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蒙古新闻网首页 加入收藏 | 设为首页 | 电子报
    内蒙古新闻 道德法制 国际 国内 民族 文化 娱乐 体育 财经 教育 旅游 质监 健康 美食 汽车 楼市 草原社区 草原网视 影像日记 全景内蒙古
    您当前的位置 :国际频道 > 外媒拾萃 正文
    转播到腾讯微博
    伦敦市长热衷推广骑自行车 欲向荷丹首都看齐
    内蒙古新闻网    13-12-23 09:56    打印本页    来源: 新华国际

    新华网消息 据海外网报道,英国《经济学人》网站报道12月16日发表了题为《为何骑自行车在某些城市繁荣发展,但是在其他城市却没有?》的文章。文章称,伦敦市长鲍里斯·约翰逊希望把骑自行车的理念在伦敦推广开来,但是这并不是一个简单的任务。

    伦敦市长热衷推广骑自行车 欲向荷丹首都看齐

    全文摘编如下:

    伦敦市长鲍里斯·约翰逊(Boris Johnson)的性格比较张扬;长期以来,他都因为热爱骑自行车而为人所知——他无视交通规则、无视其他骑车人以及小报摄影师,继续坚守着骑自行车的理念。尽管鲍里斯做出了如此大的努力,在伦敦骑自行车的人依然是少数。根据2011年的统计数据,尽管骑自行车在过去的10年里一直处于增长的趋势,但是伦敦现在仍然只有2.5%的人选择骑自行车上班。鲍里斯认为,目前的人数还远远不够。他表示,“骑自行车应该成为伦敦街头一道著名的风景,骑自行车在伦敦的流行度应该达到丹麦首都哥本哈根或者荷兰首都阿姆斯特丹的水平。”那么,骑自行车为何在某些城市繁荣发展,但是在另一些城市却没有呢?

    鲍里斯那野心勃勃的目标不可能轻易达成:在阿姆斯特丹,有57%的居民每天都使用自行车,骑自行车在该市的交通流量中占据了38%。在哥本哈根,52%的人每天骑自行车上班或上学。但是,英国也有一些地区在推广骑自行车方面取得了巨大的成功。在剑桥,30%的居民每天骑自行车上班;在伦敦东区的哈克尼,每天骑车上班的人数大约占15%。但是,一个地方有多少人骑自行车首先取决于什么类型的人居住在该地,这一点比什么都重要,不过也许会让鲍里斯感到烦恼。在英国,鉴于骑自行车的人一般都是富裕的年轻人,那么增加这类人群的人数就是关键问题。剑桥是一个富裕的大学城,随处可见年轻的学生;哈克尼是伦敦的高档地区,在这里居住的一般是时尚年轻的网页设计师和平面设计师。所以,这两地拥有众多骑自行车的人不足为奇。这同样也适用于俄勒冈州的波特兰,波特兰或许是在自行车推广方面做得最为成功的美国城市。相比之下,在阿姆斯特丹和哥本哈根两地,骑自行车的人大多数是女性;但是在这两个城市,几乎所有人都或多或少地使用自行车,无论其年龄和收入。

    所以,鲍里斯面临的问题或许不是如何让人们爱上骑自行车,而是如何让那些不愿骑自行车的人爱上自行车——比如说妇女和老年人。首先需要解决的就是安全问题。荷兰和丹麦不仅拥有完善的基础设施,其拥有的骑自行车的绝对人数就意味着两地的安全系数较高。根据两地的交通法,如果骑自行车的人与使用其他交通工具的人发生事故,那么交通法几乎总是倾向于骑自行车的人。这或许会让机动车司机在路上更加小心谨慎。在英国,有三分之二的女性认为道路安全系数不够,所以她们不会选择骑自行车。更加安全的道路将会让更多的人选择自行车作为交通工具。但是,安全并不是唯一的要素。米尔顿凯恩斯和斯蒂夫尼奇是英国两个新建城镇,两地均拥有无可挑剔的自行车道——也被称为“绿色车道”——自行车道将骑自行车的人以及行人与机动车分离开来。但是在这两个城镇,很少有人骑自行车:人们更喜欢在机动车道上快速驾驶。要想让人们选择自行车,你不仅需要让人们有安全感,还得让其他交通方式看起来没有骑自行车舒适。实际上,哈克尼骑自行车的人数之所以高于伦敦其他行政区,部分原因就在于哈克尼的公共交通体系比伦敦其他地区要差。

    因此,如果鲍里斯的自行车革命要想取得成功,他或许只能希望伦敦其他交通方式的高成本和不够便利能够推动更多人选择自行车。随着时间的推移,这可能会带来一种自行车文化:如果你的某位朋友或同事选择骑自行车上班,那么你也很可能会受到他们的影响,进而考虑骑自行车上班。在阿姆斯特丹和哥本哈根,即便是二战之后汽车的价格出现了大幅下降,自行车文化也从未消失,这或许是因为两地的交通十分拥堵、道路十分狭窄。伦敦的交通更加拥堵,而且其人口数量很快将会达到1000万,所以自行车文化很可能也会流行起来。(郝伟凡)

    [责任编辑 李中锋 ]
    相关新闻
    内蒙古新闻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
    凡本网注明“来源:内蒙古新闻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 内蒙古新闻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内蒙古新闻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②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内蒙古新闻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③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 联系方式:0471-6659743、6659744、6659725。
    新闻热线
    电话:0471-6659725
    传真:0471-6659744
    电邮:news@nmgnews.com.cn
    国际新闻排行榜
    中美已就军舰南海相遇事件进行有效沟通
    韩将归还425具中国志愿军遗骸
    海军少将杨毅谈中美军事交流:要敢于“与狼共...
    海军少将:美舰强闯我航母内防区近似挑衅
    中国回应美日防空识别区指责:表演够了,该歇了
    澳前总理吉拉德旧居火爆拍卖 价格远超预期
    普京不经意间流露对华友好 亲点中国记者提问
    2014,世界面临的悬念
    菲方屡抓在菲中国公民 我使馆发四项提醒
    《产经新闻》:日本难让东盟“反华”
    内蒙古新闻一周排行
    冬季人才交流会举行
    内蒙古日报社公开招聘工作人员面试成绩及进入...
    中央提出“两横三纵”格局 呼包鄂跻身区域性城...
    2013内蒙古工资指导价公布 呼包鄂位列前三位
    武志忠一审被判无期徒刑
    内蒙古一房产公司用假抵押证书贷出1900万
    内蒙古赤峰市现宋代嵩山少林寺《少林拳谱》珍本
    首府:一男子当街杀人驾车逃逸遇夜查交警被擒
    通辽市211万农牧民获得大病医疗保障
    春运加开京包特快8小时到当日往返
    新闻专题
    学习贯彻自治区“8337”发展思路
    2013年中高考专题
    2013年活力内蒙古网上宣传活动专题
    【专题】最美基层干部
    【专题】加强网络法制建设
    热图
    内蒙古地方网群: 呼和浩特 包头 呼伦贝尔 兴安盟 通辽 赤峰 锡林郭勒 乌兰察布 鄂尔多斯 巴彦淖尔 乌海 阿拉善 满洲里 二连浩特 社科院 旗县区频道
    网站介绍 | 广告服务 | 联系方式 | 网站工作人员 | 网站地图
    Copyright © 2005-2009 内蒙古新闻网 All Rights Reserved.
    内蒙古互联网新闻中心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或镜像。新闻热线:0471-6659725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512006001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507213 蒙ICP证:0900361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