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蒙古新闻网首页 加入收藏 | 设为首页 | 电子报
    内蒙古新闻 道德法制 国际 国内 民族 文化 娱乐 体育 财经 教育 旅游 质监 健康 美食 汽车 楼市 草原社区 草原网视 影像日记 全景内蒙古
    您当前的位置 :国际频道 > 国际扫描 正文
    转播到腾讯微博
    美国的外交大权到底是谁说了算?
    内蒙古新闻网    14-01-04 11:08    打印本页    来源: 新华国际

      去年11月,在美国奥巴马政府的推动下,有关各方与伊朗在日内瓦就核问题最终达成一项临时协议,即在六个月时间内,伊朗冻结核浓缩计划,而国际社会将放宽部分经济制裁。虽然奥巴马总统批准签署了这个协议,但美国的国会却对这个协议不买账,认为必须继续采取更多的制裁措施。12月中旬,国会举行伊朗核问题听证会,国务卿克里到场作证,我也专门来到现场聆听。听证会上,议员们不依不饶,认为伊朗有可能说话不算数,不能放宽制裁。克里反复强调,这是千载难逢的机会,如果伊朗没有严格履行协议,我们再施加更多制裁不迟。

      过去我一直想当然地以为,美国的外交大权肯定是掌握在行政当局手中,同时国会也有一定的影响力,主要是通过立法来实现。但经过一番仔细研究,我发现远不是这样。美国的外交决策大权与其他内政的权力一样,其实也是分权的,行政当局没有绝对的控制权,国会在外交决策过程影响很大。

      在中国人看来,外交事务上一般都是政府说了算,两国政府一旦签定协议,则万事大吉。而实际情况远比我们想像得复杂,我们也因此吃过不少苦头。在一些很重要和敏感的问题上,我们与美国行政当局达成协议,却发现他们承诺的事有时难以做到,因为国会不同意。可在我们看来,那是你们内部的事情,不该我们操心。可实际情况是,在与与美国打交道时,如果你只与行政当局打交道,远远不够,你必须还要同时与国会参众两院500多个议员打交道,不然的话,在某项政策的制定和落实时,就会突然杀出个程咬金,叫你左右为难,叫苦不迭。

      当然,美国外交决策的提议和执行主要是在行政和司法当局的身上,但对外交决策有一定影响的还有不少角色,比如司法当局、利益集团、智库、媒体以及一些普通公众,他们都有可能在某一项外交政策的中发挥作用。

      那么,美国行政当局与国会在外交决策上是如何分工的呢?

      首先,我们需要看一下美国的宪法是怎么规定的。

      关于外交政策,美国宪法有以下一些相关规定。一是对外宣战权通常由国会决定,行政当局对外签署国际条约、制定关税和贸易条款等事项须经国会批准。总统任免驻外大使须经参议院批准。

      换句话说,宪法将外交决策权既赋予了总统,也同样分了不少给国会。至于在具体问题上怎么做,有时需要就事论事。就某一外交政策,谁先提出,谁来执行,双方都可以发挥作用,并可以在不同阶段发挥不同的作用。正如一位美国专家指出的那样,美国国父们在做出这项设计时,“直接导致在制定外交政策时争斗”(invitation to struggle for the privilege of directing U.S. foreign policy)。因此,美国的外交决策过程其实就是一个充满斗争与妥协的产物。

      从历史上看,美国总统在外交政策上有以下权利:对国外突发事件进行回应,就国际问题提出立法建议,谈判签署国际协议,阐述政策主张,提出政策执行和采取一些独立行动等。

      国会则有以下权利:提出立法决议案和政策主张,提出法律规定,施加法律影响,提出司法限制或拒绝拨款,提出非正式建议,行使国会监督等。

      因此,美国的外交政策从实质上看是始终处于一个动态的变化中,即在一种不断的摇摆中保持一定的连续性。当然,外交决策的根源肯定是在国内。不管是白宫还是国会,在制定和执行某项外交政策时,另一方都有能力去影响或改变这项政策。

      比较而言,美国外交政策的制定有几个较为显著且与其他国家不尽相同的特点:

      一是美国外交政策并不是产生在一个真空状态下,而是由一个大的战略主导。比如冷战期间,时任美驻苏联使馆代办的乔治·凯南率先提出对苏“遏制”政策,“遏制”成为主导整个冷战过程的大战略。同时,美国在制定和执行外交政策时往往涉及方方面面,是一个漫长的过程。

      二是外交决策过程不仅漫长,而且十分复杂,有时很难搞清楚到底是谁首先提出政策,或是谁改变了某项政策。仔细研究一下美国的一些重大外交政策,我们会发现,行政和立法当局经常就某一政策频繁互动,施加影响,在大多数时候已很难找到这一政策的源头。

