夺岛演习中日本气垫船嚣张抢滩
6月10日至26日,代号“黎明闪电战”的美日联合夺岛军演在美国加利福尼亚州的圣克莱门特岛举行。该演习自2009年以来,一直由美国、澳大利亚、新西兰三国军队参加。在今年的演习中,首次有日本自卫队参加。演习以圣克莱门特岛遭到“敌方攻击”作为假想背景,日本自卫队协同美军执行抢滩登陆等作战任务,旨在提高自卫队的“离岛防卫能力”。
美日联合军演已不是新鲜事。近年来,美日双方频频上演以“夺占钓鱼岛”为作战想定的军事演习。2006年的“山樱”军演,开创了美日“夺岛”演习的先河。2010年的“利剑”大规模军演,包含了在冲绳附近海域进行所谓“岛屿守卫”的内容。2012年8月,美日在关岛、天宁岛及其附近海域,进行了为期40多天的联合军演。总的看来,“夺岛”已成为美日联合军演中的重要课目,且演练越来越实战化。
此次美日联合夺岛演习,表现出以下特点。第一,参演规模大、军种齐全。日本自卫队陆海空超千人首次以综合部队的形式参加演习,海上自卫队投入“日向”号直升机航母和“宙斯盾”驱逐舰等主力舰艇,陆上自卫队则派出专门用于岛屿作战的部队。
第二,日本自卫队借鉴美军垂直登陆战术,改以前的陆上夺岛作战设想为垂直登陆两栖作战设想,力图在岛屿作战中占据上风,表现出非常鲜明的实战特点。
第三,作为“日美同盟深化的象征”,美军新型运输机MV-22“鱼鹰”在日本海上自卫队“日向”号直升机航母上首次进行了起降训练,美日联合针对中国并牵制中国的意图更为明显。
中美两国领导人刚刚举行完会晤,美日就大张旗鼓举行联合登岛军演,向中国示强,体现了美国政策的两面性。一方面,鉴于中国日益强大的地区及国际影响力,美国在诸多事务中不得不有求于中国,必须寻求与中国合作进行解决。
但出于大国地缘政治利益分歧、西方传统国际权力政治的逻辑思维,美国对崛起的中国并不放心,视中国为对其地区乃至全球领导地位构成挑战的潜在对手,在与中国合作的同时,采取了种种制衡的手法。
在中日钓鱼岛争端上,美国更是采取了表面上中立、实际上偏袒日本的立场,宣称钓鱼岛海域是《日美安保条约》第5条的适用对象,美国的介入使中日钓鱼岛争端矛盾不断加深。
另一方面,美日联合登岛军演,也是美国维持其亚洲同盟的需要。美国在世界范围内网罗一连串“支点”国家,以支撑其主导下的美国体系,维持现存国际秩序。但在自身实力相对衰落的背景下,美国对盟国的依赖性进一步加大,巩固同盟内部的稳定,是美国地区战略的重要目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