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蒙古新闻网首页 加入收藏 | 设为首页 | 电子报
    内蒙古新闻 道德法制 国际 国内 民族 文化 娱乐 体育 财经 教育 旅游 质监 健康 美食 汽车 楼市 草原社区 草原网视 影像日记 全景内蒙古
    您当前的位置 :国际频道 > 国际扫描 正文
    转播到腾讯微博
    安倍将再任日本首相 “右倾”加深周边国忧虑
    内蒙古新闻网    12-12-17 08:54    打印本页    来源: 人民网-人民日报

      本报驻日本记者田泓 刘军国 本报驻韩国记者马菲 本报驻泰国记者王慧

    12月16日,在日本东京的一处投票站,市民从选举海报前走过 新华社发

    张芳曼制图

      日本众议院选举投票结束:出口民调——自民党所获议席或超280

      第四十六届日本国会众议院选举尘埃落定。截至日本当地时间12月17日深夜2时40分,选举计票结果显示,在众议院全部480个议席中,自民党获得293个席位,在选举中取得大胜。现执政的民主党仅获得57个席位,首相野田佳彦因对民主党惨败负责而宣布辞去总裁职务。

      大选过后,自民党将把笼罩着右倾化阴云的日本引向何方?日本新一届政府是否能客观、公正地面对历史?如何处理同周边国家愈发紧张的关系?这些都成为舆论关注的重点。

       投票率低——

       比三年前低10个百分点

      本报记者16日晚7点后再次来到设在东京都涩谷区加计塚小学的投票站时,发现仍有一些人急急忙忙地前去投票。一位50多岁的男子告诉记者,非常庆幸能够赶上投票,自己将票投给了自民党,因为民主党没有执行力,并且使日中关系恶化。另一位30岁的男性则向记者坦言,这次参选的政党非常多,很多政策也都非常相似,他在投票截止前1个小时才决定投给自民党。相比其他政党,自民党执政经验更加丰富,也有各个领域的人才,相信只有自民党才能解决眼下复杂的内政与外交困境。

      日本总务省公布的统计结果显示,全国众议院选举投票率为59%,比三年前的大选低10个百分点。分析人士认为多重原因导致投票率低下。首先,三年前很多日本民众因为对自民党失望,期待着民主党能够实现政权更替,所以纷纷前去投票。民主党执政三年后,很多人开始认为无论谁执政都差不多,对政治慢慢丧失希望。其次,此次参选政党多达12个,在政策上非常相似,不少选民对于将票投给谁非常迷惑。此外,12月份举行大选,也影响了部分较为寒冷地区的投票率。

       主张修宪——

       改自卫队为国防军

      今年刚刚有选举权的20岁大学生高桥把票投给了日本共产党,希望对自民党和日本维新会企图修改宪法起到牵制作用。

      记者在投票站外面遇到投完票正在长椅上休息的两位老太太,一位91岁,一位84岁。她们说,三年前将票投给了民主党,但是民主党却联合自民党、公明党通过了消费税增税法案,让依靠退休金生活的人更加困难,所以这次将票投给了日本未来党。她们表示,无论如何都会来投票,因为自己的一票决定着自己未来的生活,希望更多的年轻人关心政治都来投票。

      胜出的自民党将对日本内外政策进行调整。大选前,有关核电、消费税增税、跨太平洋战略经济伙伴协议(TPP)等方面的政策成为讨论的重点。自民党在竞选纲领中表示,将在三年内决定是否重启核电站,在10年内确立最佳电力构成;分阶段将消费税税率上调至10%,同时制定针对低收入群体的政策;反对推进TPP;主张为走出通货紧缩而推行大胆的货币宽松政策和积极的公共事业项目,明确设定2%的通胀目标。在安保和外交上,自民党主张在强化日美同盟的基础上开展外交,主张行使集体自卫权,修改宪法将自卫队改名为国防军,扩充海上保安厅的人员、装备和预算,加强对钓鱼岛的实际控制。

       政策走向——

       世界各国密切关注

      《纽约时报》在分析自民党获胜的原因时指出,民主党因对核泄漏事故处理不当,没能兑现其在上一届选举中所作的承诺,而其他新政党的可靠性不足。专家们警告说,如果安倍晋三试图将日本引向极右道路,比如修改日本宪法,那么民众很快会转过来反对他。

      路透社认为,尽管竞选时安倍晋三措辞强硬,但如果自民党赢得大选,将避免与中国发生严重冲突。熟悉外交政策的自民党议员暗示,尽管在领土争议问题上态度强硬,但安倍政府希望改善同中国的关系,使两国关系更为务实。

      然而英国广播公司网站认为,安倍晋三将会努力兑现自己的竞选承诺,即加强日本的军力和国防,与中国针锋相对。安倍曾表示,如果当选,他领导的政府会考虑在钓鱼岛建立永久设施。

