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蒙古新闻网首页 加入收藏 | 设为首页 | 电子报
    内蒙古新闻 道德法制 国际 国内 民族 文化 娱乐 体育 财经 教育 旅游 质监 健康 美食 汽车 楼市 草原社区 草原网视 影像日记 全景内蒙古
    您当前的位置 :国际频道 > 国际扫描 正文
    转播到腾讯微博
    中国成北极理事会观察员国 向海权国家迈出重要一步
    内蒙古新闻网    13-05-16 11:43    打印本页    来源: 新华网/钱江晚报
      昨日,在瑞典北部城市基律纳召开的北极理事会第八次部长级会议上,中国和其他5个国家被批准为北极理事会正式观察员国。

      对大多数中国人而言,除了北极熊和爱斯基摩人,北极也许仅仅只是一幅冰天雪地的皑皑画面。然而,气候变化触发的北极冰盖消融使得通航、旅游、资源获取等在北极地区成为现实,原本一度被人所遗忘的北极地区又开始成为全世界关注的焦点。一场激烈的“冰上争夺”也进入到了白热化的阶段。

      那么此次中国成为北极观察员国能得到什么权利?中国今后能在北极事务中扮演何种角色?对此,记者连线了中国社科院国际问题专家、本报国际报道特约评论员张国庆和极地科学家王自磐解读。

      中国成“北极俱乐部”会员

       北极议题上具有合法权利

      瑞典当地时间15日上午,来自5个北欧国家、美国、加拿大及俄罗斯的部长级官员一致同意,中国等6个国家获得北极理事会正式观察员国身份。瑞典外交大臣比尔特宣布了北极理事会这一决定,并表示,北极理事会欢迎中国、日本、韩国、新加坡、印度、意大利成为正式观察员国,与中日韩等国一同角逐北极理事会观察员国的欧盟和绿色和平组织则被拒之门外。

      正式观察员国能享有何种权利?和正式成员国有何区别?张国庆介绍:“北极理事会观察员分永久观察员和正式观察员。属于在成员国之外比较正式的成员。这一身份拥有的权利就是参与北极理事会事务的探讨、争论,包括对一些游戏规则提出自己的想法、建议。另外也可以参与北极理事会主导下的开采等活动。相比成员国,观察员国没有成员国的投票权、组织权、主导权,特别是游戏规则的制定权,差别还是很大的。”

      张国庆认为,虽然说观察员国的权利相当有限,但依然不能抹杀中国正式进入“北极俱乐部”的意义。此前,观察员国家基本都是老牌欧洲海权国家:法德荷西英。中国成为观察员标志着走向海权国家迈出了很小但重要一步。“最近围绕中国申请成为观察员的身份,出现了比较大的争论,尤其是俄罗斯、加拿大都是在反对新的势力加入到北极理事会中,所以斗争还是很激烈的,能拿到这个身份已经是很不容易了。”张国庆说。

      北极的战略意义重大

       或重塑全球经贸、地缘政治格局

      北极理事会1996年9月在加拿大渥太华成立,其宗旨是保护北极地区的环境,促进这一地区在经济、社会和福利方面的持续发展。其成员国包括芬兰、瑞典、挪威、丹麦、冰岛、加拿大、美国和俄罗斯。北极理事会曾经是一个无人关注的地区论坛。但现在,随着全球气候变暖和两极冰川融化,北极地区的矿产资源和战略航道已成为各国关注的热点,不少国家开始排队加入北极理事会。中国于2006年向理事会提出观察员申请。

      对于北极的价值,张国庆说:“北极的政治、经济、军事战略意义是毋庸置疑的,因为北极是最后一块待开发的区域,有着非常大的想象空间,包括矿产、渔业、石油等资源。世界上多数的大陆资源已经被开发殆尽了,所以北极应该说是人类的另一个能源基地。围绕北极的竞争这些年也是愈演愈烈,因为对北极开发不仅具有经济上的利益,还有军事上的意义。立足北极地区,对其他几个大陆都有牵制作用,包括还有通航等问题的影响。一些国家都是虎视眈眈。八国(北极理事会正式成员国)都是很早就在‘圈地’。中国属于后来者居上的状态。”

      成为正式观察员后,中国能做些什么?张国庆认为,中国还是有较大的行动空间,可以更多地参与到北极事务中,包括影响其游戏规则的制定,以及在开采、安全等问题上,能够表达中国的立场,进行博弈。

      资料显示,北极拥有世界13%未探明的石油储量和30%未探明的天然气储量。专家估计,未来20年内,北极的海冰在夏天将会全部融化,有专家预计,最快到2040年北极就将成为无冰世界,届时该地区将出现两条连接大西洋和太平洋且能够常年通航的重要航道,重塑全球经贸与地缘政治格局。提前布局北极,有助避免出现北极航道为少数国家所控制、类似马六甲困局那样的尴尬境地,为中国之稳健发展背书。