      三是白宫与国会对外交政策影响和作用的大小,往往因人而异,而且与总统和一些重量级国会议员的个性等因素相关。有美国学者研究发现,在不同历史阶段,总统和国会对外交政策的控制力相对有所不同。举例而言,在建国初期的1789-1829年间,在外交政策上总统处于强势地位,而1829年至1898年长达70年的时间里,国会在外交上占据上风。从1898年到两次世界大战后的阶段,又是总统主导了外交决策。从越战开始到1973年结束,国会恢复了强势地位。在里根和老布什执政期间,总统外交决策权明显上升,并在1991年的“沙漠风暴”时达到顶点。

      简言之,在处于紧急状态时比如进行对外战争时,显然是总统大权在握,国难当头,形势所迫,国会不再刁难。但在非紧急状态时,往往就要看总统的个性和一些重要国会议员的态度了。

      另一个误区时,不少人认为,在外交政策上肯定是美国的行政当局首先提出建议,国会通常只是扮演一个次要的角色。这种看法其实并不确切。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和战后,一些国会议员率先提出一些重要外交立法议案,对美外交政策走向具有重要影响。比如1943年,国会取消歧视中国人法案,同年,富布莱特决议案呼吁美国积极参加国际组织,1958年,MONRONEY决议案提出建立“国际发展协会”( International Development Association),1961年国会通过的“对外援助法案”(FOREIGN AID ACT)等。

      到底由谁来对外宣战,一直是白宫和国会争论的焦点。1973年,美国国会两院一致通过“战争授权法案”(WAR POWER ACT),并以三分之二多数驳回了尼克松总统的否决。该法案规定,总统在向国外派遣军队前必须与国会沟通,并在派兵后24小时内向国会汇报。如果总统出于形势紧急而运用武力,在没有得到国会授权的情况下,总统须在90天内停止军事行动并撤军。这项法案有许多模糊之处,因此有的美国总统往往在派兵问题上自行决定,不理会国会。克林顿总统在科索沃问题上使用北约空军即是一例,虽然违反了国会的规定,但没有人追究此事。

      美国外交大权的分权体制,导致美国国会对外交政策的影响力要远强于其它国家的议会。原则上讲,总统提出外交政策建议(INITIATE),国会具有处置(DISPOSE)的能力,可就某一项外交政策的实施给予拨款或拒绝。历史经验表明,到底谁在外交政策上说了算,虽然在本质上是一种分权,但在多数时候外交权力的天秤倒向总统一边。

     [1] [2] 下一页
    [责任编辑 赵文萃 ]
    相关新闻
    内蒙古新闻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
    凡本网注明“来源:内蒙古新闻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 内蒙古新闻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内蒙古新闻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②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内蒙古新闻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③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 联系方式:0471-6659743、6659744、6659725。
    新闻热线
    电话:0471-6659725
    传真:0471-6659744
    电邮:news@nmgnews.com.cn
    国际新闻排行榜
    外媒热议习近平办公室摆家人照片:更人性化
    俄媒猜2020东亚开战:中国完胜 美或只能认输
    吕秀莲:中日开战台先遭殃 不许提钓鱼岛主权
    安倍晋三是全世界的一剂毒药
    日艺人称安倍“拜鬼”等同为希特勒扫墓引热议
    外媒热议中国废止劳教制度:要防止出现替代品
    金正恩新年向韩国抛橄榄枝 吁民族间停止诽谤反目
    俄罗斯"黑寡妇"自爆致18死 两任丈夫均恐怖分子
    媒体爆料奥巴马夫妇已分居 米歇尔约见律师
    世界关注中国:2014会否成“火药桶”
    内蒙古新闻一周排行
    关于对拟提任厅局级领导干部进行公示的公告
    内蒙古:领导干部举办婚丧嫁娶活动须申报
    师生改编《爸爸去哪儿》主题歌 《老师去哪儿》...
    呼包鄂交通圈又开新车 实现城际列车“公交化”
    呼和浩特-张家口客运专线铁路明年开工建设
    内蒙古自治区党委政府通报表彰交通厅
    2013年通辽市科学发展百件新闻
    以职务便利陷金钱泥潭 一公司女领导涉案4宗获...
    记者体验内蒙古城际列车 出行缩短时间方便民众
    自治区党委办公厅政府办公厅:认真贯彻落实中...
    新闻专题
    学习贯彻自治区“8337”发展思路
    2013年中高考专题
    2013年活力内蒙古网上宣传活动专题
    【专题】最美基层干部
    【专题】加强网络法制建设
    热图
    内蒙古地方网群: 呼和浩特 包头 呼伦贝尔 兴安盟 通辽 赤峰 锡林郭勒 乌兰察布 鄂尔多斯 巴彦淖尔 乌海 阿拉善 满洲里 二连浩特 社科院 旗县区频道
    网站介绍 | 广告服务 | 联系方式 | 网站工作人员 | 网站地图
    Copyright © 2005-2009 内蒙古新闻网 All Rights Reserved.
    内蒙古互联网新闻中心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或镜像。新闻热线:0471-6659725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512006001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507213 蒙ICP证:0900361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