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点
在以往的中美战略与经济对话中,人民币汇率话题总是双方的焦点议题之一,不过,从近几次对话的议题来看,人民币汇率的重要性似乎越来越低。
美国方面对于人民币汇率并非一点都不关心。就在6月份,以民主党参议员舒默为代表的部分美国参议员再次提出针对中国的立法议案,提出给予政府新的工具反对汇率操纵。而在此前的4月份,美国财政部公布了针对主要贸易对象的《国际经济和汇率政策报告》。报告认为,包括中国在内的美国主要贸易伙伴并未操纵货币汇率以获取不公平贸易优势。不过,报告也指出,现有证据表明,人民币仍然被明显低估,人民币对美元仍有进一步升值的必要。报告还特别强调,美国财政部将对人民币升值的步伐予以“特别关注”。
不过,从数据来看,进入2013年以来,人民币汇率快速上涨。二季度,美元兑人民币中间价再次创出新高,目前维持在6.17左右的水平,较一季度升值1.5%。从中间价来看,人民币年初以来累计升值幅度早已超过2012年全年。与此相适应,人民币即期汇率也已经达到了6.12左右的水平。受人民币升值等因素影响,中国近2个月的外贸数据在剔除了“虚假贸易”的水分之后,并不乐观,预计未来一段时间的出口增速仍将维持个位数增长
也正是基于以上原因,近期压人民币升值的声音并不强烈。据媒体援引彼得森国际经济研究所高级研究员拉迪的话称“有关人民币汇率的争论将越来越次要。除了在去年的总统大选期间被总统候选人偶尔提及之外,之后再也没有人提过。政府里没有人提过,国会偶尔有人会重提人民币汇率法案的事,但能走多远却不能确定。”
近期人民币升值趋势已经明显放缓,业内人士预计,和几年前相比,目前人民币并不具备持续升值的基础。中国银行国际金融研究所日前发布的《中国经济金融展望季报》指出,一方面中国经济增速已经放缓,在结构调整的大趋势下,贸易顺差也会减小;另一方面,随着美国经济的复苏,由美国主导的全球量化宽松政策未来可能收紧,境内外的套利空间将会收窄。
难点
人民币汇率议题退居次席
中国加入TPP恐难有大进展
本周,美国与欧洲本周启动全面的贸易谈判(TTIP),同时为与某些亚太国家的下一阶段谈判做准备,这是美中对话的新背景。
据报道,去年中国对美国和欧洲的出口达到8080亿美元。美国和欧洲是中国重要的贸易伙伴。T T IP要在两年内将美欧两大经济体之间的关税降至零,覆盖世界贸易量的三分之一、全球G D P的一半,这将会在很大程度上改变世界贸易规则、标准和格局。而此前,美国还在太平洋地区大力推进T PP,这一框架由美国主导,规则的制订都对美国有利,而中国至今尚未加入谈判。
美国专家认为,本次对话在中国参加T PP谈判方面应该不会有太大进展。美国彼得森国际经济研究所中美问题专家罗迪认为,中国政府近期对TPP的表态趋于开放,建议美国政府借助中美战略与经济对话契机,给予建设性回应。但罗迪和该研究所另一位贸易问题专家肖特都认为,中国加入T PP并非易事。不过肖特建议,2014年中国将成为A PEC轮值主席国,中国政府可以借此机会与当前TPP谈判方加强沟通。
本次对话还有一个新内容,就是网络安全问题。对此,中国驻美国大使崔天凯表示,由于通讯技术的发展和网络的普及,各国都面临网络安全问题。在这方面,相互指责并不能真正地解决问题。
有分析称,此次对话,将可能通过联合国这样的多边机构来制定一套各国共同遵守的网络安全方面的规则。而无论这次会议达成什么协议,工作组的建立和对话意味着双方已经将这一敏感的话题纳入日常工作范畴,理应使这一问题成为中美合作的新亮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