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领导人的出访凸显了中国所说的寻求跟发展中国家和主要强国建立新的关系模式。中国外交部部长助理郑泽光最近在一次特别通报会上向记者谈到这个新的关系模式:中美“要走一条和传统大国冲突对抗的老路子不一样的新路子。要开放一条大国之间能够长期和平共处、合作共赢的符合时代要求的新路子”。
但这个新模式将如何帮助中国应对日益严重的地区和全球性挑战目前尚不明了。中国与日本由于东海岛屿主权争端而关系紧张。中国在南海主权争端中的强硬立场也影响了中国与邻国的关系。在中美关系上,虽然两国关系更近,更互相依赖,但是在网络安全、为投资者提供更公平竞争环境等很多存有重大分歧的问题上,并没有取得进展。美中两国在叙利亚和伊朗问题上、在如何对付朝鲜问题上也有分歧。
郑泽光说,中国希望跟美国共同努力寻求在双边关系、地区和全球问题等各个层面加强合作。他说,习近平主席和奥巴马总统6月7日和8日会谈时将讨论网络安全、朝鲜、叙利亚和伊朗等主要问题。
西班牙中国政策观察网站:挑战在于摒弃战略互疑
【西班牙中国政策观察网站5月29日文章】题:走遍全球的外交(作者西班牙中国问题专家胡利奥·里奥斯)
中国政府新一届领导班子自3月上任后发起了强劲的外交攻势。国家主席习近平访问了俄罗斯和非洲,并出席了在南非召开的金砖国家峰会。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履新后首访了印度、巴基斯坦、瑞士和德国。国家副主席李源潮出访了阿根廷和委内瑞拉。外交部长王毅访问了泰国、印度尼西亚、新加坡和文莱。与此同时博鳌亚洲论坛也顺利举行。中国还在日前成为北极理事会正式观察员国,并拟向马里派遣500名维和人员。
此外,根据计划,习近平即将对特立尼达和多巴哥、哥斯达黎加、墨西哥进行国事访问并赴美国举行中美元首会晤。全国政协主席俞正声将于5月30日至6月7日对芬兰、瑞典和丹麦进行正式友好访问。还值得注意的是,巴勒斯坦总统阿巴斯和以色列总理内塔尼亚胡相继成功访华后,中国在中东和巴勒斯坦问题中扮演重要的支援角色。在这场强劲的外交攻势中唯独没有出现的是日本,中日两国的分歧仍在不断加深。
中国的外交活跃度表明,新一届领导人深知当前时代的关键性。这一外交强势出击凸显了三大主线。第一是加强与主要大国和伙伴国之间的共识,促进多极化秩序。中国正在将加强共识和巩固盟友关系的讯息从地球一端传递到另一端。第二是避免与美国发生冲突,并为两个大国间的新型合作关系夯实基础,其中最大的挑战在于摒弃战略互疑。奥巴马与习近平即将举行的会晤将成为两国关系定调的最关键之举———要么合作,要么对立。第三,缓和周边因领土纷争而导致的地区紧张局势,避免冲突加剧而损害地区稳定以及自己的世界形象。
对于已经习惯以“国际社会”名义肆意妄为的西方国家来说,中国近年来在强劲经济实力滋养下积累的外交资本所带来的活力是一个挑战。中国的合作无疑能为解决全球危机起到不可或缺的作用,但对其新地位带来的战略后果的担忧或将引发猜忌,除非能够协调多方忧虑和利益。中国的外交文化正在改变,西方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