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蒙古新闻网首页   加入收藏 | 设为首页 | 电子报
    内蒙古新闻 道德法制 国际 国内 民族 文化 娱乐 体育 财经 教育 旅游 质监 健康 美食 汽车 楼市 草原社区 草原网视 影像日记 全景内蒙古
    您当前的位置 :国际频道 > 国际扫描 正文
    转播到腾讯微博
    哈佛调查考试作弊 涉事学生辩称考试规则不明确
    内蒙古新闻网    12-09-03 10:46    打印本页    来源: 中国广播网

      据中国之声《新闻纵横》报道,近日,世界知名学府美国哈佛大学曝出了也许是建校史上最大的作弊丑闻:学校125名学生涉嫌在上学期期末考试中合作作弊。现在正是学生返校之际,校方的调查也在逐步推进。这一匪夷所思的集体作弊行为,也让哈佛大学的合作精神遭遇了前所未有的挑战。这所世界名校将如何面对学术丑闻?

      哲学家威廉·詹姆斯曾评价哈佛为“无形的、内在的、精神的哈佛”。而就在眼下哈佛学子们正在陆续返校,准备开始自己的秋季学期之时,有些人却在“无形的”不得不重新面临一次哈佛精神的洗礼与拷问。

      因为当地时间上周四,马萨诸塞州坎布里奇,哈佛大学(Harvard University)自我曝料,在5月份对期末考试评分时,教师发现一些学生的答案有些类似,一位教授立刻将此事上报给学校行政部门。今年夏天,哈佛大学行政委员会开展了初步调查,调查表明,大约125名学生涉嫌在一起课外考试中分组合作。

      这起丑闻中,哈佛校方称保护被指控学生的身份隐私,并未主动透露课程、甚至相关院系的名称。不过据哈佛大学学生报纸《绯红报》(The Harvard Crimson)报道,哈佛大学教师马修·普拉特上学期教授的《美国国会概况》课程期末考试采取带回家独立完成的开卷模式,考试交卷人数超过250人。但教研人员在阅卷时发现不少学生答卷内容雷同,近一半人数有交流答案或剽窃之嫌。

      目前学校官方表示,在选修该课程的250多名学生中,近半数人正在接受哈佛学院行政委员会(Harvard College Administrative Board)的调查,如果他们被证实确有作弊,将可能被迫休学一年。校方已告知相关学生接受调查听证,并进行供述。

      对此,有牵涉其中的学生辩解,把整个事件归咎于授课老师的考试规则不明确。《纽约时报》援引学生的话说。

      学生:这毕竟是一场可以带回家完成的开卷考试——没有监考人,也没有对辅助材料的限制,学生们在力图最大化利用资源以求拿到高分,所以我们倾向于视资源共享为理所当然。这显然过于明显,也对于传统的考场道德造成冲击。

      而哈佛大学管理人员哈里斯不以为然,用他的话说:“科技手段在这个事件中起了很大的作用,它使分享变得十分方便。但是一种满不在乎的苗头也随之而来。”

      无论现代科技使作弊变得如何便利,都不应该是学术道德的严谨性被削弱的借口。美国媒体公布的一份数据显示,过去近20年里,美国有四分之一甚至三分之一的大学生承认曾在考试中作弊。一向对于作弊零容忍的美国高校,是否承认这种现实?以崇尚合作精神著称的哈佛,如何摆平这次合作精神与独立作业之间的冲击?

      哈佛大学学生手册中规定,学生必须“遵守每一门课程有关合作的政策”,并指出,不同学院、不同课程、甚至一门课程的不同任务都有不同的合作规定。

      学生,无法否认,他们确实分享了一些资源。至于这种分享应该定性为“作弊”还是“合作”,有人说并非取决于考试规则是否明确,而应取决于他们答卷是否具有原创性。对此在美中国留学生李旸的感受是,往往在作弊代价惨重的现实当中,学生还是不要挑战教授的火眼金睛为妙。

      李旸:期末考试往往以presentation分组作业完成,会几个学生一起对于一个案例或者针对一个问题做阐述,我们教授很懂你有没有抄写,他甚至都不用专门把你写的内容谷歌一下看有没有重合,他一眼就能看出来你到底抄了没有,你抄了多少,到底是在哪儿抄。我们班的同学有一个被抓到课堂上考试作弊,他下一年又重新上的,本身会形成档案,作弊代价非常大。

      崇尚合作与独立思考,是一组对立矛盾还是学院派的最高境界?对此美国考场上如何体现二者的和谐统一?

