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蒙古新闻网首页 加入收藏 | 设为首页 | 电子报
    内蒙古新闻 道德法制 国际 国内 民族 文化 娱乐 体育 财经 教育 旅游 质监 健康 美食 汽车 楼市 草原社区 草原网视 影像日记 全景内蒙古
    您当前的位置 :国际频道 > 热点聚焦 正文
    转播到腾讯微博
    菲律宾“8点事实”都是啥货色
    内蒙古新闻网    13-07-17 10:01    打印本页    来源: 人民日报

      7月15日,菲律宾外交部发表声明,表面上是列举有关南海问题的所谓“8点事实”,实际上是继续炒作南海问题,歪曲事实,抹黑中国。

      第一,极力推卸中断两国磋商的责任,企图把脏水泼向中方。菲方声明承认中菲双方曾就南海争议问题进行多次沟通,但声称上述磋商17年来没有取得进展,其原因在于中方一直坚持基于历史事实对于南海拥有无可争辩的主权,菲方在此情况下不可能再继续进行双边磋商。

      第二,继续为推进国际仲裁制造舆论,试图换取国际同情。菲方声明辩称菲方一直希望通过政治、外交和仲裁等三条轨道处理南海争议问题,但中方没有给予积极回应,暗示菲方“已为和平解决争议穷尽一切政治和外交手段”,不得不走国际仲裁这条路。

      菲律宾不顾中方反对,于今年初将南海领土争议提交给了按照《联合国海洋法公约》附件七设立的仲裁法庭,要求进行强制仲裁,其根本目的有两条:一是幻想通过国际仲裁,否定中国对南海有关岛屿的主权和有关海域的海洋权益,永久霸占中国的岛礁并开采油气资源;二是期待在国际上造成中国拒绝接受国际规则的假象,骗取国际声援,对中国形成国际压力。

      菲律宾提交的上述仲裁诉讼,涉及的是领土归属、海洋划界、军事活动之类的海洋争端问题,而中国根据国际法享有并且早已声明免受涉及该类问题的任何国际司法和仲裁管辖的权利。菲律宾费尽心机,企图把两国领土主权和海洋权益之争描绘成可以交由国际仲裁来解决的问题,片面解读《联合国海洋法公约》的适用范围,却故意回避陆地支配海洋这一国际法重要原则。也就是说,菲律宾企图靠《联合国海洋法公约》来否定中方的南海九段线及对南海诸岛的主权,这是徒劳的。

      菲律宾在上述声明中及此前的一系列有关南海问题的言论中,一再声称“已穷尽一切政治和外交手段”,一个主要原因是《联合国海洋法公约》第286条规定,将海洋争端提交国际仲裁的前提是双边对话的程序已经结束或用尽,且仍未得到解决。菲律宾为了给寻求国际仲裁找个理由,自圆其说,就罗列了中菲双方进行的多次对话并武断地声称这些对话没有结局。

      事实是,中方从未关闭与菲方谈判协商的大门。中方曾与菲方就中菲南海争议进行过沟通,达成了“循序渐进进行合作,最终谈判解决双方争议”的重要共识。不仅如此,中菲双方还曾于上世纪末就南海部分海域联合海洋地震工作开启了良好合作。中方并于2010年3月和2012年1月先后提出建立“中菲海上问题定期磋商机制”和重启“中菲建立信任措施机制”等建议。

      后来,菲方错误判断形势,在黄岩岛等问题上一再挑起争端,并在南海问题国际化方面当起了“急先锋”,但在改善对华关系、缓和南海局势方面却鲜有动作。菲律宾不止一次地拒绝同中方进行外交接触,现在又发表声明说什么“已不可能与中方进行双边讨论”,再次拒绝外交谈判。菲方的言行不仅明显违背与中方达成的共识,而且违背在《南海各方行为宣言》中所做的承诺,理所当然地受到中方驳斥和反对。

      菲律宾真的以为,靠拼凑所谓“8点事实”这样的舆论手段,就能扭转南海问题的乾坤?

      (作者为本报特约评论员、中国国际问题研究所特聘研究员 贾秀东)

    [责任编辑 哈丽琴 ]
    相关新闻
    内蒙古新闻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
    凡本网注明“来源:内蒙古新闻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 内蒙古新闻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内蒙古新闻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②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内蒙古新闻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③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 联系方式:0471-6659743、6659744、6659725。
    新闻热线
    电话:0471-6659725
    传真:0471-6659744
    电邮:news@nmgnews.com.cn
    国际新闻排行榜
    加拿大油罐列车爆炸死亡失踪者升至60人 恐全遇难
    拉登最后时刻网络曝光:与最年轻妻子同床共眠
    汪洋幽默“首秀”以夫妻比喻中美经济关系
    日本防卫白皮书显摆强硬 中国斥其“倒打一耙”
    92岁伊拉克老农娶22岁嫩妻 和孙子同办婚礼
    中美战略经济对话锁定三大议题
    "阿拉伯之春"走向自我毁灭 4天抗议90名妇女被...
    泰国“胖女神”走红外貌体形粗犷性别遭质疑
    安倍将再访东南亚 称要联合东南亚制衡中国
    外媒:斯诺登澄清“中国取走电脑中资料”传闻
    内蒙古新闻一周排行
    交通安全宣传进课堂
    尽责圆梦在行动
    深入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
    蒙古族牧民巴·元登的“家庭牧场”
    蒙古马种首次踏入国字号大赛
    就市区主干道新华大街禁左呼市交警支队答记者问
    今年草原格外美
    谁让“高温补贴”成了水中月
    自治区政府及有关部门与中国建设银行签署四项...
    内蒙古自治区党委组织部关于命名自治区级基层...
    新闻专题
    学习贯彻自治区“8337”发展思路
    2013年中高考专题
    2013年活力内蒙古网上宣传活动专题
    【专题】最美基层干部
    【专题】加强网络法制建设
    热图
    内蒙古地方网群: 呼和浩特 包头 呼伦贝尔 兴安盟 通辽 赤峰 锡林郭勒 乌兰察布 鄂尔多斯 巴彦淖尔 乌海 阿拉善 满洲里 二连浩特 社科院 旗县区频道
    网站介绍 | 广告服务 | 联系方式 | 网站工作人员 | 网站地图
    Copyright © 2005-2009 内蒙古新闻网 All Rights Reserved.
    内蒙古互联网新闻中心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或镜像。新闻热线:0471-6659725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512006001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507213 蒙ICP证:0900361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