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蒙古新闻网首页 加入收藏 | 设为首页 | 电子报
    内蒙古新闻 道德法制 国际 国内 民族 文化 娱乐 体育 财经 教育 旅游 质监 健康 美食 汽车 楼市 草原社区 草原网视 影像日记 全景内蒙古
    您当前的位置 :国际频道 > 国际扫描 正文
    转播到腾讯微博
    中国商人160万美元"换回"圆明园石柱:对方不为钱
    内蒙古新闻网    14-02-12 08:39    打印本页    来源: 新京报

    圆明园7石柱9月回国   黄怒波160万美元促成民间协议

     圆明园7石柱9月回国

     归还方为挪威一博物馆,黄怒波资助对方160万美元

     此次文物回归促成者黄怒波。

    今年9月,根据中国和挪威的一份民间协议,流入挪威的7根圆明园石柱有望回归中国。

      促成此次协议的为中坤投资集团董事长黄怒波,他已资助1000万挪威克朗给挪威卑尔根KODE博物馆,并希望后者能将圆明园石柱归还中国。

      KODE博物馆负责人对新京报记者表示,该博物馆共有21根圆明园石柱,根据与中方签订的协议,今年9月,第一批7根石柱将运至北京。

      昨日,黄怒波称,这批石柱将在北京大学赛古勒考古与艺术博物馆展出。

      回归是否会继续?

      根据中坤集团内刊《中坤集团报》显示,去年12月12日,集团与挪威KODE博物馆签约,“此次合作将积极促成挪威民间收藏的中国艺术藏品重回祖国怀抱。”

      据KODE博物馆工作人员介绍,馆内有约4000件中国与东亚的文物藏品,其中有21根圆明园石柱,但因场馆限制,只展出7根。

      剩余中国文物是否也将归还?KODE博物馆高级顾问海德表示,归还7根石柱的事宜正在按照第一份合约内容执行,“我们可以期望,以后可能会有第二批、第三批,但需双方协商,然后签订新协议。”

      昨日,挪威外交部发言人对KODE博物馆的决定表示赞同,但挪威政府并未参与归还的项目,不过,对最终的“欢乐结局”感到高兴。

      谁促成这次协议?

      据媒体报道,这些石柱是约翰·威廉·诺尔曼·蒙特在1907年至1935年间捐献给KODE博物馆的。KODE博物馆是欧洲规模最大的中国文物收藏馆之一。

      但去年1月,一起盗窃案致该博物馆损失20多件中国展品,而这已是该馆中国收藏品近年第二次被窃了。

      对圆明园流失文物颇感兴趣的黄怒波获悉后,向KODE博物馆资助1000万挪威克朗(约合160万美元),作为后者修缮中国艺术藏品展位计划的一半资金来源。

      不过,KODE博物馆新任馆长卡琳·汉斯波认为,博物馆方面并非仅仅因接受黄怒波捐赠而将圆明园文物归还中国,“黄先生的捐赠仅是加强双方进行学术研究,并将用于KODE博物馆的中国藏品展览及修复”。

      卡琳·汉斯波解释说,归还圆明园大理石柱也是KODE博物馆迈出的第一步,博物馆方面希望以此来加强和促进中国与挪威在文物保护方面的学术研究。

      据其介绍,博物馆方面、挪威政府和卑尔根市政厅已决定将出资加强中国藏品安全性维护,应对中国藏品两次遭窃一事。

      归国后将如何处置?

      黄怒波称,这批圆明园石柱将在北京大学赛古勒考古与艺术博物馆展出。

      来自《中坤集团报》的消息称,北大将与KODE博物馆建立长期的学术合作关系,除定期派遣专家赴挪威协助KODE博物馆,鉴定整理馆内中国藏品外,还将协助博物馆举办中国藏品、瓷器的永久性展览。

      “这是有意义的好事,我们乐助其成。”对此,昨日,北京大学新闻发言人蒋朗朗称,这批海外民间藏品能在博物馆得到专业性维护,不仅有利于文物保护,也有利于传承悠久的中华文化。

      至于校方如何维护这些文物,以何种方式展出等问题,蒋朗朗表示,“具体考古博物馆会制定详细的方案。”

      这些石柱是否算永久性捐赠给中方?KODE博物馆高级顾问海德回应称,“你可以把它想象成一个时间超长的展览,从这角度来说,是的。”

       -解读

      中国圆明园学会专家:

      是最大一批圆明园回归文物

      中国圆明园学会学术专业委员会委员、《谁收藏了圆明园》作者刘阳昨日表示,7根圆明园大理石柱保存非常完好。一旦圆明园石柱回归,将是继去年兔首和鼠首后,目前最大的一批圆明园回归文物。

      据刘阳介绍,圆明园石柱应位于长春园西洋楼建筑群,始建于乾隆中期。7根石柱分别高1米,属于养雀笼、谐奇趣、海晏堂和方外观等西洋建筑外侧镂空扶手之间的石构件。据推断,这些雕刻精美的石柱应该是在圆明园被焚毁后,被人用马车运出圆明园的,但具体年代无从考证。后被挪威骑兵军官蒙特购买。

      据了解,7根石柱中的大部分目前在圆明园西洋楼景区遗存的石构件中均可找到,其精美的纹饰和高超的雕工代表了清代乾隆时期的最高水准。圆明园管理处有关人士表示,目前对回归后的具体情况还不知情,但圆明园流失文物能够回归中国,当然是一件好事。新京报记者蒋彦鑫

      对话

      黄怒波:他们对中国很友善,不是因为钱

      谈过程

      “我告诉他们要还给中国”

      新京报:你是怎么知道挪威博物馆有国内文物的?