      李旸:是在自我思考的基础上强调这种合作,拿presentation来说,假如三个人做大概40页的PPT,大家会有一个总的讨论,但是对于每个分点可能三个学生每个人负责一个点,对于这个点中具体的细节、板块设计、内容编排、资料查找,可能学生要自己下去个人做,所以它虽然体现了相互合作的精神,但是自我的思考没有忽视。

      如今对于当事的哈佛学生来说,上学期的考试风波余波未平,也许他们必须为自己的一时投机付出代价;毕竟在这场风波中,人们讶异地看到了不该有的学术浮躁与油滑;但是哈佛还是让外界看到了严谨的,无形的、内在的、精神的哈佛,毕竟良知是最有效的解药……(记者邢斯嘉)

    [责任编辑 赵文萃 ]
    相关新闻
    内蒙古新闻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
    凡本网注明“来源:内蒙古新闻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 内蒙古新闻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内蒙古新闻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②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内蒙古新闻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③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 联系方式:0471-6659743、6659744、6659725。
    新闻热线
    电话:0471-6659725
    传真:0471-6659744
    电邮:news@nmgnews.com.cn
    国际新闻排行榜
    一家五兄妹同一天完婚 共邀请1200名宾客(组图)
    狐狸偷鸡被抓现行 女孩拍到狐狸一嘴鸡毛照
    哈里裸照风波:在15名陌生女郎面前脱掉泳裤
    外交部就日本驻华大使坐车悬挂的国旗被抢报道...
    外媒热炒中国试射“东风41”导弹 中国军方回应
    菲外长展开“探病外交”黄岩岛摩擦后首次访华
    日本首相致函中国 呼吁冷静处理钓鱼岛问题
    德国女星称怀上意大利前总理贝卢斯科尼骨肉
    英报称东亚海洋不平静 中美俄日就南海问题角力
    专家详解希拉里访问南太平洋岛国 针对中国味浓
    内蒙古新闻一周排行
    陕西延安“8·26”特大交通事故大追踪
    [“8·26”延安特大交通事故续]目击者高勒勒:懂...
    延安特大交通事故:20名遇难者名单公布 内蒙古...
    陕西延安特大交通事故35名遇难者身份得到认定 ...
    呼运长途客车特大交通事故续:内蒙古方面承诺...
    延安“8•26”特大交通事故系2名驾驶员违法导致
    第二届鄂尔多斯国际那达慕大会暨内蒙古首届体...
    呼运(集团)紧急查找延安特大交通事故遇难乘客...
    内蒙古积极处置延安“8•26”特别重大道路交通...
    内蒙古公安厅下发紧急通知:禁止客运车辆在凌...
    新闻专题
    科学发展 成就辉煌——内蒙古新闻网专题
    “走基层·转作风·改文风”活动
    【专题】学习贯彻胡锦涛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
    网络媒体“走转改”——走进集通线
    “草原之星”首届知名网络媒体看呼铁
    热图
    内蒙古地方网群: 呼和浩特 包头 呼伦贝尔 兴安盟 通辽 赤峰 锡林郭勒 乌兰察布 鄂尔多斯 巴彦淖尔 乌海 阿拉善 满洲里 二连浩特 社科院 旗县区频道
    网站介绍 | 广告服务 | 联系方式 | 网站工作人员 | 网站地图
    Copyright © 2005-2009 内蒙古新闻网 All Rights Reserved.
    内蒙古互联网新闻中心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或镜像。新闻热线:0471-6659725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512006001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507213 蒙ICP证:09003619号