      在中国申请成为北极理事会观察员国的过程中,俄罗斯的“强烈反对”态度让很多中国网友不理解。对此,张国庆解释:“俄罗斯之所以持反对意见,是不希望有人来分它一杯羹。尤其中国又是邻近的状态,中国距离北极并不很远,一旦参与进来,它的北极利益就会受到影响。这也可以看出大国关系的微妙状况,每个国家都希望自己利益最大化。我想在未来一段时间里,中国和俄罗斯、加拿大等国家的博弈还是会继续的。但无论如何,这已经是良好的开端了。”

      建新站,建新船,建航空网

       中国从极地大国向强国转型

      目前,中国的极地科考情况和能力如何?极地科学家王自磐告诉记者,中国成为观察员国,无疑使得中国在北极的科考行为更便利。截至目前,我国在南极已经建立了三个科学考察站,“十二五”期间,中国还计划新建一至两个南极科考站,另外还将建新的航空网。在北极,中国建有科学考察站“黄河站”,拥有全球极地科考中规模最大的空间物理观测点。今后,我国将进一步加强“黄河站”的建设和科考力度。

      此外,王自磐透露,在“十二五”期间中国会建一艘新的极地科考船。这艘由国内外联合设计、国内建造的极地科考船,目前已设计完成,处于资金审批阶段,最快将于2014年下水。有别于“雪龙号”的“半路出家”(由极地运输船改造而成),新船“天生”就具备了强大的破冰能力和科考能力,排水量将达8000吨级,船上将装备直升机;进入冰区还能原地“立定”。

      “中国第二艘极地科考船建成后,中国的极地科考就能南北极分工了。这也意味着中国的科考力量和能力会加倍。”

      “建新站,建新船,建航空网,在国家加大极地科考的力量投入以后,中国的极地科考实力正在大幅度提高,中国正从极地大国向极地强国转型。”

    [责任编辑 魏佩 ]
    相关新闻
    内蒙古新闻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
    凡本网注明“来源:内蒙古新闻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 内蒙古新闻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内蒙古新闻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②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内蒙古新闻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③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 联系方式:0471-6659743、6659744、6659725。
    新闻热线
    电话:0471-6659725
    传真:0471-6659744
    电邮:news@nmgnews.com.cn
    国际新闻排行榜
    美媒称“第六次大灭绝”将来临人类能否挺过?
    震惊全美性奴案嫌犯首次出庭 三女遭囚细节曝光
    印度女性成立“红衣旅”自卫团队 专门惩治强奸犯
    俄罗斯一囚犯用勺子在天花板挖洞越狱逃跑(图)
    朝鲜“少壮派”将领上台 军队或新老交替
    韩媒合成韩美首脑握手照遭调侃:技术不如朝(图)
    安倍再“狡辩”侵略定义 自民党防卫大纲防中朝
    关塔纳摩百名囚犯绝食 美军对其实施强行进食
    英国首相卡梅伦表示“不支持西藏独立”
    金价连涨两周再暴跌 “中国大妈”横扫300吨黄金
    内蒙古新闻一周排行
    自治区财政厅:1―4月内蒙古地方财政总收入836....
    呼包楼市4月价涨量跌
    内蒙古鄂温克族自治旗水灾致4000余人受灾
    那一低头的温柔
    内蒙古建成食品药品监管法律数据库
    杭锦后旗投资1.9亿发展规模化养殖
    达拉特旗强人才助推现代农牧业发展
    【寻找最美内蒙古人·最美牧民】贷庆:让“牧民...
    内蒙古军区首长机关为巴达尔胡农场捐款20万余元
    农家肥成了农民备耕抢手货
    新闻专题
    【专题】学习宣传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精神
    科学发展 成就辉煌——内蒙古新闻网专题
    【专题】中国共产党第十八次全国代表大会
    “走基层·转作风·改文风”活动
    第三届乌兰巴托·中国内蒙古文化周
    热图
    内蒙古地方网群: 呼和浩特 包头 呼伦贝尔 兴安盟 通辽 赤峰 锡林郭勒 乌兰察布 鄂尔多斯 巴彦淖尔 乌海 阿拉善 满洲里 二连浩特 社科院 旗县区频道
    网站介绍 | 广告服务 | 联系方式 | 网站工作人员 | 网站地图
    Copyright © 2005-2009 内蒙古新闻网 All Rights Reserved.
    内蒙古互联网新闻中心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或镜像。新闻热线:0471-6659725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512006001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507213 蒙ICP证:0900361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