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蒙古新闻网首页 加入收藏 | 设为首页 | 电子报
    内蒙古新闻 道德法制 国际 国内 民族 文化 娱乐 体育 财经 教育 旅游 质监 健康 美食 汽车 楼市 草原社区 草原网视 影像日记 全景内蒙古
    您当前的位置 :国际频道 > 国际扫描 正文
    转播到腾讯微博
    卡梅伦走了 留下一片思考
    内蒙古新闻网    13-12-05 11:41    打印本页    来源: 人民日报海外版

    卡梅伦走了 留下一片思考

    2010年11月10日,正在中国访问的英国首相卡梅伦游览了北京居庸关长城。图为卡梅伦与中国“根与芽”的孩子们一起游览。(资料图片)

    中英关系齿轮再次转动

    “Hello中国的朋友们,我非常高兴能加入微博。期待不久后的访华!”这位英国近200年来最年轻的首相刻意选择访问前夕在微博开设账号,用年轻人的方式向中国问好,为他12月2日至4日的访华暖场。标准照片作头像,威斯敏斯特宫俯瞰作背景图,开通一周以来粉丝已经超过20万。英国首相戴维·卡梅伦的此次访华吸引了外界的众多目光。

    英国《卫报》2日说,专机在北京一着陆,卡梅伦就发表了“对中国热情洋溢的称赞”讲话,称英国将扮演中国在西方世界最强有力的支持者角色。

    英国媒体把卡梅伦在中国媒体的访谈,翻译成四个更愿意:西方世界中,没有哪一个国家像英国一样,“更愿意”向中国开放投资市场,“更愿意”满足中国消费者需求,“更愿意”看到中国与G8、G20和欧盟开展贸易往来。因此,英国“更愿意”在相互理解和尊重的基础上,与中国展开对话,解决两国共同关注的问题,维护两国共同利益。

    “金牌推销员”的华丽成绩单

    要拉动经济走向复苏,增加就业机会,中国当然是英国不可或缺的最大海外市场,精明的“金牌推销员”当然不会错过这么好的机会。访华首日,在卡梅伦与中国国务院总理李克强的共同见证下,中英签署了两国投资、科技创新、金融、司法、文化、卫生等领域10个合作文件;而在近500名中英企业家参加的中英工商界峰会上,投入真金白银的签约项目就有7个,各个领域的合作备忘录更是不计其数,让冬天里的中英关系迅速升温。

    3日在有上百家中英企业参加的商务午宴上,卡梅伦将英中定位为“不可或缺”的伙伴关系。卡梅伦叮嘱英国企业“要用双手紧紧地抓住中国机遇”。他说,近30年来,中国经济每8年翻一番,中国中产阶级人数接近6亿,相当于整个欧洲的人口;中国每年要让1300万人进入城市。“把这些事实和数字加在一起就是一个巨大的机会”。

    在英国《金融时报》看来,这个巨大的机会也许就是促成英中在高铁项目上的合作。英国《泰晤士报》的评论认为,卡梅伦访华,将带动英国中小型企业的发展,中国的发展对英国也是一个难得的机会,不但能拉动大项目建设,同时对英国无以计数的小企业来说,也是它们分享中国发展红利的大好平台。

    除了企业之外,卡梅伦还在3日下午对上海交通大学的学生发表演讲,并见证了英中医疗合作新纪元。美联社报道说,双方还签署单独协议,英超帮助培训中国教练和裁判以及加强和中超的合作。卡梅伦还表示,将在武汉设立英国领事馆。

    寒随一夜去,春逐五更来

    从年初法国总统奥朗德访华开始,欧洲领导人以推销员身份来华早已算不得新鲜事,而卡梅伦此行带着更加艰巨的任务——为从去年5月会见达赖开始冰冻的中英关系解冻。中国驻英国大使刘晓明引用古句“寒随一夜去,春逐五更来”形容中英关系步入正轨。

    “过去一年多来,中英关系之所以遇冷,很大程度是因为去年卡梅伦曾不顾中方反对会见达赖喇嘛。”中国人民大学国际关系学院副院长金灿荣教授表示,“当初的问题导致两国将近一年半时间中断了高层交往,矛盾是他引起的,此访可谓‘解铃还须系铃人’。”

    俄塔社2日称,卡梅伦是西方国家领导人中第一位在中共十八届三中全会结束后前往与中国领导人会晤的。文章说,这一访问本应在一年前举行,但因卡梅伦去年5月会见达赖喇嘛,访问被搁置。德国《法兰克福汇报》评论说“达赖喇嘛已是昨天”,现在英国开始发起魅力攻势。

    或许英国在对华外交经历了风波后已经认识到,对华外交用过去那种施压的方式达不到效果,而且还会对其经贸利益带来较大损害,因此开始淡化人权、西藏等方面的问题。但无论如何,卡梅伦的中国之行对中英两国都是有利的,至少表明两国关系在经历曲折后逐步走入正轨,为两国全方位合作提供了新的空间。英国政府能否在中国如愿以偿,这次首相出访只是一个开端,未来还要向前看。

    [责任编辑 李中锋 ]
    相关新闻
    内蒙古新闻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
    凡本网注明“来源:内蒙古新闻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 内蒙古新闻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内蒙古新闻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②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内蒙古新闻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③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 联系方式:0471-6659743、6659744、6659725。
    新闻热线
    电话:0471-6659725
    传真:0471-6659744
    电邮:news@nmgnews.com.cn
    国际新闻排行榜
    西班牙男子忆狼人童年:母狼给我肉 蛇保护我
    叙利亚食物短缺 反对派疑杀狮充饥(图)
    泰国总理英拉赢得不信任投票 反对派弹劾失败
    东伊运认领北京金水桥恐袭 CNN们应该感到脸红
    国防部回应日本要我撤防空识别区:44年后再考虑
    英国首相卡梅伦今起访华 率最大贸易代表团
    首次登月宇航员“嫦娥”、“玉兔”对话走红
    45亿年孤单旅行终消亡 “世纪彗星”或已灰飞烟灭
    美日侦察舰机接力监控辽宁舰 三国四航母聚南海
    卡梅伦访华前参观中国画展 期待坐高铁吃火锅
    内蒙古新闻一周排行
    牛奶涨价的背后……
    呼和浩特市查处36处小产权房 提醒市民不要购买
    全区第五届烹饪技能大赛举行
    校园里举办艾滋病防治知识竞赛
    呼市90后少女介绍3女孩卖淫被抓
    黄河内蒙古段出现流凌
    鄂尔多斯市单车婚礼低碳时尚
    奶源紧缺 包头市液态奶“涨”声一片
    呼市每天近千人排队领二代社保卡 市民可错峰领卡
    自治区十二届人大常委会第六次会议举行第二次...
    新闻专题
    学习贯彻自治区“8337”发展思路
    2013年中高考专题
    2013年活力内蒙古网上宣传活动专题
    【专题】最美基层干部
    【专题】加强网络法制建设
    热图
    内蒙古地方网群: 呼和浩特 包头 呼伦贝尔 兴安盟 通辽 赤峰 锡林郭勒 乌兰察布 鄂尔多斯 巴彦淖尔 乌海 阿拉善 满洲里 二连浩特 社科院 旗县区频道
    网站介绍 | 广告服务 | 联系方式 | 网站工作人员 | 网站地图
    Copyright © 2005-2009 内蒙古新闻网 All Rights Reserved.
    内蒙古互联网新闻中心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或镜像。新闻热线:0471-6659725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512006001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507213 蒙ICP证:0900361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