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蒙古新闻网首页 加入收藏 | 设为首页 | 电子报
    内蒙古新闻 道德法制 国际 国内 民族 文化 娱乐 体育 财经 教育 旅游 质监 健康 美食 汽车 楼市 草原社区 草原网视 影像日记 全景内蒙古
    您当前的位置 :国际频道 > 国际扫描 正文
    转播到腾讯微博
    安倍坐编号“731”战机遭批韩媒:让731部队复活
    内蒙古新闻网    13-05-16 11:43    打印本页    来源: 新华网/北京晨报

      安倍穿飞行服,坐上编号为“731”的自卫队教练机。

      原标题:安倍坐“731”被批无休止挑衅

      15日,韩国媒体就一张日本首相安倍晋三坐在编号为“731”的战机内的照片发起“声讨”,指责他“无休止地挑衅”。同一天,安倍称,他从未否认日本的殖民侵略史,不认同大阪市长桥下彻就“慰安妇”问题发表的言论。

      战机编号引发猛烈批评

      安倍一张照片15日受到韩国媒体猛烈批评。照片摄于12日,地点位于宫城县松岛市航空自卫队基地,安倍当时在那里视察。

      照片中,安倍穿飞行服,坐在自卫队“蓝色冲击波”飞行表演队的T—4型教练机中,面带微笑,伸出左手,竖起大拇指。飞机编号“731”。

      韩国多家主要报纸15日在头版刊登这张照片。《朝鲜日报》的照片说明写着:安倍无休止地挑衅;《中央日报》的标题为:安倍让731部队的恐怖复活。

      侵华战争期间,731部队在中国东北用活人做细菌实验,臭名昭著。

      《中央日报》援引韩国新国家党前党首郑梦准的话报道,安倍的举动“令人难以想象”,试想如果德国领导人穿纳粹军服坐在战机里会引发何种反应。

      安倍4月27日穿自卫队作战服,登上日本最新型10式坦克并留影;次日,在“主权恢复日”仪式上,他高呼“天皇陛下万岁”。

      本月5日,安倍穿96号球衣,在东京为一场棒球比赛开球。安倍解释道,他是第96届首相,因而选择这一数字。不过,媒体分析,安倍大力推动修改宪法第96条,他选择96号球衣,意在造势。

      《朝鲜日报》援引“蓝色冲击波”表演队人员的话报道,表演队有8架飞机,安倍选乘“731”号“属于偶然”。日本防卫省一名发言人告诉法新社记者称:“首相周日乘坐的教练机编号没有特殊含义。除此以外,我们不予置评。”

      安倍表示接受村山谈话

      安倍当天在国会参议院预算委员会答辩时称,“我从来没有否认(日本发起的)侵略和殖民”,日本曾给亚洲邻国“造成巨大损失和痛苦,我深感痛惜”。安倍表示,“内阁完全继承”村山谈话。

      只是,他同时称,“应该把历史交给历史学家(评说)。”

      1995年8月,时任日本首相村山富市发表讲话,承认日本过去实行错误国策,走上战争道路。他说,日本要深刻反省历史,吸取教训,不重犯错误。

      安倍近来一系列右倾言论受到广泛关注和批评。他宣称,不会原封不动地继承“村山谈话”;国际上和学术界对“侵略”尚无定论,在国家与国家的关系上,评价因看待问题角度不同而不同。

      韩国政府召见日本驻韩大使,强烈抗议安倍的言论。中国外交部发言人华春莹说,如果日本领导人为军国主义的对外侵略扩张和殖民统治历史而“自豪”,日本将永远走不出历史的阴影,同亚洲邻国的关系将没有未来。

      国会答辩中,安倍试图与大阪市长、日本维新会党首桥下彻拉开距离。

      桥下13日声称,日本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时“招募”妇女充当随军“慰安妇”,即性奴隶的制度“对维持军队纪律而言有必要”。另外,他4月建议驻日美军高层允许士兵更多光顾日本色情场所。

      安倍说:“我清楚说明,内阁、自民党的立场(与桥下)完全不同。”

      就内阁官房参事饭岛勋秘密出访朝鲜,安倍15日拒绝直接回应。“政府对这件事无可奉告。”他说。

      -新闻背景

      731部队活体实验和解剖上万人

      侵华日军731部队是日本军国主义最高统治者下令组建的细菌战秘密部队,是人类历史上最大规模、最灭绝人性的细菌战研究中心。

      731部队1932年在中国哈尔滨设立研究中心。这支部队拥有3000多名细菌专家和研究人员,分工负责实验和生产细菌武器,残忍地对各国抗日志士和中国平民的健康人体用鼠疫、伤寒、霍乱、炭疽等细菌和毒气进行活人实验和惨无人道的活体解剖,先后有一万多名中、苏、朝、蒙战俘和健康平民惨死在这里。

      经研究证实,这个部队当时已具有可将人类毁灭数次的细菌武器生产能力,他们的“研究成果”投放战场,致使20万人死伤。

      二战结束前,日军为消灭罪证炸毁了731细菌战实验基地的大部分设施。

    [责任编辑 魏佩 ]
    相关新闻
    内蒙古新闻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
    凡本网注明“来源:内蒙古新闻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 内蒙古新闻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内蒙古新闻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②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内蒙古新闻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③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 联系方式:0471-6659743、6659744、6659725。
    新闻热线
    电话:0471-6659725
    传真:0471-6659744
    电邮:news@nmgnews.com.cn
    国际新闻排行榜
    美媒称“第六次大灭绝”将来临人类能否挺过?
    震惊全美性奴案嫌犯首次出庭 三女遭囚细节曝光
    印度女性成立“红衣旅”自卫团队 专门惩治强奸犯
    俄罗斯一囚犯用勺子在天花板挖洞越狱逃跑(图)
    朝鲜“少壮派”将领上台 军队或新老交替
    韩媒合成韩美首脑握手照遭调侃:技术不如朝(图)
    安倍再“狡辩”侵略定义 自民党防卫大纲防中朝
    关塔纳摩百名囚犯绝食 美军对其实施强行进食
    英国首相卡梅伦表示“不支持西藏独立”
    金价连涨两周再暴跌 “中国大妈”横扫300吨黄金
    内蒙古新闻一周排行
    自治区财政厅:1―4月内蒙古地方财政总收入836....
    呼包楼市4月价涨量跌
    内蒙古鄂温克族自治旗水灾致4000余人受灾
    那一低头的温柔
    内蒙古建成食品药品监管法律数据库
    杭锦后旗投资1.9亿发展规模化养殖
    达拉特旗强人才助推现代农牧业发展
    【寻找最美内蒙古人·最美牧民】贷庆:让“牧民...
    内蒙古军区首长机关为巴达尔胡农场捐款20万余元
    农家肥成了农民备耕抢手货
    新闻专题
    【专题】学习宣传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精神
    科学发展 成就辉煌——内蒙古新闻网专题
    【专题】中国共产党第十八次全国代表大会
    “走基层·转作风·改文风”活动
    第三届乌兰巴托·中国内蒙古文化周
    热图
    内蒙古地方网群: 呼和浩特 包头 呼伦贝尔 兴安盟 通辽 赤峰 锡林郭勒 乌兰察布 鄂尔多斯 巴彦淖尔 乌海 阿拉善 满洲里 二连浩特 社科院 旗县区频道
    网站介绍 | 广告服务 | 联系方式 | 网站工作人员 | 网站地图
    Copyright © 2005-2009 内蒙古新闻网 All Rights Reserved.
    内蒙古互联网新闻中心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或镜像。新闻热线:0471-6659725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512006001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507213 蒙ICP证:0900361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