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蒙古新闻网首页 加入收藏 | 设为首页 | 电子报
    内蒙古新闻 道德法制 国际 国内 民族 文化 娱乐 体育 财经 教育 旅游 质监 健康 美食 汽车 楼市 草原社区 草原网视 影像日记 全景内蒙古
    您当前的位置 :国际频道 > 国际扫描 正文
    转播到腾讯微博
    西方为何在涉藏涉疆问题上与中国过不去?
    内蒙古新闻网    14-02-19 09:54    打印本页    来源: 中国西藏网

       “实用主义”的利益考量

      基于“实用主义”的利益考量和基于意识形态的政治划线,共同构成了美国外交的基本面。这同样体现于美国对“西藏问题”、“新疆问题”的决策。

       70年代,美国需要集中力量对苏联搞冷战,需要从越战泥潭中脱身,对此中国的态度至关重要,而达赖集团不仅用处不大,相反还严重影响中美关系的改善。此时利益考量占了上风。1972年尼克松总统访华后,美国大幅减少对达赖集团的经济和军事支持,继1965年中情局停止对盘据在尼泊尔王国木斯塘地区的达赖集团主要军事力量的空投后,1974年更听任尼泊尔政府军对这股力量予以歼灭。达赖集团一度在国际上形同弃儿,茕茕孑立,形影相吊,不得不把“西藏独立”的旗号改换为“中间道路”,走上“大藏区高度自治”的“曲线藏独”道路。达赖对美国行事方式心知肚明,他在其《自传》中多次埋怨“美国政府卷入西藏事务并不是为帮助西藏,而仅仅是冷战时期对付苏联的战术需要”。

      1989年3月5日拉萨发生大规模骚乱事件,接着北京发生“六四”事件,此后国际上相继发生苏东剧变,此时美国强烈感觉,对于搞乱、遏制社会主义中国来说,达赖还是大有利用价值的。于是1989年10月,作为惩罚中国的一项措施,诺贝尔和平奖的桂冠及时落到达赖头顶上,1991年美国总统第一次接见达赖,由此开西方国家首脑人物会见达赖的恶劣先例。“达赖股”在西方突然大幅升值,西方社会一般民众知道人世间有个达赖的存在,也就是从这个时候开始的。受此鼓舞,达赖宣称“三年内一定要把西藏搞成独立国家”,“不和一个即将垮台的中国政权谈判”。令美国和达赖遗憾的是,这一希望的破灭和它的到来一样快。

      2008年西方看准中国成功举办北京奥运会的急切心情,认为又一个千载难逢的机会来了。先是2007年美国把只有为美国作出过巨大贡献的人才能获得“国会金奖”高调授予达赖;继而2008年达赖集团一手制造了拉萨“3·14”打砸抢烧暴力事件;然后是西方一些国家相继发生暴力拦截奥运火炬传递事件;与此同时,西方领导人以集体抵制北京奥运会开幕式威胁、羞辱中国,压中国政府对达赖集团作出政治上的让步。只是由于西藏局面迅速恢复正常,全中国人民和全球华侨华人群起发声支持中国政府,强烈反对达赖集团和CNN等西方媒体辱华事件,西方才没敢把事情做绝。

      中国改革开放以来持续快速的发展使西方陷入一种矛盾状态:一方面谁都希望搭上中国这趟快车,尽可能从中国的发展中获取利益,特别是从经济、金融危机的泥潭中拔出腿来;另一方面,又由于害怕中国打破西方主导制定的国际游戏规则和利益格局而恐惧和焦虑,竭力利用一切机会遏制中国,并始终存有利用中国多民族的国情使中国像苏联、南斯拉夫那样走向分裂的“愿景”。所以人们看到某些规律性现象:当中国平稳发展时,西方领导人登门示好唯恐落后,而西藏、新疆一旦发生一点儿事,这些人立即翻脸不认人,恶言相加,同样唯恐落后,当然这并不妨碍西藏、新疆恢复常态时,他们的愤怒马上又转回到温和,态度转换之快速,往往达到匪夷所思程度。

      某些国家新领导人上台时,一定要不顾中国的强烈反对会见达赖,然后又私下向中国保证不会再有这样的会见发生,争取两国关系“转圜”,此后便是率领一个庞大的商贸代表团访华,获取商业利益,下一届领导人上台周而复始。当某些国家违背国际关系准则的行为遭到中国反击时,其政府、议会、法院以“三权”分立、互不管辖为由互相踢皮球;几个国家领导人在一个时期内先后会见达赖,形成多层次的压力分担“共犯机制”。

      对付“实用主义”,完全靠说理是不行的。只有当“实用主义”者感到他的一套不再“实用”,才有改变的可能。也就是说,只有当西方感到“西藏问题”、“新疆问题”已经不再具有特殊利用价值,其无理干涉才会消减,而要达到这一点无疑还需要假以时日。

    前一页 [1] [2] [3] [4] [5] [6] 下一页
    [责任编辑 李珍 ]
    相关新闻
    内蒙古新闻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
    凡本网注明“来源:内蒙古新闻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 内蒙古新闻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内蒙古新闻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②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内蒙古新闻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③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 联系方式:0471-6659743、6659744、6659725。
    新闻热线
    电话:0471-6659725
    传真:0471-6659744
    电邮:news@nmgnews.com.cn
    国际新闻排行榜
    美媒:塞班岛超过七成婴儿为中国孕妇所生
    日本起诉2010年“撞船事件”中方渔船船长
    日学者:靖国神社已成严峻国际问题
    阿尔及利亚军机坠毁事故初步确认52人遇难
    安倍“建国纪念日”重打“爱国牌”居心叵测
    英拉承诺支付稻农欠款 国会选举补投将于4月举行
    韩媒:韩朝会谈朝方首席代表曾推进双方首脑会谈
    “搞怪”情侣:新人婚礼抛鸡 瑜伽造型接吻
    韩朝高层会谈结束 朝鲜要求韩国推迟韩美军演
    美媒:日本想甩掉“战败国”包袱 安倍面临难题
    内蒙古新闻一周排行
    内蒙古文明网为全区道德建设工作提供重要平台
    内蒙古:基层公务员待遇偏低问题将逐步解决
    “看杂技·过大年”惠民专场演出
    央视曝光节后上班不在岗 武川县处理涉事单位人员
    2014年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初试成绩公布
    光天化日 通辽市一女子被男友当街捅死
    内蒙古“扫黄打非”暨文化市场管理工作部署会...
    内蒙古自治区对盟市厅局进行“三位一体”年度...
    内蒙古给会议经费公务接待公务用车“瘦身”
    踏雪闹元宵
    新闻专题
    学习贯彻自治区“8337”发展思路
    2013年中高考专题
    2013年活力内蒙古网上宣传活动专题
    【专题】最美基层干部
    【专题】加强网络法制建设
    热图
    内蒙古地方网群: 呼和浩特 包头 呼伦贝尔 兴安盟 通辽 赤峰 锡林郭勒 乌兰察布 鄂尔多斯 巴彦淖尔 乌海 阿拉善 满洲里 二连浩特 社科院 旗县区频道
    网站介绍 | 广告服务 | 联系方式 | 网站工作人员 | 网站地图
    Copyright © 2005-2009 内蒙古新闻网 All Rights Reserved.
    内蒙古互联网新闻中心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或镜像。新闻热线:0471-6659725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512006001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507213 蒙ICP证:0900361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