      美联社认为,自民党上台后,日本政府将进一步右倾化,可能会加剧和中国的紧张局势。安倍晋三在选举时对中国态度强硬,但是他上台后的具体表现还有待观察。

      日本大选也牵动着周边国家的神经。韩国《亚洲经济》认为,此次日本众议院选举后,日本的右倾化趋势加速,将使周边国家的忧虑不断加深。

      韩国《首尔经济》认为,再次开启自民党时代的日本将在经济、外交、安保等方面的主要政策走向来个大调头:外交、安保方面的右倾化可能使东北亚局势更加紧张;经济政策将从解决分配问题转向实现大规模增长,尤其是为摆脱通货紧缩和日元升值,将采取无限制的金融缓和政策,这将助长全球量化宽松竞赛,给国际金融市场带来不良影响。

      (本报东京、首尔、曼谷12月16日电)

       无奈的选择(点评)

      杨伯江(中国社会科学院日本研究所学者):日本民众选择自民党,一方面,不是因为多么喜欢自民党,而是对民主党三年失败执政的一种反弹。初步统计显示,在投票率不高的情况下,民众选择自民党实际上也是一种无奈的选择。另一方面,选择自民党与选民的关注点有关。民众认为,经济复苏应该放在头等大事位置,他们期待就业和生活质量改善。作为老牌执政党,自民党有一定的治理能力,其宣传口号吸引了民众。

      廉德瑰(上海国际问题研究院亚太研究中心副主任、研究员):日本的众议院选举结果揭晓,自民党获胜,民主党失败,政权将在这两个党之间发生交替,但是在政局变化的背后,有些不变的因素仍然存在:政党依然是劣中选优,政客依然是右倾保守,政策依然是摇摆不定。自民党此次虽卷土重来,但面貌并非焕然一新。右倾保守救不了日本,政策的摇摆不但让选民无所适从,也会失去邻国的信任,长期下去,依然跳不出内阁短命的怪圈。

      吴怀中(中国社会科学院日本研究所学者):即将上任的日本政府领导人对所面临的各方面挑战需要有清醒的认识。经济上长时间的衰退使日本国内局面死气沉沉。

      从现实意义上来说,日本在振兴国内经济、改善民生、缩减政府赤字等方面必须依靠中国等新兴市场国家的拉力。2011年中国和日本之间的贸易投资往来超过3000亿美元,改善中日关系对日本政府走出国内经济困局具有关键的意义。

    [责任编辑 赵文萃 ]
    相关新闻
    内蒙古新闻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
    凡本网注明“来源:内蒙古新闻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 内蒙古新闻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内蒙古新闻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②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内蒙古新闻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③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 联系方式:0471-6659743、6659744、6659725。
    新闻热线
    电话:0471-6659725
    传真:0471-6659744
    电邮:news@nmgnews.com.cn
    国际新闻排行榜
    外媒:美预测2030年中国成"全球第一"
    埃及军方呼吁各派举行会谈 阻止陷入分裂危机
    外交部发言人就朝鲜射星后局势、我海监机巡航...
    外交部发言人洪磊就南海问题争议、朝鲜射星等...
    委内瑞拉副总统称查韦斯最新一轮癌症手术成功
    查韦斯术后出现出血症状 官方称其生命体征正常
    叙一反对派与“基地”有染 被美国列为恐怖组织
    外媒:习近平广州座谈会讲话引热议
    叙利亚政府否认使用“飞毛腿”导弹打击反对派
    朝鲜成功发射“光明星3号”国际社会反应强烈
    内蒙古新闻一周排行
    关于对拟任厅局级领导干部进行公示的公告
    【十八大精神宣讲活动】十八大精神宣讲团在两...
    【十八大精神宣讲活动】十八大精神宣讲团走进...
    胡春华在锡林郭勒盟调研时强调:一定要把受灾...
    第—批中国传统村落名单公布 美岱召村五当召村...
    《小旅馆发生凶杀案4人遇害》追踪:部分小旅馆...
    21日全国铁路调图旅客出行更便捷
    四个90后制造了集宁特大抢劫杀人放火案
    沙里淘金
    抗灾自救
    新闻专题
    【专题】学习宣传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精神
    科学发展 成就辉煌——内蒙古新闻网专题
    【专题】中国共产党第十八次全国代表大会
    “走基层·转作风·改文风”活动
    第三届乌兰巴托·中国内蒙古文化周
    热图
    内蒙古地方网群: 呼和浩特 包头 呼伦贝尔 兴安盟 通辽 赤峰 锡林郭勒 乌兰察布 鄂尔多斯 巴彦淖尔 乌海 阿拉善 满洲里 二连浩特 社科院 旗县区频道
    网站介绍 | 广告服务 | 联系方式 | 网站工作人员 | 网站地图
    Copyright © 2005-2009 内蒙古新闻网 All Rights Reserved.
    内蒙古互联网新闻中心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或镜像。新闻热线:0471-6659725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512006001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507213 蒙ICP证:0900361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