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大西洋》月刊网站10月4日文章】题:想了解中国的现状么?不要看国内生产总值(作者该刊副主编马特·斯基亚文扎)
对中国的国内生产总值(GDP)数字的解读即便在最好的情况下也会是困难重重的———但是如果这些数字本身就靠不住,又该怎么办呢?尽管中国经济数据的真实性是一个值得争论的话题,不过对这些数据持批评态度的人士存在两个基本的担忧:
第一是透明度———中国历来对其采用的统计方法闪烁其词,其发布每季度GDP增长率的速度让人对这些数字的准确性产生怀疑。第二,中国的全国性数据并不总能与省级政府提供的信息对上号,有时会存在10%的出入。
不管怎么说,GDP对于经济的健康而言并不是最有效的衡量指标。六年前,中国领导人称中国经济“不平衡、不协调和不可持续”,流露出北京对于中国当时过于迅速的增长速度感到不安。中国领导人的担忧反映了一种越来越强烈的共识,即中国经济过分依赖于投资和出口,而对消费的依赖不足。例如,如果地方政府下令兴建一家工厂,GDP就会上升,即便最后没有人利用这家工厂制造产品。正如中国褐皮书国际总裁利兰·米勒所言,结果,GDP统计数字成为了经济成长、而不是生产力的指标,从而使它完全失去了衡量经济状况的功能。
北京希望改变这种局面,调整中国经济的结构,使之转向一种更多地依赖消费而不是投资(以及更多地依赖服务业而不是制造业)的形态。但是这种变化不会在一夜之间发生,而且在中国这样一个国家,强劲的GDP数字仍然掩盖了经济中的结构性弱点,从而让这种数字变得没有意义。
那么我们可以使用什么样的衡量标准?
现任中国总理李克强在2007年曾表示,中国的GDP数字是“人造的”,而他自己依据的是其他三个衡量指标,即耗电量、铁路货运量和银行贷款额。不久之后,这种观点成为了中国经济数据的替代衡量标准。尽管不尽完善,有专家称用电量并不总能可靠地跟踪经济增长,但这个“指数”至少依据的是不受政治操纵的数据。
尽管经济学家和投资者的手头现在有了更为准确和有效的数据,但一个仍然值得考虑的问题是全国性数据究竟有多大用处。就像米勒所说的,“中国不是一个简单的中国,它是由一大堆小‘中国’组成的”。中国是一个庞大的、碎片化的国家,存在着巨大的经济多样性,要想在不考虑对于各组成部分的影响的情况下得出有关中国经济的总体结论是很难的。
依据这样的认识,米勒的《中国褐皮书》把目光瞄准相关的部门、地区和产业,目的是形成关于中国经济增长真正动因的更为准确的印象。
在今后五年里的某个时刻,中国的GDP将超越美国成为世界第一,这一事件将会吸引新闻记者和政客们的很多关注和笔墨。但是对于任何希望了解中国未来的人来说,这个数字将是毫无用处的。 (参考消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