习近平和奥巴马将在加州安纳伯格庄园会晤
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今日启程对特立尼达和多巴哥、哥斯达黎加、墨西哥进行国事访问,并在回程途中与美国总统奥巴马在加州会晤。在心急的美国媒体眼中,一周后的“习奥会”当然是中国元首拉美行的重中之重,“为何会晤地点不在华盛顿”、“中美此次主要谈什么”等问题29日被一股脑儿抛给白宫发言人卡尼。而一个令美国舆论颇感好奇、被认为将定义未来中美关系的问题是:中方提出希望构建的中美“新型大国关系”究竟什么样。北京解释说,这是一条各大国间和平共处、不同于以往大国冲突对抗的新路。为搞懂其内核,美国分析家搬出2000多年前的伯罗奔尼撒战争,试图将古希腊时雅典与斯巴达的恩怨套用在今日中美关系上。这样类比正确与否昨天在美国引起争论,而更具争议的话题是,华盛顿在接近北京的过程中究竟保持怎样的尺度。一家名为“投资者”的网站昨天要奥巴马记住,面对习近平,“不要鞠躬,要提要求”。
中美预告元首谈什么
“为何中美元首会晤地点不安排在华盛顿?”29日,北京与华盛顿的发言人被记者问到同一个问题,两人的回答略有不同。中国外交部部长助理郑泽光在介绍中美元首会晤时说,此次访问安排是中美双方协商的结果,双方都认为目前的安排“是合适的”。他还表示,双方选在加州安纳伯格庄园会晤体现了中美关系重要性和特殊性。白宫发言人卡尼则称,选在加州会晤是因奥巴马本来就有计划前往加州所在的西海岸,而“加州显然离亚洲更近”。不过他的解释并没让《华盛顿时报》满意,该报称,从华盛顿杜勒斯国际机场到北京的飞行时间为14小时5分钟,从洛杉矶到北京则需飞行13小时,没比前者近多少。
作为中美两国政府换届后,双方元首第一次面对面接触,习近平与奥巴马将谈及哪些议题自然备受关注。卡尼介绍说,此次中美会谈议题十分广泛,涵盖中美关系、经济和军事合作、应对地区和全球挑战等,其中“肯定”会谈论朝鲜、亚洲的稳定、深化两军关系、气候变化、网络安全等议题。“美国之音”称,郑泽光也证实,朝鲜、叙利亚和伊朗问题在中美峰会议题之列。他还表示,会晤期间,两国领导人将为构建中美新型大国关系提出指导性意见。
“中国提出的新型大国关系与旧大国关系有何不同?”在中国外交部29日介绍习主席出访行程的中外媒体记者会上,有美国记者这样问道。“美国之音”称,中方将其解释为希望建立一种与传统大国冲突对抗老路子不一样的新路,一种大国长期和平相处、合作共赢、符合时代要求的路。文章说,中方提出的新型大国关系并不仅限于中美之间,而应在发展中国家与世界主要大国间普遍使用。文章还说,在习近平启程前,中国总理李克强刚访问过印度、巴基斯坦、瑞士和德国。习本人年初也访问了俄罗斯与非洲。中国新领导层正在进行“外交闪电战”,目的就是探寻这条国与国交往的新路。
“如果会晤有助于促进美中这两个世界上最强大国家加深理解、共享繁荣,科切拉山谷(安纳伯格庄园所在地)愿骄傲地成为这次会晤的一部分。”当地《沙漠太阳报》社论如此表达对美中元首会晤的期待。美国《纽约时报》则说,习近平与奥巴马在“阳光之乡(安纳伯格庄园)”会晤时,他们的夫人也会在场。两位领导人在此有充足的时间进行非正式会谈,不必像在华盛顿为日程和公众的审视分心。而习近平在会见美国总统国家安全事务助理多尼伦时直率谈及的中美构建新型大国关系必定成为峰会中心议题。文章说,对于如何精确定义中美新型大国关系,两国学者都有些犯愁,分析家们认为,中方提出此概念是借鉴了古希腊时期伯罗奔尼撒战争所反映出的现存大国与崛起大国的关系,将中国比作当时崛起中的雅典,而美国则是战争的另一方斯巴达。美国《外交政策》说,这不是人们第一次将伯罗奔尼撒战争套用在美中关系上,但文章认为今日的中美关系与斯巴达和雅典的关系不同,斯巴达当时算不上是真正的霸权国家,其实力与雅典相差无几。且面对中国的崛起,今日的美国也没像当年的斯巴达般因恐惧风险而碌碌无为。
在接受美国媒体采访时,中国美国问题专家时殷弘认为,习近平在外交事务上会比前任更讲策略,更具信心。他希望让美国承认,中国在军事与经济上都大有进展,在世界外交舞台也更积极。如果美国承认这些,中方也会更为友好。美国媒体称,时殷弘在采访中将中方敦促朝鲜展开会谈当做给美方的“大礼”,并预测中方会在会谈中告诉美方,“无法容忍”日本在钓鱼岛问题上的做法。而中方对日本展示强硬的更宏大目标是,拓展中国在西太平洋的战略空间,让美国的战略武器无法跨越黄海和东海。《美国利益》称,这相当于告诉美国:给中国崛起腾出空间。“俄罗斯之声”30日则预测,奥巴马有可能在会谈中对中国做一些“战术让步”,而中方赢得的政治红利有可能秘而不宣或以模棱两可的形式公布。两国有可能达成些共识,却选择暂时沉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