      黄怒波:去年正好去挪威做诗歌交流,认识的他们,发现这些文物。

      新京报:你是把文物买下来了吗?

      黄怒波:不是,就是文化交流,我支持他们博物馆建设,他们把圆明园文物还回来。

      新京报:当时索要文物回来的过程顺利吗?

      黄怒波:很顺利,我们谈得很投缘,我来回去了几趟,他们董事会觉得这事不错,一致通过,我挺感动的。

      新京报:如果不是因为对方缺少资金维护中国藏品,谈下来的可能性大吗?

      黄怒波:即使他们不缺资金,也没问题。他们对中国很友善,他们也不是因为钱,就是觉得应该还给中国,弥补曾经的文化创伤。

      谈归属

      “放在北大教育意义最大”

      新京报:这7根石柱有没有经过专家鉴定?

      黄怒波:北大派专家鉴定过,确实是圆明园的。

      新京报:为什么要让这些文物回到北大?

      黄怒波:因为北大是我的母校,作为一个毕业生,要回报母校。而且北大作为圆明园一部分,又是我们青年学子的梦想殿堂,如果放在北大,教育意义最大。可以让他们接受爱国主义教育,让他们知道究竟有怎样屈辱的历史,告诉他们要珍惜眼下,生活在这么一个好时代。

      新京报:和学校沟通了?

      黄怒波:早就和学校在做这事,只是不想宣传张扬,去年就做成了。

      新京报:这些文物会面向公众开放吗?

      黄怒波:那肯定,会开放,因为这有利于爱国主义教育,也是一个民族耻辱的历史嘛,一个国家强大了,就再也不会耻辱,弱小时,你看圆明园就被烧了,文物也被抢走,现在那么强大的国家就再也不可能发生这种事。

      新京报:接下来会有更多的文物回到中国吗?

      黄怒波:那不一定,我主要是对圆明园文物感兴趣。

      新京报:你不能算一个文物爱好者?

      黄怒波:我对一般文物无所谓,没兴趣,比如对瓷器就不喜欢,但我主要对圆明园的感兴趣。如果有机会,还会把圆明园的文物弄回来。

      新京报:那接下来还有什么计划?

      黄怒波:暂时没什么计划。(记者 许路阳 韩旭阳)

    [责任编辑 李珍 ]
    相关新闻
    内蒙古新闻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
    凡本网注明“来源:内蒙古新闻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 内蒙古新闻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内蒙古新闻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②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内蒙古新闻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③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 联系方式:0471-6659743、6659744、6659725。
    新闻热线
    电话:0471-6659725
    传真:0471-6659744
    电邮:news@nmgnews.com.cn
    国际新闻排行榜
    印尼火山喷发吞噬村庄 白色覆盖似“鬼城”
    安倍欲挟持媒体“统一口径” 如意算盘惹来新麻烦
    菲律宾“三板斧”急扩南海军力 或危及亚太稳定
    旅泰大熊猫“林慧”不幸流产 已怀孕128天
    日外相访美确认加强日美同盟 主动向韩“示好”
    加拿大收紧入籍政策 中国大陆移民影响最大
    美国新任驻华大使鲍卡斯:与中国多次“打交道”
    菲律宾突击搜查非法黑砂矿场 拘捕14名中国人
    少年河流中潜游救小鹿 单手托举助其上岸
    安倍会普京弯腰逗宠物狗 再谈积极和平主义
    内蒙古新闻一周排行
    内蒙古将整治党政机关干部职工迟到早退、擅离...
    呼和浩特市发生一起燃气泄露事故致1死多伤
    内蒙古今年将实施一批具有战略性影响的重大项目
    全区第二批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第一次工...
    丈夫不能生育妻子却产子,他想离婚法院支持吗?
    王君:深入学习贯彻习总书记视察我区时重要讲...
    【新春走基层·出区通道行】银巴高速上的“全体...
    【新春走基层· 出区通道行】顺心西大门
    呼和浩特一未满14岁少年竟是犯罪团伙“老大”
    欢乐春节 首届内蒙古赤峰市契丹城祈福庙会亮点多
    新闻专题
    学习贯彻自治区“8337”发展思路
    2013年中高考专题
    2013年活力内蒙古网上宣传活动专题
    【专题】最美基层干部
    【专题】加强网络法制建设
    热图
    内蒙古地方网群: 呼和浩特 包头 呼伦贝尔 兴安盟 通辽 赤峰 锡林郭勒 乌兰察布 鄂尔多斯 巴彦淖尔 乌海 阿拉善 满洲里 二连浩特 社科院 旗县区频道
    网站介绍 | 广告服务 | 联系方式 | 网站工作人员 | 网站地图
    Copyright © 2005-2009 内蒙古新闻网 All Rights Reserved.
    内蒙古互联网新闻中心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或镜像。新闻热线:0471-6659725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512006001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507213 蒙ICP证:0900361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