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内蒙古新闻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②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内蒙古新闻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③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 联系方式:0471-6659743、6659744、6659725。
    新闻热线
    电话:0471-6659725
    传真:0471-6659744
    电邮:news@nmgnews.com.cn
    国际新闻排行榜
    美国:3万人白宫网上请愿要求阿拉斯加入俄
    法以最高规格迎接习近平 50份大单纪念建交50年
    卫星在南印度洋发现122件漂浮物
    德媒:日本得知习近平将访欧 派人赴欧表明立场
    泰国卫星发现可能与马航失联客机有关的漂浮物
    奥巴马称俄吞并克里米亚是因软弱:这件事还没完
    习近平主席今日访德 德媒称中国是欧洲救世主
    彭丽媛访问法国医院 看望患病儿童
    “万里路”胜“万卷书”米歇尔博客里的中国印象
    安倍在首脑峰会上用韩语问候 朴槿惠未抬头没对视
    内蒙古新闻一周排行
    李克强到赤峰喀喇沁旗察看春耕备耕:雨中翻地...
    开鲁县农机市场真热闹
    内蒙古教育厅:中小学幼儿园每月开展1次应急演练
    今年内蒙古自治区大部牧区牧草返青期推迟
    黄河内蒙古段全线开河 历时56天安全度过凌汛
    车辆受损怎么办?
    婴儿安全岛,你当如何存在
    内蒙古两旗县有望成为惠农小额担保贷款扶贫项...
    内蒙古6类中断缴费人员成今年养老保险扩面重点
    呼和浩特迎来大风沙尘天气
    新闻专题
    学习贯彻自治区“8337”发展思路
    中国梦•我的梦 每个人都是梦想家
    总书记的关怀温暖大草原
    贯彻三中全会精神 落实“8337”发展思路
    深入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
    热图
    内蒙古地方网群: 呼和浩特 包头 呼伦贝尔 兴安盟 通辽 赤峰 锡林郭勒 乌兰察布 鄂尔多斯 巴彦淖尔 乌海 阿拉善 满洲里 二连浩特 社科院 旗县区频道
    网站介绍 | 广告服务 | 联系方式 | 网站工作人员 | 网站地图
    Copyright © 2005-2009 内蒙古新闻网 All Rights Reserved.
    内蒙古互联网新闻中心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或镜像。新闻热线:0471-6659725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512006001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507213 蒙ICP证:0900361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