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国总统朴槿惠27日上午抵达北京,开始了今年2月就任总统后首次中国之行。韩方将朴槿惠本次访华行程定义为“心信之旅”,意为“真诚沟通和增进互信的旅程”,这也反映了朴槿惠希望通过此次中国之行,增进与中国领导人的互信,深化两国战略合作伙伴关系。
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当天在人民大会堂同朴槿惠举行了会谈。两国元首就发展中韩战略合作伙伴关系、加强在朝鲜半岛局势等重大国际和地区问题上的合作深入交换意见,达成广泛共识。
“习朴会”谈了些什么?朴槿惠此访意义何在?在半岛局势出现缓和势头,朴槿惠又开始访华的节骨眼上,朝鲜突然发表声明,谴责韩国公开2007年朝韩首脑会谈内容,美国卫星图则显示朝鲜又启动了新隧道施工,朝鲜这些动作意味着什么?
记者就此采访了中国人民大学国际关系学院副院长金灿荣,请他为我们作解读。
朴槿惠重视此访体现在哪?
随行经贸团“史上最大”
金灿荣认为,鉴于朴槿惠“中国通”的个人形象,她此次访华势必会对中韩关系起到巨大的推动作用,“中韩关系将会更加成熟,更加稳定”。
而这种成熟和稳定,在经贸方面表现得十分突出。
金灿荣说,此次随朴槿惠访华的经贸代表团被韩国媒体称作“史上最大”。据韩国官方公布的名单,这个经济使节团的人数为71人,而朴槿惠5月访美时随行企业家也不过52人,2008年中韩贸易最火热的时候,时任韩国总统李明博首次访华经贸代表团也只有30多人。
这个团包括了韩国经济界最有影响力的官员和企业代表。其中,韩国总统府青瓦台发言人金杏26日特别介绍,执政党新世界党议员郑梦准和赵源震将以“特别随行人员”身份陪同总统朴槿惠。其他经济代表头衔也不小,其中包括4个经济团体会长:大韩商工会议所会长孙京植、全国经济人联合会会长许昌秀、贸易协会会长韩德洙、中小企业中央会会长金基文。另外,各大企业领袖也来自韩国最具垄断性的大型企业:现代起亚汽车集团会长郑梦九、LG集团会长具本茂、乐天集团会长辛东彬、现代集团会长玄贞恩、浦项制铁株式会社会长郑俊阳等。
“如此庞大的经贸代表团,显示了朴槿惠对中韩经贸关系的高度重视,”金灿荣说,“更值得关注的是,在习近平主席与朴槿惠总统的会谈中,双方强调,要尽早达成一个互利共赢的高水平自由贸易协定,确保如期实现双边贸易额2015年达到3000亿美元的目标。”
中韩自贸协定何时可签?
谈判近期可望取得突破
金灿荣认为,双方的会谈,应该会对中韩自贸协定起到推进作用,“谈判在近期有望取得突破。”他表示,在全球经济形势复杂多变的背景下,中韩自贸协定谈判不仅能为中韩经贸合作实现新的质的飞跃奠定坚实基础,还将为两国建立更加紧密的经贸关系带来新的机遇。
中韩自贸协定谈判于2012年正式启动。
目前,韩国是唯一与欧洲和美国市场都签署了自由贸易协定的亚洲国家。若与中国的自由贸易协定达成,韩国将成为全球唯一与欧洲、北美、东亚三大洲主要经济体建立自由贸易关系的国家。
此外,习近平主席与朴槿惠总统在会谈中,还同意延长双边本币互换协议期限,探讨扩大本币互换规模,深化金融货币合作,共同防范国际金融风险。
“习朴会”韩方有何成果?
“首尔进程”获中方原则支持
据新华社报道,在“习朴会”中,朴槿惠还介绍了韩方“东北亚和平合作构想”,习近平予以赞赏和原则支持。
“东北亚和平合作构想”(又称“首尔进程”)是朴槿惠在5月访美期间首先提出的一个东北亚多边安全机制的构想,意在缓和该地区的紧张关系。她主张韩国、中国和美国等六方会谈与会国首先从气候变化、反恐和核能安全等非政治领域议题进行对话,逐渐增进区域内国家之间的信任,随后再将在这些领域的合作扩大到政治和安全领域。
朴槿惠访华前接受《中国日报》书面采访时曾表示,东北亚地区存在一个“亚洲悖论”,“一方面,各国之间在经济方面的相互依存度越来越高,但另一方面,领土主权和历史遗留问题给这一地区带来了紧张。因此,合作的潜力并没有被完全挖掘。”
基于此,她提出了“东北亚和平合作构想”。按照朴槿惠的说法,该构想建立在韩美牢固的同盟基础上,旨在维护东北亚地区的和平与发展。这一构想包括三大愿景,即构筑朝鲜半岛和平与统一基础、建立东北亚地区和平与合作体系、为世界和平与繁荣作贡献。
“对半岛局势来说,朴槿惠提出的‘首尔进程’,是一个可以帮助朝鲜和日美进行对话的机制,有助于实现半岛和谐,”金灿荣接受采访时表示,“习近平主席对她的赞赏和原则支持,对韩国来说可谓一个福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